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博物館日帶你雲看展

2021-02-08 安陽學院博物館

又是一年一次的「518」國際博物館日,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我館的活動不能在校展開,但沒關係,絲毫不會影響我們對這個節日的熱情。你了解這個意義重大的節日嗎?隨我往下看看吧。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國際博物館協會是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成立於1946年。


在這個屬於博物館的節日裡,同學們在家這麼多天,小編想大家是不是都在想我們之前的展覽呢。沒有關係,趁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甲骨文藝術中心多次走出國門,分別去了美國、摩洛哥、印尼舉辦了甲骨文藝術展。意義是在推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的認知與交流,甲骨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甲骨文書法藝術進一步在海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還有好多優秀的作品,例如說我們學校校長以及學院教授們的作品,都非常非常的優秀值得我們等開學之時去博物館學習,雖然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甲骨文,但我們通過此次展覽一定懂得它背後帶給我們大家的歷史知識。


接下來將是一些我們甲骨文藝術作品獲得的榮譽,前來看看吧!

聯合國中文的甲骨文藝術展

校領導與專家的邀請函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由安陽學院舉辦此次展覽兼備天時、地利、人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甲骨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活動必將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動甲骨文書法藝術進一步在海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博物館舉行了」華夏文明,厚重無語「安陽學院博物館古籍文獻展」。本次展覽展出古籍文獻68餘冊,涵蓋了歷史、文學名著、詩詞歌賦、經典校正、佛教、美術、碑帖拓片等。較為重點的是:汲古閣【中國明代私人藏書樓和印書工場】,《康熙字典》,《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全圖牛馬經》。隨小編接著瞅瞅去吧!


汲古閣:

《康熙字典》: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

《全圖牛馬經》:


古籍善本承載泱泱華夏千年文化,歷經歲月磨難才在今天得以呈現我們眼前,這次展覽在河南省乃至於全國可謂絕無僅有,是學院博物館於「5·18」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奉獻給全校師生的一份大禮。是不是感受頗深呀。第二個是讓小編感到非常非常驚嘆的一個有歷史故事的展覽,「弘揚紅旗渠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紅旗渠精神展 。為什麼說它有故事呢?因為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裡(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乾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那是抱定「寧願苦戰、不願苦熬」的意志,用艱苦奮鬥精神書寫的當代愚公移山故事。紅旗渠開工之時,恰逢新中國成立後最艱難的一段時期,物質條件極為匱乏——沒有資金、沒有口糧、沒有住處、沒有現代化器械,但修渠大軍卻憑著一錘一釺一雙手幹出令人驚嘆的壯舉。如果把這些土石壘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以縱貫南北,在廣州和哈爾濱之間建造一道「長城」。困難挑戰如同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亙眼前,但林縣人民沒有畏縮不前,而是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磐石信念、用不向殘酷無情的大自然低頭的頑強奮鬥,把一個個看似不可能變成可能,把「愚公移山」這則兩千多年前的寓言故事變成近在眼前的現實。

另外,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今年的518活動現在無法按時展開,但是我們也不會就此擱淺,在開學後會如約開辦。那時候就讓我們相約安院博物館,再去一睹風採吧!看到這裡,是不是像小編一樣迫不及待呀,那小編就提前透露一點吧,隨我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次活動主題是明、清、民國碑帖字畫展,本次展出明、清、民國書畫共計98冊。其中重點文物有三。一為《鄭文公碑》、二為玄秘塔碑貼、三為老子道德碑貼。另外本次活動還設置了趣味活動項目——名家書法臨習,基於此,本次開闢一個寫毛筆字的區域。採用字帖水寫布的布置方式,讓學生能夠自己感受書寫的魅力,激發其書寫的活力。

漢字的書寫藝術與漢字相伴相生,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並湧現出無數的書法家和眾多的書法流派,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產。

這些書法藝術被鐫刻在石碑上,意圖超越時間、追求永恆,後人將其傳拓,由此產生了碑帖拓片這種承載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碑帖拓片也是傳承、弘揚中國書法的重要形式。本次展覽精選了明清民國碑帖字畫,希望通過碑帖的展覽進一步了解古代書法藝術。培養我們的情感目標;增強文化自信,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

好啦, 518博物館日雲看展就要結束了,小編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能讓大家知道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多多了解博物館,認識它、走進它。也不要忘記關注我們呦。

