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月初一」森林草原「零火情」

2020-12-11 瀟湘晨報

自入秋冬季以來,我市風乾物燥,無有效降水,枯枝落葉堆積,是森林火災事故多發期,恰逢「十月初一」傳統祭祀節日,為保護好綠色資源,有效預防火災事故發生。連日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市上下周密的安排部署下,多措並舉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達到了「零火情」的歷史最好水平,平穩度過了「十月初一」。

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安排部署,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下發《關於「十月初一」期間督查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通知》(丹森防指字〔2020〕12號),並派出8個督查組,深入全市各鄉鎮(街道),針對組織領導、落實責任、野外火源管控、宣傳教育、應急準備、值班值守等工作進行了督查檢查。

各縣(市)區、鄉鎮均召開關於「十月初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會議,部署本地區防滅火工作,將森林草原防滅火當成首要工作來做。各鄉鎮以村為單位,在通往進山路口設立卡點,嚴禁攜帶火源進山,禁止林內上墳燒紙,包保責任落實到山頭、墳頭、人頭。各地區聯合民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綜合執法局等多部門配合,嚴厲打擊售賣祭祀用品,從根源上杜絕上墳燒紙等情況的發生。

同時,全市各級森林消防隊伍全部集結待命,集中食宿,靠前駐防,24小時值班備勤,保證了能夠遇有火情第一時間行動。

【來源:丹東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林草局:「十月初一」未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寒衣節」,內蒙古習俗燒紙祭祀。加之進入秋冬季,氣候乾燥,樹草枯黃,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為確保「十月初一」期間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市林草局提前安排部署,各地區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是清理林下可燃物,重點對九峰山、五當召、梅力更等重點林區和境內G6高速、110、210國道兩側綠化帶,進行了可燃物清理和火災隱患排查工作。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倡導鮮花等文明祭祀方式,並在部分地段設置集中祭祀區域。三是在重要林區、山區路口設卡40處,開展集中警示提醒和火災隱患檢查。
  • 全市林草系統多措並舉做好農曆十月初一期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為切實加強我市2020年農曆十月初一期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市林草系統積極安排部署,多措並舉,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農曆十月初一期間全市共設卡1800個,檢查人員21萬人次,糾正問題3.5萬餘次,開展野外火源清理活動360次,清理轄區內違規人員450人次,全市未發生森林草原火災。
  • 十月初一「寒衣節」期間我市A級旅遊景區森林防火措施紮實安全有序
    十月初一「寒衣節」期間我市A級旅遊景區森林防火措施紮實安全有序。一是認真落實通知要求。市文廣旅局在接到市森防指的《通知》的第一時間,局主要領導就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今年「寒衣節」期間我市A級旅遊景區森林防火工作,立即向20個縣(市、區)局和20個局屬單位轉發了該《通知》,明確提出了工作要求,即「請各縣(市、區)文廣旅局、A級旅遊景區和局屬單位要認真做好2020年十月初一寒衣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加強宣傳,嚴控火源,嚴防死守,加強巡邏,加強應急值守,確保不發生森林火災事故。」
  • 和林格爾縣關於做好農曆「十月一」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通知
    和林格爾縣關於做好農曆「十月一」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通知各鄉鎮、經濟開發區、森林草原防滅火各有關單位:11月15日即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祭祀節日加之進入秋冬季防火關鍵期,風大物燥、易燃物質較多,野外用火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為全面做好「十月一」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確保森林生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防火工作責任制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嚴格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層層落實防滅火責任。
  • 金川縣持續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
    ;當前防滅火風險等級持續走高的客觀需要;個別領域對森林草原防滅火有所鬆懈的現實需要;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相對滯後的迫切需要。11月30日,金川縣委副書記、縣長朱銳在消防救援大隊主持召開金川縣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
  •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李英督導檢查「十月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李英督導檢查「十月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2020-11-16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十月初一,俗語:「十月初一陰,炭柴貴如金」是啥意思?
    今天是陽曆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立冬節氣已過半,小雪節氣還有七日就來臨。在這個初冬的季節,往年這個時候,我這裡通常已經降溫至零攝氏度以下,會有零星的雨雪,到了該下雨雪的季節,雨雪霏霏也很正常。那麼,以現在的人們的生活條件來說,即便是「十月初一陰」,「炭柴也不一定貴如金」!
  • 今天十月初一,寒衣節!寄哀思,求平安!
    寒衣節 2020.11.15星期日 農曆:十月初一英 文 名:Winter clothing festival 別 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等 節日時間:十月初一 節日起源:祭祀 節日活動:祭奠先人 節日意義: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
  • 十月初一寒衣節,孝親祭祖改運勢
    導語: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
  • 中國傳統祭祀節日,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祭祀節日: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衣節。農曆十月以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都要穿上厚厚的衣服來禦寒,為免祖先在陰間挨冷受凍、缺衣少穿,人們把「寒衣」焚化給亡人,叫作"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 八百裡伊犁河谷,河流激蕩,草原金黃,是祖國十月最美的地方
    十月,收穫的季節儘管牧草已黃、燻衣草已過、香紫蘇已謝儘管時光湮沒了夏日草原野花的綻放送走了從湖岸、村落到雪峰的炫目花潮但天山雪峰融水滋養下的八百裡伊犁河谷幾乎還是祖國此時最美的地方——美在自然,美在大氣,美在陽剛美在她那無時不刻讓人沉醉其中的視覺天堂草原已經變黃,牛羊即將轉場十月,不如去伊犁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什麼日子,有啥講究?
    我當時就給姑娘模稜兩可的說了句,可能是「十月一」,要給先祖們燒過冬用的錢物。自己對傳統節日有了解,但了解不深。抱著「為父師表」,解疑釋惑的態度,在一陣煙霧繚繞中趕快回家查資料。 原來農曆十月初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祖們在九泉之下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 十月一,燒寒衣,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這其中還有一個悽美的傳說,就是孟姜女哭長城。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 十月初一送寒衣,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 我市召開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推進會
    12月22日,我市召開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推進會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為啥人們十月初一會在十字路口燒紙?風俗從何而來?聽老農怎麼說
    十月初一又快到了。在每年十月初一的時候,很多老年人都會在十字路口燒紙,並且,已經形成了規矩。對於這種規矩的形成,年輕一代(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為此,我向一位老農進行了探尋,老農告訴我說,這種規矩是這樣形成的:一、十月初一給已故親人燒紙的來歷十月初一是指農曆十月的第一天,這一天在民間被稱為「冥陰節」、「十月朝」、「祭祖節」。在傳統的風俗習慣中,人們在這一天都會祭奠自己已逝的親人,因此,又被稱為「寒衣節」。
  • 攀枝花舉行「人民至上-2020」森林草原滅火守護行動綜合演練
    > 我市舉行「人民至上-2020」 森林草原滅火守護行動綜合演練 賈瑞雲宣布演練開始 虞平講話 黃正富 彭映梅出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森林草原防滅火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 「呼倫貝爾號」草原森林旅遊列車再出發
    全新路線 別樣玩法 驚喜呈現 「呼倫貝爾號」草原森林旅遊列車再出發 隨著出遊好時節的到來,素有「移動的五星級酒店」「鐵軌上的遊輪」之稱的「呼倫貝爾號」草原森林旅遊列車也迎來了專屬於它的新路線。「呼倫貝爾號」自上線以來,每次發車都頗受好評。
  • 古代過年和現代有何區別,秦始皇時代的春節竟是十月初一
    可是,若是追溯起春節的起源,還得從周代說起,不過老祖宗過年的日子,可不是我們現代的正月初一,而是十月初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要知道真相,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