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個有好多好多省會城市能高鐵直達的城市,而且十一比起一些「人海」城市,人會少一些!
還挺適合沒做規劃的同學拎上包就出發!
然而最吸引我且最重要的是,武漢有好多美食!
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調料做成的醬汁,增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麵條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讓人食慾大增。
來自螞蜂窩用戶 pigpig錠錠
Tips:武漢的熱乾麵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最正宗的熱乾麵,不管你住在哪,早上起床後,只要到周圍走走,總能看見三、四家規模不一的早點攤子。每一家熱乾麵的口味都略有不同。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就是看人氣,有很多人排隊的十有八九味道還不錯。當然蔡林記的熱乾麵名氣還是最大的,其區別最主要在於它採用的芝麻醬是用黑芝麻磨成的,風味比較獨特。
豆皮
豆皮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裡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黃髮亮,入口酥鬆嫩香。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製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
來自螞蜂窩用戶 小小莎老師
Tips:武漢最有名的老通城豆皮已經沒有了,現有的也只是打著老通城的名號,並沒有以前正宗的味道了。武漢有很多賣豆皮的地方,遍布大街小巷,口味也是參差不齊。戶部巷的豆皮普遍味道還不錯,但絕不能代表武漢豆皮的最高水準。十九中旁邊嚴氏燒梅的豆皮、大智路的民生甜食館、江漢路萬達電影院下面的那家店的豆皮是口碑比較好的幾家。
重油燒麥
燒麥,也稱作「燒梅」。非常薄的麵皮裡面裹著糯米、香菇碎丁、肉末等,封口的時候捏出一個形狀,蒸熟後外形精緻如花瓣,內容物隱約可見,如同武漢市的市花梅花。
圖片來源網絡
面窩
面窩是武漢人過早的必吃食物。做法是用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將那種合漿舀入面窩勺,在中間一刮,然後下鍋,下凹處因麵漿多,所以肥厚,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技術好的早點師傅可以將面窩炸成「匡匡」——沒有中間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將中間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較大,供喜歡焦脆的人食用。
圖片來源網絡
糊米酒
糊米酒。吃了這一碗才對這項武漢名小吃完全改觀,不禁感嘆上一趟在蔡林記吃的那清湯寡水的是個啥喲。。。名店欺客果然不假。原來正宗的糊米酒這麼好吃,濃濃的桂花香配著淡淡的醪糟香,裡面的糯米糰團無敵軟糯,即使在大熱天裡,熱乎乎的吃這一碗也是舒爽。
來自螞蜂窩用戶 竟小章
鴨脖
武漢的鴨脖聞名天下,有兩個最著名的品牌,分別是「精武鴨脖」和「周黑鴨」。精武鴨脖是武漢最有名的小吃,因為起源於漢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鴨脖是將川味滷方改進後製成,具有四川麻辣風格,香味撲鼻,口感刺激,鮮美無比。1997年周富裕自行研發出「周黑鴨」的配方,很快「周黑鴨」以「入口微甜爽辣,吃後回味悠長」的獨特口味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圖片來源網絡
歡喜坨
歡喜坨在武漢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它是早點的一種,一般只有早晨賣。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後外脆內軟,金燦燦的,咬一口後糖汁四溢。由於是糯米食,最好趁熱吃。很多老武漢對它都有難以割捨的情懷。現在歡喜坨在武漢已經升級了,在各大酒店同樣有售,還有個更雅的名字叫「麻圓」,並以這個名稱入選「中國名點」。
來自螞蜂窩用戶 木子小瀾
小龍蝦
武漢最有名的是潛江五七油燜大蝦,如今已經傳遍全國。辣、油厚、口味重是它的特點。到了夏季,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賣油燜大蝦的招牌,武漢人對此也十分熱衷,消費量逐年增長,價格也不斷攀升。一盤油燜大蝦大概需要100-200元。
來自螞蜂窩用戶 小慧XI
來自螞蜂窩用戶 張小寶
鮮魚糊湯粉
糊湯粉的湯汁,是用兩三寸長的野生小鯽魚熬製成的。天然環境下,自然生長的野生鯽魚,肉質密實、緊湊,味道異常鮮美。經營糊湯粉的商販,通常是在頭天下午買回活蹦亂跳的小鯽魚,然後將魚剖洗乾淨,放在文火上,整整熬一個通宵。魚肉熬得不見形,魚骨幾乎熬化了,魚肉、魚骨髓全融進了湯裡。
圖片來源網絡
用鮮活魚徹夜熬製出的魚湯,味鮮汁濃,回味帶點清甜,含在嘴裡,似乎有一股生命氣息在齒間遊走。用來做糊湯粉的米粉,是用秈稻米磨成漿製成的。米粉像線粉一樣細,潔白細長,口感柔韌有勁。
蓮藕排骨湯
排骨藕湯也是湖北接待貴客的必備菜之一,此菜鮮香味美,營養豐富,開胃益血,有補氣補鈣的功效。做法是拿藕和肉骨頭煨湯,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喝上一口湯,香濃清甜。
來自螞蜂窩用戶 菜菜
對了還有大名鼎鼎的武昌魚
清蒸武昌魚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鮮活樊口魴魚作主料,輔以火腿、香菇、冬筍、雞湯等十多種配料調料,上籠清蒸,嚴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處。蒸好後再在魚上綴上紅、綠、黃各色菜絲,使之色彩豔麗,香味撲鼻,魚肉細嫩,湯質鮮美。除清蒸外,還有油燜、紅燒、花釀等法創製三十多種魚饌。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正宗的武昌魚已經基本沒有了,武昌魚實際是生活在長江武昌段的鯿魚,你吃到的鯿魚實際全部是人工湖泊魚塘養殖的。。
下面是武漢詳細的美食地點哦,可以收藏起來!
