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陶瓷窯器,我想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景德鎮,這個遠近馳名的「瓷都」,但是除了有名的景德鎮,國內還有許多保留著傳統制窯方法的古村落,藏在浙江溫州蒼南的碗窯古村就是其中之一。在蒼南,我能想到的詞就是安逸,而蒼南裡面的碗窯古村更是一個隱秘而小眾的神仙地方,藏匿在深山裡面,如今依舊完整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自給自足的原始生活方式,被人們稱為「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
在青山綠樹下,碗窯古村的山地木構村落建築群就隱隱約約地躲藏在深山裡,走進村子裡面,和城市裡的喧囂吵鬧完全不一樣,這條小眾古村就像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安逸靜謐的環境讓人一瞬間感覺到心安。碗窯古村的小眾據說是在溫州地圖上都找不到,所以難怪許多溫州人都不知道這個村落的存在,它仿佛與世相隔,默默地存在於自己的世界中。一幢幢充滿歲月痕跡的木質八角樓和吊腳樓依山而建,還有以石塊壘砌而成的房屋,屋簷上掛著紅燈籠,在青山映襯下倒成了一道風景,除了民居房屋,村裡的古戲臺也充滿了時光的味道,老舊的痕跡顯然已經使用了很久,恍惚間耳邊還傳來戲曲的奏樂聲。
雖然碗窯古村不為人熟知,但是村裡的陶瓷生產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古村裡的龍窯最為亮眼,用土磚堆砌而成,沿著山坡高度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總共有17級,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匍匐的龍,所以被稱為龍窯,但是龍窯保留到了如今,已經不再用來燒制陶瓷了,窯的內部依然能看到當年燒制時留下的痕跡,一塊塊的黑白灰在歲月侵蝕下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紋路,實在是佩服陶瓷這個工藝,是怎樣在這些窯裡面燒出各種好看的陶瓷的呢。走進陶瓷製作的工坊,耳邊傳來水流的聲音,那是因為工坊裡面仍保留著原始制陶的古老生產方式,用水曳引的水車,不斷轉動著的水車水碓,為村裡提供了不少動力。
在工坊裡面,手工制瓷非遺傳承人正在製作陶碗,泥巴在他的手中幻化成不同的高度形狀,雖然他們的雙手並不細膩,但卻讓柔軟的泥土有了形狀。看到這裡我也是忍不住要去摸一摸這些泥巴,學著他們轉動轉盤,觸摸到泥坯,似乎回到了小時候玩泥巴的時候。碗窯古村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男人制窯,女人畫花,碗製作出來之後,就會有婦人坐在一旁專門繪製花色,依舊熟練的工藝,簡單的花色和鮮豔的塗料色彩,讓每一個碗都變得獨一無二。
隱秘的小眾古村,沒有外界的喧囂,有的只是世世代代對於制窯這一件事的堅持,只可惜村裡的老人已經剩下不到五十人,這項工藝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休眠於這片深山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