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賣咖啡、奈雪開酒吧…如今的茶飲店也想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

2020-12-21 界面新聞

記者 | 底伊樂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如今人們的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那些茶飲店了。周內上班買杯果茶、周末休假再來杯冷泡茶,無論何時何地,茶飲店裡總是有各色各樣的人,度過屬於他們的一天。

而茶飲店也不止賣茶,只要和人們生活相關的元素,都漸漸的被納入了進來。從麵包到聯名周邊、再到藝術實驗室和娛樂實驗室,甚至它們把酒吧和咖啡也納入在茶飲店裡。

你會發現如今的茶飲店逐漸打造人們生活中的第三空間。

在網際網路公司做銷售的小張周末要去見客戶,但他放棄了像星巴克那樣談事最棒的咖啡店,選擇了一家裝修風格更年輕化的茶飲店。因為客戶並不是一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所以小張的這個選擇還挺冒險。他點了一杯新出的冷泡茶,選擇了一款軟歐包,端著託盤找到了一個角落坐下,等待著見客戶。

「結果出人意料的好,當時店裡的人不算多,客戶本來就很愛喝茶,茶和麵包的搭配,看起來比一杯咖啡更讓他感到驚喜。」小張說道,起碼到這一步,他的選擇看上去是對的。

人們一直以為時下最火爆的茶飲店都是年輕人的地界,但其實它可以成為任何人的第三空間。因為這個空間裡所包含的元素,實在夠豐富。

拿喜茶和奈雪的茶兩家茶飲界的巨頭來說,他們都試圖用一些新的方式、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讓人們能在這個空間裡過的更好、更自在和舒適。

2015年底創立的奈雪的茶,距今也有近4年的時間了,作為一開始就主打「茶飲」和「軟歐包」兩個核心產品的它,對傳統的歐包進行了改良,有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軟歐包」。

其實這種做法已經算是茶飲店的第一次升級了,不同於一般只賣茶的茶飲店,它給了人們另一種選擇。隨著對口味、原材料和顏值的創新與迭代,如今軟歐包的種類達到了30多種,人們也會很自然的買杯茶,再買個軟歐包。奈雪的茶負責人曹建東表示:「從營業額所佔比例上看,一些核心商業地帶的門店,飲品所佔比例達70%,軟歐包佔30%;而在一些社區門店內,這一數據幾乎各佔一半左右。」

一開始就主打2種元素的奈雪,是冒險的,也是勇敢的,如今最火爆的軟歐包「魔法棒」,幾乎能在各個門店看見買它的人。而對茶飲本身的創新也正朝著更健康、口味更多元化的路上走著,但這只是它的第二次升級。準確的說,再次關注茶飲本身,是茶飲店的第二次升級。

第三次升級就要屬一系列創新了。各種周邊同款、城市元素的門店設計、茶飲和麵包的創新,以及各類實驗室的推出,讓人們真正有了「生活」在茶飲店的想法。

從這一點來看,喜茶和奈雪發力都不弱。和不同品牌的聯名動作,就已經讓人們看見了它強大的傳播效力,再加上在不同地區開新店、創立實驗室、茶研室等,不可謂不成功。

拿喜茶來說,它在某些產品上的發力時間點還是有所差別的。對於北京地區的人們來說,最近喜茶開始賣麵包了,還能喝酒、還有咖啡。

其實早在2017年,主打軟歐包的喜茶熱麥和喜茶鮮食,就已經在廣州出現了。類似於奈雪的茶的做法,推出茶飲和麵包,但它又有不同,表現在品種上和地區上有了多樣化的選擇和區分。之後的2年,熱麥和鮮食一直出現在南方的市場中,直到前不久北京地區開始賣麵包,才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吐司麵包、小芋頭條和流沙牛角。

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他們也進行了更細緻的區分。如廣州的咖喱魚蛋包、上海蟹黃包、成都的川味包包、擔擔包包和麻婆豆腐包等,這種城市尋味的方式,的確能讓當地人在這個空間裡很快找到一種歸屬感。

