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朝陽區十裡河弘善家園的業主們路過315號樓門前時,都要仰頭看看再疾走幾步,因為搞不好走著走著突然嗖的一聲,一個啤酒瓶子就能從天而降。就在前幾天,北京晚報剛刊登新紀家園一周三起高空拋物事件,弘善家園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拷問高空拋物,真的讓人束手無策嗎?
啤酒瓶從天而降
「嚇一跳,這太缺德了!」6月25日晚上7:30左右,正在朝陽區十裡河弘善家園315號樓門前經過的一位業主大媽萬萬沒有想到,一個玻璃酒瓶從天而降,與自己擦肩而過,砸碎在旁邊,而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注意到是誰從幾樓扔下來的。
記者從居民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綠色啤酒瓶子砸到地上後玻璃四濺,還有大量菸頭散落一地。酒瓶落地前還砸中了一輛環衛工人的垃圾車,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輛垃圾車的外形酷似快遞車,駕駛員頭頂上的一塊遮陽鐵板被砸穿,不僅如此,地上的玻璃碴兒濺起來,還劃傷了一位路過此地的居民的腿。
事隔5天,記者來到現場後發現在315號樓門正前方的水泥地面上依舊有散落的綠色玻璃碴子,樓門口的瓷磚地面上也可見白色的玻璃渣子。居民告訴記者,高空拋物這事兒在小區裡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拋物還有、花盆、菸蒂、垃圾、狗屎、木桶和菜板等。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也膽戰心驚,時不時地抬頭看看樓上,有意躲開事故多發地點。這是一個28層高的住宅樓,2008年業主陸續入住,315號樓門口正挨著小區東門,是整棟樓(包括314號樓和313號樓)的必經之路。
一對居住在16層的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在樓下停摩託車的時候都要兩個人在場,也經常聽到帶孩子的家長跟孩子說:捂著頭跑過去!居民們每天出行路過此地都提心弔膽。
貼告示安攝像頭監督
記者在315號樓門左側看到了八個大字:「謹防墜物,請勿停留」,單元門上也張貼著物業發布的溫馨提示,時間是6月18日。而在啤酒瓶墜落兩天後,也就是6月27日,物業再次貼出通知,提示因近期本樓內高空墜物較多,暫時封閉了北側的設備間窗戶(3到28層),保證業主及住戶出行的人身安全。與此同時,這棟樓的對面也安裝起兩個攝像頭,監督高空拋物行為。
記者從物業了解到,目前來說只能是加裝攝像頭,等待警方儘快破案,除此之外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截止記者截稿,肇事者還沒有找到。
今年年初至今,光北京晚報報導的高空拋物事件就有十幾起,涉及多個小區。本報記者還通過實驗得知,7米高度差砸出的坑就會深5毫米。此外,有數據表明,一枚雞蛋從4樓砸到人就會讓人的頭部起腫包,從8樓拋下可以讓人頭破血流,從25樓拋下來就能變成砸死人的兇器。
高空拋物涉及法律
面對時有發生的高空拋物,難道真的就束手無策嗎?記者查詢到,在杭州某小區為了防止高空拋物行為,共安裝了47個朝天攝像頭,專門用來記錄誰家有亂拋物的行為。除此之外,北京的雙井北裡小區為防垃圾砸傷行人,在居民樓前設置了防護網。但是這些防護措施治標不治本。
記者查詢了解到,近幾年來有關高空拋物的法律判決呈逐年上漲趨勢。去年5月,北京市昌平區法院就判決了一起高空墜物砸壞車輛的案例,樓上34戶居民都沒有辦法自證清白,被全數判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同樣在去年,房山法院判決一起高空拋物的刑事案件。據介紹,2018年11月9日到20日期間,張某為了發洩情緒,從家中的陽臺以及4樓和5樓之間的樓梯處,多次朝樓下投擲花盆、玻璃罐、滅火器等導致多輛汽車被砸,其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可見高空拋物不僅關乎道德也關乎法律。
記者諮詢北京也迪律師事務所高甡屾律師,如果高空拋物傷人,還將面臨更嚴重的法律判決。「如果高空拋物是故意的行為,並致死亡或者他人受到傷害的話,肇事者很可能構成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如果是在非故意的情況下高空拋物,也就是高空墜物,致人傷害或者死亡的,也會構成間接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高甡屾說。
「其實,高空拋物歸根結底是由個人素質低造成的,所以治理的落腳點就要放在個人上。一方面對於已發生的事件,一定要給予個人法律制裁,以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物業公司也要承擔起維護小區公共秩序的職責,想方設法宣傳和做好教育服務。將正面宣傳和負面警示相結合,才是高空拋物的破解之道。」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朱濤說。
來源丨北京晚報 記者、攝影 | 曲經緯
監製 | 王然
編輯 | 李怡、洪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