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1958
了解銅川,從銅川1958開始!
銅川城市面面觀:從李智遠市長目標導向,打造精緻城市做優王印老城區
(作者:馬建國)
從這兩年新區發展來看,李市長是個幹事業的。
銅川博物館
在全市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市長李智遠提出銅川各區縣未來發展目標導向,主旨通過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著力建設精緻城市,讓市民生活更美好。在目標導向裡,做優王印老城區、王益區和印臺區要堅定不移推進城市「雙修」和「三疏」工作,有序疏密疏解騰空間做好「減法」,科學布設新業態新產業做好「加法」,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李市長的觀點為老區確定了未來發展目標。
銅川老城區地圖
老城區涵蓋王益區、印臺區,是上世紀銅川的主城區,王益區更是曾經市政府所在地,從1958年建市到2003年政府搬遷一直是銅川政治、文化、經濟、商貿中心。
銅川衛星地圖
老城區位於關中平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丘陵、溝壑、兩山夾一川是這裡的地形特色,位於河谷的城市,為漆水河分為兩半,地域狹長,但卻不夠寬。兩邊的山體,說高,談不上仰望,說低,劈不成平原,呈緩坡狀蔓延向上。早期的工業化進程,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人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沿河兩岸、坡地、溝壑搭建起一座座商業、辦公大樓、居民住宅,星羅棋布。
多元化思想帶來多元化體系,從思想、飲食、衣著、語言、文化都表現出這個城市蓬勃向上的精神,工業門類齊全,農業蘋果馳名,文化歌舞團、曲藝團、豫劇團、秦劇團繁榮昌盛,張鐵民、郭秀明、雷雨順、張寶文、和谷、孫春龍、苗阜、王聲、劉怡君、孫卓、王一博等一大批新中國後的各界名人,老老少少,都和銅川老區這個城市有著扯不斷的牽連。
王家河工業園區
在談論銅川老區時,大多數觀點基於老區的地形,網友不禁感嘆「銅川老城區地方太小,太憋屈。」平日裡消閒漫步,幾乎跑遍了銅川老區周邊的山村及王益區經濟開發區王家河(趙家塬)一帶,平心靜氣,才發現,銅川老區猶如一個聚寶盆,鑲嵌在大山的中央,居民在這裡生活,親情、友情、愛情在川道漫延,工作、事業、生活在川道展開。周圍的山如城市的屏風,不高不低,緩坡,陡崖連著山頂,經濟園區敞開懷抱,迎接八方客商到來。
王家河工業園區
在外採風、參觀,習慣行走於城市街頭,看城市風景,看城市格局,腦海中與銅川老區對比,思考、探尋一種適合老區延續發展的思路和方法。李市長的一席話,不禁讓我再次思索銅川老區的精緻發展,重新審視這座城市,老城區河谷地帶早期形成的城市格局空間有限,要逐漸進行疏導,疏散。王家河(趙家塬)工業經濟園區道路寬闊,地域開闊,建設不足,人氣不足,是否可以將環山。溝壑居民逐步轉移遷出或作出調整,依據地形建設環山公路,螺旋式公路,打通城市連接,結合地勢,建階梯式住宅,谷底溝壑公園,居民小區,運動步道,建設老城區第三生活空間。
鹹陽橋
對於貫穿城市的漆水河,在城市主要河段,部分覆蓋河道,做到既便於清理河道,又不影響生態環境的橋梁建築,按照仿古建築、涼亭、觀景臺、商業街互相結合,一來分解城市商業區,為城市騰出空地,二來擴展旅遊,營造網紅城市。騰出的空地或做道路擴建、或做綠地廣場,或為城市其他產業用地,爭取把老區的每個角落都合理利用起來。
其他地方的旋轉式道路
農業方面,銅川老區地方雖小,但也存在土壤差異,適合農業種植的種類雖多,但面積都不大,土壤差別帶來農業產品品質差異,大規模種植,產品良莠不齊,後期的銷售難免有感官上的區別。發展集體經濟,探索精細化耕作,根據多年運作經驗,口碑、土壤情況,做精品產業,以最佳品質、服務高端與大眾消費,保證產出與銷路對等。
姜女祠
法門寺
亮化直觀山坡,打造星光閃爍夜空。銅川老城區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孟姜女故裡、仙逝之地,陝西縣誌、大明一統志、山海關都有「孟姜女,陝西同官人氏」的記載,建於北宋時期的姜女祠,位於老城區市內,交通、住宿、飲食都十分方便,姜女祠前面的河岸市場使這裡人潮湧動。姜女祠景區規模太小,以至於和文管所工作人員閒談時,談到很多文物無法展出。周邊山體雖已建成休閒場所,但未能將姜女祠囊括其中,擴充姜女祠,修建拜祭大殿,展室,延長遊客景區滯留時間,打通姜女祠前廣場擴充至一馬路,以仿宋式建築建設河堤市場(原因:第一,姜女祠始建於宋朝,第二。銅川老城區耀州窯宋朝達到鼎盛,筆者認為,宋式建築比秦、唐建築更好),山體建環形彷秦長城,一來適合遊覽登高觀景,二來可舉辦賽事活動,城牆下方可做展室,將所有歷代文物盡數展出,打造銅川老區孟姜女愛情都市,大景區愛情故事提升銅川老城區影響力。
工人文化宮側影
工人文化宮
王益區工人文化宮,莫斯科商業街,從落成的那一天,就吸引了無數銅川人來此懷舊、拍照。兒童遊樂場、商業店鋪相繼入駐,俄羅斯風情演出、網紅銅人,網紅直播、室外K歌、架子鼓、遊樂場、商鋪,使這個地方重新煥發活力,文化宮人頭攢動,從華天廣場到小河溝地段行人不斷,刺激了老區經濟、城市的繁榮,帶動了當地的人氣和商業經濟。只是這裡文化氣氛不足,在文化方面還要加大力度,圖書館、閱覽室、酒吧、茶社、K歌、影視、展廳與飲食、商業、兒童遊樂場結合起來。汝州市的網紅橋、西安的摔碗酒、重慶的穿樓輕軌、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鄭州的孟婆湯,都以網紅、打卡地的形式揚名在外,王益區多年政府所在地,移民城市積澱了眾多文藝人才和文藝團體,配置射燈,提升夜間霓虹彩燈,讓居民走出家門,讓音樂、才藝引爆王益區網紅經濟,吸引更多外來人口,振興老城區,繁榮老城區。
網際網路
近些年,銅川老城區居民外流嚴重,人氣明顯不足,加大招商引資,建設大型企業,吸引人口,中小型企業、電子商務、影視傳媒、自媒體行業,等密集式多種類產業,齊頭並進,配合發展。
高鐵
銅川老城區精緻化建設。成熟化的城市生活,便捷的交通,省會的距離,豐富的旅遊資源,未來綠巨人、西延高鐵的運行,都將為提升老區帶來發展帶來機遇,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規整城市,讓它變得更合理,更有吸引力,因為老區的環境、房價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只是缺少了宣傳和引入機制。
銅川新區
銅川新區的建立給老城區釋放了人口壓力,讓銅川老區能夠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如果我們用心利用,發現老區其實是個容易令人滿足的地方。在接下裡的十四五規劃和建設中,期待銅川老區能夠鳳凰涅槃,重獲新生。
銅川老城區
銅川老區是銅川城市發展的縮影,昨天、今天、明天銅川老區的所有變化都考量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也將伴隨著一代又一代銅川人去記憶,去回顧,去思考。
來源:銅川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