戶部巷
武漢早點「第一街」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 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 20 年經久不衰。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裡的早點夠老,夠味道。
推薦:
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薄冰羊肉粉,江明餛飩館,李桃重油燒麥,四季美湯包,小張烤魚,糯米包油條,蔡林記熱乾麵,貴哥滷肉卷等。
公交:14、15、16、18、521、530、529、539 等路車司門口站下車步行可到。
吉慶街
當夜幕降臨,吉慶街開始熱鬧起來。如今到吉慶街吃宵夜、看表演,也成了到武漢旅遊一個不可錯過的項目。改造後的新吉慶街沒了老吉慶街的露天排擋,改而轉為室內經營。而老吉慶街也依然還在,大排檔也仍然很多人光顧。
推薦:
新吉慶街:新興大酒樓、巨浪食坊、郭美美、巴蜀巷子、又一掂等。
老吉慶街:歪歪、元元、阿才、第一家、芳芳等大排檔。
公交:乘坐 30 路公交或 2、3 路電車永紅村站下車,步行可到。
江漢路
江漢路上美食多,真是無庸置疑,傳統的武漢特色,現代的時尚小吃,零食,這裡應有盡有。經過多少代人慢慢經營繼承下來的百年老字號們幾乎都集中在江漢路一帶以及周邊
不遠的地區。
推薦:
蔡林記、四季美、海員炸醬麵,陳記炸醬麵,嚴記燒賣、老福慶和、老通城、婆婆家滷味、老漢口、泡沫劇等。
公交:14、15、16、18、521、530、529、539 等路車司門口站下車步行可到。
礄口美食街:武漢礄口美食街位於礄口區中山大道頂端的橋口路上,連接月湖橋,貫通沿河大道、中山大道、京漢大道、解放大道,美食街全長 1500 米,其地處鬧市中心。
推薦:
小藍鯨、豔陽天、謝先生酒樓、快樂海鮮市場等店,以及皮條鱔魚、橘瓣魚圓、黃陂三合等特色菜。
公交:公交 2、電車 3 路、電車 5 路(外環)、電車 5 路(內環)、546、548、549、558、604、621、716、720、737、802、806 路均可到達,寶豐路站下車即到。
首義文化園小吃街
首義文化園小吃街坐落在武漢市武昌彭劉楊路東端,緊鄰首義廣場,全長 135 米,店面 60 家,共經營 300 多個小吃品種。園內集中湖北特色小吃和全國較有影響的小吃,沔陽三蒸、雲夢魚面、武漢馬、記熱乾麵、歡喜坨等都能品嘗到。
推薦:蔡林記、四季美、五芳街、談炎記、老謙記等老字號以及汽水粑粑、孝感米酒、炸鴨腿等美食。
公交:乘坐 10、402、507、556、561 等路車首義路閱馬場站下車可到。
-來自螞蜂窩用戶繁花開逝的回答
1.虎泉夜市:在武昌,貌似是挨著華師的東門很近,很多小吃店。
2.石牌嶺:在武昌,我記得那裡是有一條街都是蝦店,武漢人民特別喜歡吃小龍蝦。
3.魯磨路:在武昌,地大就在這條街上,又離著光谷步行街很近,所以各種餐館、小吃店必不可少。
4.萬松園路:在漢口,中山公園附近,這個是個美食聚集地啊!從海鮮到燒烤,從甜點到火鍋,應有盡有啊!像名氣比較大的峇里龍蝦、靚靚蒸蝦在萬松園均有分店。
5.糧道街:在武昌,離著曇華林比較近,平民小吃比較多,你在百度上一搜糧道街美食就有不少美食攻略出來。
6.武大工學部那邊有家田園小觀園不錯,就在水院郵局對面,他家的招牌菜是觀園靚蹄,是一整隻大豬蹄,肉燉得很爛,也不膩人,扯一扯,骨頭就下來了。
7.有家劉胖子家常菜推薦給你,是做湖北菜的,總店在黃陂路口,也就是江漢路那一塊。
-來自螞蜂窩用戶曉嫻2010的回答
就是這樣,想去武漢的蜂蜂們,十一假期吃起來!
-end-
點擊閱讀原文
去武漢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