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說走就走又去了一趟貴州,去了一個被稱為「天上花海」的地方,一個種草已多年的地方,不為別的,只為那滿山綿延不盡的韭菜花。
知道韭菜坪這個地方,是在幾年前,當時的韭菜坪還沒有完善的旅遊設施,只是一些喜歡戶外的驢友,發了一些攻略貼,說是徒步上山可看到一片高原花海。
當時看到這些描述,心裡是有些發怵,在號稱我國第二高原的雲貴高原,要登山2000多米,爬上韭菜坪賞花,我是敢想不敢幹的事,在那時就只能先種草了。
沒想到很短的時間,想去韭菜坪遊山賞花,乘觀光車和索道都可以毫無壓力的輕鬆到達山頂。
乘坐纜車時看到的風景
像彩練一樣的盤山公路
周末,來賞花的人可真不少,好在景區的地理範圍很大,可以有效的分流遊客,越往深處走,人也就越少。
這漫山遍野的野韭菜花,一眼望不到邊,在眼前看到遠處的山坡試著想走近,以為就是到邊際了,可是沒想到的,好不容易沿著棧道走到這坡,一眼望去,前方無止境的綿延,真是應驗了那句古老的諺語——山外有山。
「天上花海」大韭菜坪被稱作是地球上唯一的紫藍色韭菜花海,總面積有30平方公裡,花海面積達到近萬畝。放眼望去整個山體成了韭菜花的海洋。
在沒見到葉韭菜花之前,我就一直在腦子裡想像著,這葉韭菜花,是不是和我們平時食用的韭菜花差不多大小和形狀。當親眼見到的時候,還是被它美麗的花型和顏色驚豔到了。
葉韭菜花的花型像一個繡球一樣,圓圓的,高高聳立,韭菜花不僅外形漂亮,它的內在價值也不容小覷,在《滇南本草》中的中藥名為山韭菜,有散瘀止痛止癢的功效,可用於跌打損傷,刀槍傷,漆瘡,瘧疾,牛皮廯和蕁麻疹的治療。
大韭菜坪最高峰有2777米,僅比有著「貴州屋脊」之稱的小韭菜坪稍微低那麼一丟丟,在山上往下看,風景也很美。
大山遠處的風電塔架像一個個士兵一樣,守護著這片花海。
彎彎曲曲的盤山路,是景區環保車道,如果不乘坐索道上山,也可以乘坐環保車上山,我在纜車裡,甚至還看到了不少徒步上山、下山的遊客,真心很佩服他們的韌勁。
趁著周末兩天半的時間,專程跑到貴州韭菜坪賞花,除了高鐵的方便快捷外,還得益於自駕的便利,在往返的路上風景也精彩不斷,時不時就停下車來,看看路邊的美景。
阿西裡西大草原
高山草原深處有人家
在去阿西裡西大草原的路上,看到路邊盛開的萬壽菊,紅澄澄的一片一片,忍不住又一次停車了。
在一片花田裡,看到一農婦在採摘菊花,和她寒暄幾句,貌似聽不懂她的貴州方言,但是幹活手腳麻利,「咔 咔 咔」很有節奏的聲音,不一會,就收摘了滿滿一袋菊花了。
在一個轉角,突然看到此景,心想還用跑到新疆賞花嗎?以前總是很孤陋的認為,貴州是個多情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沒想到,與少數民族風情同在的還有無比驚豔的自然風景。
路過的一個村寨,在一片的菊花田裡,時不時就有一座座五彩斑斕的農舍,牆壁上勾勒出當地的民俗風情,恍惚是誤入了一個童話小鎮。
只要是走在貴州的高速公路上,就免不了要穿過一座座的隧道,那隧道之多,有點數不過來,只是感覺有時剛出隧道,便又進了另一座隧道。與隧道同為一道景觀的就是氣勢宏大的高架橋橫跨高山之間。
記得上次去安順,晴隆時,走過了壩陵河大橋,北盤江大橋,這次在去韭菜坪的路上,路過鴨池河大橋,紅色的橋身,白色的拉索,車行當中很壯觀。於是就想到在回程時,走下鴨池河大橋,從遠處去觀賞它。
從畢節出發時,就把導航設置到了「鴨池河大橋」,於是跟著導航在距離「鴨池河大橋」還有不到10公裡的地方下了高速,下了高速走了幾公裡,就在路邊看到了霸氣十足的「鴨池河大橋」,橋下是湖藍色的鴨池河緩緩流淌。
於是我有些奇怪了,明明導航上的「鴨池河大橋」還有3-4公裡才到,可是我們又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紅色的鴨池河大橋,好奇心十足的我,於是繼續沿著當前道路,看著鴨池河,一直往前開。
當導航提示「目的地在你左側」的時候,才知道,這才是「鴨池河大橋」,導航最終把我們帶到的應該是這個地方——公路「鴨池河大橋」,於是這麼理解了,哪那個紅色橋身的「鴨池河大橋」正確的叫法,應該是高速上的「鴨池河大橋」。
我們又一次驚喜的發現,與公路「鴨池河大橋」同在的還有它的前身——一座被廢棄使用的最古老的「鴨池河橋」,想想,它應該是公路「鴨池河大橋」的前輩了。
我覺得很慶幸的是,這座已經斑駁陸離的「鴨池河橋」還很本真的保留著,成為了一段歷史的見證。
新老兩座「鴨池河橋」共同伸向遠方,連接起了兩岸。這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很贊。
從看到高速「鴨池河大橋」到前往導航目的地「鴨池河大橋」的2-3公裡沿路,同伴們都不願意坐車了,他們都下車拍風景去了,可這一段路偏偏就是拐來繞去的「雞腸子路」,彎多坡陡,雙向兩車道,自然是沒辦法在路邊停車的,我只好自己開車繼續走,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安全停車的地方。
終於看到了一家的門前有塊可以停一輛車的平地,家裡的女主人在門前翻曬玉米,我慢慢把車開上她家的門前平地,見她沒有異議,於是大大方方的把車停好,下車和她打招呼,沒想到她叫我到家裡坐坐,進得屋來,看到有一老頭和一老太在吃午飯,他們熱心的招呼我坐下來,叫我一起吃飯,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給我端來了板凳。
小姑娘在幫媽媽幹活
天吶,好淳樸的村民,只要你到他家,才不管認識不認識,熟悉不熟悉,都會熱心的接待你,沒有一點世俗,我從內心真情感動。
這家人家的豆腐坊
於是我們決定就在她家解決午飯的問題,並且一再強調按照當地的餐飲價格收取費用,女主人於是又是一陣忙裡忙外給我們做了一鍋臘肉香腸火鍋,我們吃的心滿意足的準備返程了,這是驀然回頭,看見老太慈祥溫和的臉龐,在依依不捨的和我們道別。
自駕的路上會發現很多的美好,這份美好,不僅是風景在路上的那份宜人,也有美好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情那麼暖人。我會記住這家人家,假如我還有機會往黔西方向旅行,哪怕是繞路,我也會去再次探望他們。
發自內心的謝謝和善友好的這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