除了麵包,酒和咖啡也進入了如今的茶飲店裡,這或許在最初是不可想像的。畢竟在某些程度上,它們三者是競爭對手的關係,但這種創新和探索的確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空間。而那些即將推出的酒和咖啡,或許也會有一絲茶的痕跡。

對於喜茶而言,它的創新點還在於把茶飲空間當作一家遊戲廳、一個藝術畫廊、一家商店和一間茶社來經營。它打造的茶極客實驗室、熱麥實驗室、周邊實驗室、插畫實驗室和娛樂實驗室,想讓人們在這裡尋找更多的生活樂趣。這種升級,讓茶飲店變成了一家生活方式集合店。

三次升級,可以看見如今的茶飲店開始售賣「生活方式」的一種決心。茶飲店的競爭也很激烈,雖然其中很多品牌都有著相似的舉措,現象級社交傳播此起彼伏,很難獨領風騷,比如說樂樂茶在上海就正當紅,勢必會對其他茶飲店造成一定影響。但與創新產品同等急迫的是提升空間,並能持續發展。茶飲品牌在面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上時,或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但對人們來說,「生活」在茶飲店裡,已經不再不可能。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網絡

相關焦點

  • 奈雪的茶開酒吧、星巴克賣酒 跨界融合還是創新焦慮?
    近日,記者注意到新茶飲代表奈雪的茶有了新動作:在京、深兩地開設奈雪酒屋BlaBla Bar,專為都市年輕人開闢了把酒言歡的新場景。仔細回顧,奈雪的茶開上了酒館,喜茶除了新概念門店也賣起了酸奶,連同咖啡界代表的星巴克也推出了雞尾酒系列,其它咖啡品牌更是玩起了奶蓋茶新品。2019年,又被餐飲業界譽為跨界融合年。這一波相互跨界的背後,是融合做加法,還是一輪創新焦慮?
  • 奈雪的茶開酒吧,醉翁之意不在酒?
    奈雪的茶開酒吧,醉翁之意不在酒?來源:聯商網2019-06-14 16:16茶飲、咖啡和酒水行業之間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繼星巴克開甄選咖啡·酒坊,喜茶賣咖啡,瑞幸賣小鹿茶後,奈雪的茶也來跨界酒水行業。
  • 茶飲:喜茶下沉,奈雪「押注」體驗空間,一點點突圍|2020展望
    一位來自新式茶飲行業的品牌合伙人說。對喜茶、奈雪等頭部玩家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固地位、繼續尋找新增量,成為這一年的頭等大事。後來者則在想辦法殺出重圍。競爭依然激烈,更大的變化還有整體趨於理性的茶飲消費環境和投資環境。
  • 焦點分析丨奈雪的茶開酒吧,醉翁之意不在酒
    茶飲、咖啡和酒水行業之間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繼星巴克開臻選咖啡·酒坊,喜茶賣咖啡,瑞幸賣小鹿茶後,奈雪的茶也來跨界酒水行業。36氪獲悉,奈雪的茶已在北京和深圳共開設三家酒吧,命名為「奈雪酒屋」,也稱「Bla Bla Bar」,目前店名已註冊。
  • 「新式茶飲」第一股來襲?你pick奈雪還是喜茶?
    如今,各類新式茶飲店鋪也林立於各大寫字樓和商場之間,相信對於愛喝新式茶飲的消費者來說,奈雪的茶和喜茶這兩家店並不陌生。從目前的市場布局來看,奈雪的茶旁邊似乎也總有喜茶的身影。奈雪的茶是2014年5月新出現的現焙茶飲品店,產品包含了奶茶、烘焙小吃等產品。
  • 越來越貴的喜茶和奈雪,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除了在核心商圈裡開設裝飾精美引人拍照的大型旗艦店,還像星巴克一樣賣起杯子等各種聯名周邊,就連價格也在向星巴克靠齊,目前敢賣到30元的主流奶茶品牌,也只有喜茶和奈雪了。喜茶和奈雪,真的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 越來越貴的喜茶和奈雪,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除了在核心商圈裡開設裝飾精美引人拍照的大型旗艦店,還像星巴克一樣賣起杯子等各種聯名周邊,就連價格也在向星巴克靠齊,目前敢賣到 30 元的主流奶茶品牌,也只有喜茶和奈雪了。