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說說中國人心裡的「娘家」

2021-03-03 國學文化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誰家的媳婦,她走得忙又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臉上擦,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

這首《回娘家》可謂膾炙人口,幾乎人人都會唱。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

這一天也叫「迎婿日」,我國各地習俗眾多,雖然形式不同,但都體現了團圓、和諧、和睦的親情。

之所以選在大年初二,是因為大年初一要早起,人們早起後,鳴鞭炮,開福門,迎財喜神,出門叩節拜年。

家家戶戶都是如此,大家都在忙。

而大年初二這一天人們就不用早起了,大家都閒下來,這時候回娘家正好可以和許久不見的娘家兄弟姐妹一起敘敘舊、聊聊家常。

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參加婚禮,父親把女兒的手交到女婿的手裡時,新娘常常會哭。

有個過來人就說,婚禮這天,千萬不要看爸媽的眼睛,不然心裡會很難受,一定忍不住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覆水難收,嫁出去了,就是人家家裡的人了。

無論遠近,都是分離。

在自己家是女兒,是被呵護的那個。

到了別人家,是兒媳,是妻子,是母親,是呵護別人的那個。

在自己家,有人慣著。

在別人家,慣著別人。

離開自己的故土,去另一個陌生地方,成立自己的家庭,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從此故鄉是他鄉。

獨生女兒的家庭,更是悽冷,女兒一走,家就空了。

隨著女兒在夫家生兒育女,回家的次數會越來越少,父母親手自己的寶貝交給了別人。

嫁出去的女兒,常回家看看,老父母的心,才能有地方安放。

打斷骨頭連著筋,要親還是娘家人

媳婦和婆婆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解的結。

兩代人的觀念不同,沒有血緣,最容易發生衝突。

一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勺子總會碰鍋沿。

兩下一比較,媳婦還是會覺得娘家好。

古代常常有外戚專權也這個道理,皇帝年幼,太后往往更倚重娘家人。

娘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娘家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無論走多遠都是親人,這種血緣上的紐帶是切不斷的。

而外婆對外孫和親孫子也是一般無二。

就像歌謠裡唱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乖寶寶,」

「女兒不斷娘家,客人不斷行家」,無論何時,女兒也不會忘了娘家。

女婿要上座,一個女婿半個兒

俗語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結了婚,娘家人等於多了個兒子,但是「半個兒」到娘家,往往是要坐上座的。

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把女婿當做「貴客」。

女兒女婿要提前備下菸酒、水果、糕點,娘家人也要擺上豐盛的宴席款待女婿,山東地方要求八個碟子四個碗,十二個菜才算有心意。

女婿要備厚禮,娘家卻取禮很輕,還會有回禮。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娘家人完全是把女婿供著的。

