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次的「518」國際博物館日,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我館的活動不能在校展開,但沒關係,絲毫不會影響我們對這個節日的熱情。你了解這個意義重大的節日嗎?隨我往下看看吧。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國際博物館協會是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成立於1946年。
在這個屬於博物館的節日裡,同學們在家這麼多天,小編想大家是不是都在想我們之前的展覽呢。沒有關係,趁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甲骨文藝術中心多次走出國門,分別去了美國、摩洛哥、印尼舉辦了甲骨文藝術展。意義是在推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的認知與交流,甲骨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甲骨文書法藝術進一步在海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還有好多優秀的作品,例如說我們學校校長以及學院教授們的作品,都非常非常的優秀值得我們等開學之時去博物館學習,雖然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甲骨文,但我們通過此次展覽一定懂得它背後帶給我們大家的歷史知識。接下來將是一些我們甲骨文藝術作品獲得的榮譽,前來看看吧!
聯合國中文的甲骨文藝術展
校領導與專家的邀請函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由安陽學院舉辦此次展覽兼備天時、地利、人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甲骨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活動必將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動甲骨文書法藝術進一步在海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博物館舉行了」華夏文明,厚重無語「安陽學院博物館古籍文獻展」。本次展覽展出古籍文獻68餘冊,涵蓋了歷史、文學名著、詩詞歌賦、經典校正、佛教、美術、碑帖拓片等。較為重點的是:汲古閣【中國明代私人藏書樓和印書工場】,《康熙字典》,《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全圖牛馬經》。隨小編接著瞅瞅去吧!汲古閣:
《康熙字典》: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
《全圖牛馬經》:
另外,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今年的518活動現在無法按時展開,但是我們也不會就此擱淺,在開學後會如約開辦。那時候就讓我們相約安院博物館,再去一睹風採吧!看到這裡,是不是像小編一樣迫不及待呀,那小編就提前透露一點吧,隨我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次活動主題是明、清、民國碑帖字畫展,本次展出明、清、民國書畫共計98冊。其中重點文物有三。一為《鄭文公碑》、二為玄秘塔碑貼、三為老子道德碑貼。另外本次活動還設置了趣味活動項目——名家書法臨習,基於此,本次開闢一個寫毛筆字的區域。採用字帖水寫布的布置方式,讓學生能夠自己感受書寫的魅力,激發其書寫的活力。
漢字的書寫藝術與漢字相伴相生,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並湧現出無數的書法家和眾多的書法流派,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產。
這些書法藝術被鐫刻在石碑上,意圖超越時間、追求永恆,後人將其傳拓,由此產生了碑帖拓片這種承載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碑帖拓片也是傳承、弘揚中國書法的重要形式。本次展覽精選了明清民國碑帖字畫,希望通過碑帖的展覽進一步了解古代書法藝術。培養我們的情感目標;增強文化自信,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
好啦, 518博物館日雲看展就要結束了,小編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能讓大家知道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多多了解博物館,認識它、走進它。也不要忘記關注我們呦。
編輯:朱梅梅
責任編輯:朱香曼
審核:賀啟俊 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