七大奇蹟指的是公元前三世紀左右,在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七座宏偉的建築和雕塑。它們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和亞歷山大燈塔。這七大奇蹟是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公元前3世紀指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01年),腓尼基(現在的黎巴嫩、敘利亞沿海一帶)的一位旅行家安提帕特(antipater)列舉出來的。後世人反覆沿用,也就流傳開了。不過現七大奇觀中有六個由於地震、火災、戰爭等因素被損毀,只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相當於40層大廈高。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16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模是埃及至今發現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後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蹟,當年艾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千百年來,埃及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造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全世界的人民。埃及境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百座之多,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是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裡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麼,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如此巨大的金字塔是成千上萬塊重達2000噸的巨石構成。現代的人無法想像,這些巨石到底是如何壘起來的。對於金字塔如何建成的有千百種說法。
巴比倫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 of Babylon),又稱懸園,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傳說空中花園是公元前6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現已不存,是唯一一個位置尚未明確得知的遺蹟。據說空中花園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臺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臺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直到19世紀末,德國考古學家在挖掘南宮苑時在東北角發現一個不尋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長方形的由兩排小屋組成,每個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的建築物,總面積約1260平方米。兩排小屋由一走廊分開,對稱布局,周圍被高而寬厚的圍牆所環繞。西邊那排的一間小屋中發現了一口開了三個水槽的水井,一個是正方形的,兩個是橢圓形的。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這些小屋可能是原來的水房,那些水槽則是用來安裝壓水機的。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地方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空中花園」的遺址。當年巴比倫人用土鋪墊在這些小屋堅固的拱頂上,層層加高,栽種花木。至於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壓水機源源不斷供應的。考古學家經過考證證明,那時的壓水機使用的原理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鏈泵基本一致。它把幾個水桶系在一個鏈帶上與放在牆上的一個輪子相連,輪子轉動一周,水桶就跟著轉動,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個過程,水再通過水槽流到花園中進行灌溉。這種壓水機現在仍在兩河流域廣泛使用。而且,考古學家也的確在遺址裡發現了大量種植花木痕跡。然而,到目前為止,在所發現的巴比倫楔形文字的泥版文書,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獻記載。因此,考古學家的解釋是否正確仍需進一步研究。總之,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它的真實面目依舊隱身於歷史的迷霧之中。
阿爾忒彌斯神廟遺址位於今天土耳其伊茲密爾的以弗所古城中。以弗所曾是小亞細亞半島西岸的濱海城市,公元前11世紀由來自古希臘的愛奧尼亞人所建。
阿爾忒彌斯神殿是希臘神話中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神廟,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的風格屬於柱式建築,是古希臘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規模超過了雅典衛城的帕臺農神廟,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興建的建築之一。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重建後的神殿佔地面積達到了6000多平方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築。神殿被修飾的富麗堂皇,其內外都用銅、 銀、黃金和象牙製成的精美浮雕加以裝飾,而神殿中央則設有一個呈「U」字形的祭壇,供奉著阿耳忒彌斯女神的雕像。重建後的神廟矗立了大約600年。歷經貪婪之徒的洗劫,最終於公元246年被哥特人損壞。人們在今天的阿耳忒彌斯神廟舊址處是用發掘出的大理石拼成了一根石柱作為對曾經輝煌的神殿的紀念。
宙斯(Zeus)是希臘神話眾神之神,是奧林匹亞(Olympia)的主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世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拜佔庭的菲羅撰寫記述世界七大奇蹟說:「我們以其他六大奇蹟為榮,而敬畏宙斯神像。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宙斯神像大約建造於公元前457年,建造地點在希臘奧林匹亞城。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776年)的舉辦地—希臘奧林匹亞城,完工了一座巨大的雕像,這就是宙斯神像。m這是一座裝飾華麗的40英尺高的雕像:宙斯是希臘雕刻家斐迪亞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坐落在臺階之上,用黃金做成袍飾。宙斯頭頂花冠,右手持勝利女神,左手持笏。後來,希臘人出於安全理由,決定把它移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但那裡也沒能最終保全住這尊偉大的雕像。公元462年的一場大火徹底毀壞了雕像。而在奧林匹亞城只剩下殘垣斷壁了。
摩索拉斯陵墓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尺)乘30米(100尺),高45米(140尺),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被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戰車。此陵墓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布賴亞斯(Bryaxis),萊奧哈雷斯(Leochares),斯珂帕斯(Scopas),和提摩太(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陵墓的其中一邊。
為什麼是世界奇觀之一?
摩索拉斯陵墓是世界級的奇觀,外表十分美麗,雖然人們稱它為陵墓,但是卻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摩索拉斯陵墓底端是一個非常規矩的長方形,佔地總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摩索拉斯陵墓幾乎全部是由大理石製作而成,陵墓總高為42米,和當今的摩天大廈差不多,摩索拉斯陵墓中雕刻了許多過去大戰時候的浮畫,非常具有藝術參考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羅德島(Rhodes)太陽神巨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座巨像建在羅得市(希臘文:Ρόδος (πόλη),英語:city of Rhodes)港口的入口處,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羅德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德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範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蹟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裡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複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蹟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亞歷山大燈塔是世界著名的八大奇蹟之一。遺址在埃及亞歷山大城邊的法羅斯島上。燈塔約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亞歷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1303、1332年兩次地震中極度受損,埃及政府於1532年重建亞歷山大燈塔,但因資金不足,未能完全重建。
2015年5月9日,埃及決定再次重建亞歷山大燈塔。
為什麼是七大奇蹟之一?
因為打從公元前281年建成開始,這座燈塔就被點燃,直到公元641年,當阿拉伯人的伊斯蘭大軍徵服埃及後,火焰才熄滅,前後竟然屹立長達922年,之後便被地震損毀,然而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燈塔上的火焰也持續燃燒了將近一千年。
這是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過的壯舉,試想一團火焰,被無數人每天日夜維持燃燒,這得需要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而且中間還經歷了各種天災,戰亂,包括雨雪天氣,但這把火卻始終沒有熄滅過,考證各種史料中的記載,也是一直燃燒旺盛,直到很多年以後的地震,實在屬於不可抗力,才最終導致損毀並熄滅。而燈塔本身,是建築在三層巨大的石階之上,白天在頂端放置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則用點燃火光,通宵燒灼,以此來引導船隻的航行,避免船隻在航行過程中迷失方向,這也是燈塔的主要作用。甚至在通到中層,以及上層的傾斜階梯上,還分別築有三十二個和十八個石塊臺階,中間安置了一座相當於電梯的人工升降機械裝置,用來負責運送火炬燃料,以及燈塔上值守所用的各類物質,以能確保火炬長年日夜不熄。火炬除本身的象徵意義外,還設有一個凹面金屬鏡,白天時反射耀火光及陽光,最遠能使60公裡以外的航船分辨方向,因此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
歷史不僅留給我們瑰麗的文化,當然也給我們留下了宏偉的建築。然而最具盛名應當屬以下七個建築,古人想像奇特,運用智慧留給後人無限的想像,這些建築也是我們後人無法能夠達到的成就。
材料收集/羅嘉祺、黃玉芳、歐言文
編輯/歐言文
最終審核/王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