原因很簡單,希望他可以好好對自己的女兒。

娘家福,不叫福

一個女兒在娘家有福,不叫有福,到了夫家依然享福才叫有福。

在娘家是女兒,被父母呵護,自然有福。

到了夫家,被丈夫呵護、被公婆接納,在養育子女,家庭瑣事之間依然保持幸福,才是真的有福。

畢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夫家度過的,而不是在娘家度過的。

一個女人如果選擇了一個男人,其實就是選擇了後半生的幸福。

這是一份期待,更是一份信任。

所以,丈夫在這方面要給予更多的體諒和支持,畢竟,每一個忙碌在柴米油鹽中的妻子,都曾經是別人手心的「小公主」。

你若喜歡,點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 製圖:徐湛為什麼要回娘家?小編就一本正經地給你科普一下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
  •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規矩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回事?以及有啥講究?一起來看看吧!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為什麼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禁忌
    為什麼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禁忌 資訊標籤: 回娘家 回娘家禁忌
  •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原來是這樣……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你知道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嗎?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接下來就由小編來跟你嘮嗑嘮嗑吧~1、初二為啥要回娘家? 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人們早起後,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法。
  • 春節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二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大年初二即正月初二,春節的第二天,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大年初二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習俗一: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大年初二回娘家了
    大年初二是正月的第2天,也是農曆新年第二天也是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習俗一: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大年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能住嗎有啥避諱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一起來看看吧!
  •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原來是這樣……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你知道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嗎?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接下來就由小編來跟你嘮嗑嘮嗑吧~1、初二為啥要回娘家? 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人們早起後,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法。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禮物清單
    雖然,今年不能像往年一樣,大年初二回娘家,但我們卻早早的準備好了回娘家要帶的手信、禮物。在廣東,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正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那麼今天跟各位分享湛江地區,大年初二回娘家都帶哪些手信、禮物。 首先,回娘家必須是全員出動,喻意圓圓滿滿,齊齊整整!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大年初二回娘家竟然還有這幾個禁忌?千萬別犯了禁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對於春節也是有很有習俗的,大家對春節的習俗也了解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大年初一是要吃餃子的,大年三十是要貼春聯的,但是關於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今天我想給大家說說大年初二的習俗。我們從小到大應該都跟著媽媽回到過姥姥家,但是春節的時候我們是在爺爺家過春節的,所以這就是大年初二的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二回娘家。
  • 你知道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嗎?
    我國的漢族有個傳統,每年大年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陪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稱為帶手或者伴手這種風俗很有趣,也很有特色,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嗎?在古代的時候,女子出嫁是住在丈夫家中的,一年四季都不回娘家。
  • 大年初二回娘家|回誰家不重要,常回家看看才重要
    在天津,「大年初二」與「大年三十兒」「大年初一」「大年初五」「正月十五」比肩齊名,是春節中重要的年俗節日。   這一天,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的日子,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但稱姑爺節的,天津「獨一份」。姑爺節既能體現天津人的幽默性格,也是促進家庭和睦的黏合劑。
  • 大年初二丨吃麵 祭財神 回娘家
    鮁天下新年特別策劃——《營口年俗》,今日話題:吃麵 祭財神 回娘家大年初二習俗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炒,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初二面,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
  • 初二回娘家竟是這樣的原因,你們也在初二回娘家嗎
    大年初二是姑爺節!男人們都很牛,領著老婆去退貨,老丈人生怕把閨女退回來 。就好吃好喝滴伺候著結果吃人家的嘴短 ,女婿只好又帶著老婆回來,再熬一年!哈哈,開個玩笑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中國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可你知道為什麼要初二回娘家?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懸疑漫畫: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禁忌,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小編,感謝大家2018年對小編的支持,今天我還是給大家帶來懸疑漫畫: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禁忌,這些常識你知道嗎?大年初二這一天尤裡和蜜蜜回娘家,兩個人剛結婚不久,除夕那天晚上又熬了一晚上的夜,所以這小兩口明知道初二這天要回娘家,但是他們還是起得很晚,蜜蜜的媽媽一看表,馬上就十二點了,這兩人還不到,按老家的風俗,出去的姑娘,初二這天回門是不能超過中午12點的。
  • 初二回娘家,親情永相連—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11)
    初一大拜年,初二走親戚,這是我們這裡人們過年不變的「規矩」。大年初二,最重要的親戚就自然是「娘家」。 因此,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特別是操持全家的「過年」更是辛苦,因此規定初二回娘家,名為探親,實則是讓婦女休息休息。因此,在民間有「娘家不摸鍋,摸鍋死婆婆;娘家不著甕(各家盛水的器具),著甕死公公」的咒語。當然這些話純屬封建迷信,更無科學依據,無非是讓回娘家的婦女不幹活,休息休息而已。初二回娘家,表達了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對婦女的尊重,表達了人們希望每一個人過年都能幸福安康的美好願望。
  • 大年初二回娘家正確打開方式
    大年初二是指農曆1月2日,祭財神、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這一天中國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意味著團圓,許久不見的親友要見個面,家中老小也都會儘量團聚在一起。除夕夜一家守著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