編輯:朱梅梅

責任編輯:朱香曼

審核:賀啟俊 李盈



相關焦點

  • 國際博物館日 帶你到首博雲看展
    國際博物館日 帶你到首博雲看展 時間: 2020-05-18 09:12:58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 518國際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實現「雲觀展」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配合這一主題,深圳博物館組織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系列活動。
  • 518國際博物館日,鉛山博物館兩條線帶你體驗鉛山上下一千年,另外...
    上圖為廣告◆ ◆ ◆今天是鉛山縣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來看看會帶給你什麼驚喜 為了深入挖掘和系統闡發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提升鉛山縣文化軟實力,鉛山縣博物館將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倡導線下綠色看展覽、線上智慧趣遊博物館、社區校園文博知識互動,搭建博物館與公眾便捷的溝通互動平臺
  • 「518」國際博物館日 永陵博物館帶你一秒鐘穿越回明朝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詩經》云:「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自古以來,人類對服飾文明的追求從未停下腳步。服飾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圍繞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永陵博物館攜手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聯合舉辦「他家在明朝-泰州市博物館藏明朝服飾特展」,用四百年前簪纓袍服為蓉城觀眾立體再現祥泰之州的衣冠風貌。「他家在明朝-泰州市博物館藏明朝服飾特展」是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首次跨省到西南地區舉辦的交流展。
  • 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在移動」:雲看展、雲帶貨成新風潮
    5月18日上午,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行,首個國家級文博領域文創節——「博物館在移動5·18文創節」也同步開啟。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中國博物館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等相關單位出席活動並共同點亮「雲博物館」,揭開本屆文創節的序幕。
  • 518國際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實現「雲觀展」
    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配合這一主題,深圳博物館組織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系列活動。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特別推出「從地中海到中國——絲綢之路文物展」系列線上活動。
  • 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在移動」:雲看展、雲帶貨成新風潮
    5月18日上午,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行,首個國家級文博領域文創節——「博物館在移動5·18文創節」也同步開啟。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中國博物館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等相關單位出席活動並共同點亮「雲博物館」,揭開本屆文創節的序幕。
  • 518博物館日丨走,帶你去逛盱眙的博物館!
    盱眙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建有多座韻味悠悠的博物館,值得你前往一探。518博物館日就要到了,走,帶你去逛逛盱眙的博物館!  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不能遺忘。  盱眙地質博物館位於象山公園內,來此開展一場寓教於樂的研學遊,當真是極好的。
  • 一大批「雲上展覽」來襲!上海多家博物館開啟在線逛展,還有「專屬...
    近日,上海市整合在線博物館資源,通過掃碼「雲上博物館日」,即可一鍵獲取518博物館線上活動,包括博物館直播、漫遊博物館(雲展覽和實景展廳)、學遊博物館(線上講座、課堂)、聽遊博物館(有聲導覽)和知識問答、518相關資訊。
  • 一大批「雲上展覽」來襲!上海多家博物館開啟在線逛展,還有「專屬...
    近日,上海市整合在線博物館資源,通過掃碼「雲上博物館日」,即可一鍵獲取518博物館線上活動,包括博物館直播、漫遊博物館(雲展覽和實景展廳)、學遊博物館(線上講座、課堂)、聽遊博物館(有聲導覽)和知識問答、518相關資訊。
  • 518國際博物館日
    攝於2011年5月18日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
  • 518博物館日丨秦封泥特展在西安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盛大開展
    2020年5月18日,在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國」博物館館藏秦封泥特展在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精彩亮相。秦封泥特展盛大開展將大秦封泥文化的秘密告訴世界此次「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國」博物館館藏秦封泥特展是由西安城牆管理委員會主辦,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承辦,展覽為期4個月。
  • 2020北京518博物館日直播活動主題一覽
    ➤2020北京518博物館日直播活動主題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
  • 「雲看展」推動博物館遊回暖
    圖說:上海博物館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各地推出「線上展廳」「雲看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風行於網絡,國博的 「線上展廳」收錄了「大唐風華」等諸多精品展覽,還在微信公眾號推出國博邀您「雲看展」系列。上海博物館把2019年的年度大展「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特展搬到線上,還「量身定製」了一套交互式的觀展模式。甘肅省博物館舉辦了兩場「雲看展」直播。直播間在線人數最高達90多萬,是該館2019年全年觀眾總數的一半以上,點讚數超50萬。2020年3月1日,擁有1388年歷史的布達拉宮首次舉辦「雲看展」直播,1小時內觀看人數超百萬。
  • 一大批「雲上展覽」來襲!上海多家博物館開啟在線逛展,「專屬主播」講解
    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江南文化藝術展搶先看上海博物館將首次在全網平臺推出直播節目《春風千裡 詩畫江南——江南文化藝術展搶先看》。屆時,將揭開「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大展」的神秘面紗,提前公布最新看點和展覽亮點,帶領大家足不出戶「雲觀展」,暢遊春風千裡,領略最美江南。
  • 518現場│武威市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 宣傳活動縮影
    518現場│武威市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 宣傳活動縮影 2020-05-19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5月17日上午,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舉辦了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儀式,儀式上內蒙古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富友向新冠疫情期間內蒙古援鄂醫療團隊贈送了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語音講解服務卡1000張、精品手工課程體驗券2000張。
  • 上海多家博物館開啟在線逛展,還有「專屬主播」講解!
    近日,上海市整合在線博物館資源,通過掃碼「雲上博物館日」,即可一鍵獲取518博物館線上活動,包括博物館直播、漫遊博物館(雲展覽和實景展廳)、學遊博物館(線上講座、課堂)、聽遊博物館(有聲導覽)和知識問答、518相關資訊。
  • 國際博物館日:你「雲觀展」了嗎?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將啟動首個合作項目「國雲展」平臺,實體展覽與線上展覽相結合打造博物館新空間。 「雲觀展」正在成為人們親近文化、感受歷史的一種新時尚。
  • 國際博物館日:你「雲觀展」了嗎?
    來源:光明網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將啟動首個合作項目「國雲展」平臺,實體展覽與線上展覽相結合打造博物館新空間。 「雲觀展」正在成為人們親近文化、感受歷史的一種新時尚。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地博物館相繼關閉線下展館,將諸多展覽移至「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