喜茶和奈雪,真的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 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文|時趣喜茶和奈雪是新茶飲行業的重要頭部品牌,且均發跡於廣東。2011年喜茶在江門發明的奶蓋茶正式打開了新茶飲行業的市場,2015年奈雪成立並將新茶飲搭配軟歐包,俘獲了不少年輕白領。但如今,喜茶和奈雪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似乎也意味著二者對於新茶飲未來的判斷及思路的不同。
  • 喜茶們的「騙局」,開茶飲店真的是暴利嗎?
    兩三年前,很多人說想開一個咖啡館,但後來事實證明咖啡館開一個賠一個,賺錢的咖啡館只有星巴克、Costa這樣的頭部品牌。這幾年,很多人又跟我說想開個茶飲店,因為喜茶、奈雪の茶、一點點門口成天排大長隊;因為答案茶、鹿角巷在抖音上算得上是火爆全球;因為一條商業街上,並排開著一群茶飲店,所以必然是賺錢而且應該是賺大錢的行業,要不怎麼這麼多人幹呢?
  • 喜茶、奈雪競速「茶飲第一股」,茶飲市場風口還是泡沫?
    初入北京時,喜茶三裡屯店門口的黃牛靠每杯加價15元的排隊費,甚至可以月收入上萬。喜茶公布的2019年數據顯示,其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為17萬元,單店單月平均營業額在100萬以上,2019年共在43個城市開設390家門店,是2018年的兩倍有餘。而截止目前,喜茶已經開出650家店,且均為直營。
  • 奈雪の茶北京首開酒吧尋時段差異化 茶飲紅海期的焦慮
    圖片來源:郭繽璐/攝茶飲賽道競爭激烈,太多網紅店希望揭去「網紅」標籤以優質品牌立足,此時跨界與差異化成為茶飲品牌搏位主題。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奈雪の茶開始進軍酒吧。奈雪の茶華貿中心店二層已悄然開設一家Bla bla Bar奈雪酒屋。
  • 新式茶飲下半場:奈雪的茶、喜茶搶道新零售
    今年上半年,奈雪、喜茶相繼推出零食、茶包、文創周邊等零售產品,加速布局新零售,成為繼產品、體驗之後,新式茶飲品牌們的又一「必爭之地」。茶飲品牌不止於茶飲 奈雪開賣零食、茶包、文創周邊今年5月,奈雪的茶宣布正式推出「奈雪好食館」,首批上架獨立包裝的零食包括3款凍幹水果酸奶塊,以及2款凍幹水果,售價均為16.8元。
  • 中國茶飲十大品牌榜揭曉,奈雪、喜茶推酒精飲品,打造差異化區隔
    如今,在二、三線甚至是以下的城市的街頭,不乏大牌茶飲品牌的身影出現。 即使是前兩年還宣稱要把重心放在一線城市核心商圈的喜茶和奈雪の茶,也在這兩年把觸角伸向了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 奈雪、喜茶「交卷」!創始人都怎麼說?
    截止2018年底,將近150家直營店,到過年前還有40多家要開,屆時大概200家店。去年3月下旬,奈雪的茶宣布完成A+輪數億元融資,完成融資後,奈雪的茶估值達到60億元。較好店每天的營業額都在10萬元左右,按照客單價每杯28元來計算,每天能賣出4000杯左右。2018年,喜茶門店數量達到163家,一年的時間,新增近百家門店。
  • 必然不是瑞幸,但可能會是奈雪和喜茶
    瑞幸對星巴克的高舉高打,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場手段高明的「碰瓷」。奈雪和喜茶從沒把星巴克當作對手,但如今,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攻進了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護城河。打敗星巴克?喜茶和奈雪の茶,這兩個更低調務實的選手,已經悄悄闖入了星巴克的大本營。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正在被喜茶和奈雪佔領在瑞幸的擴張邏輯裡,有一個最基本的預設前提是:中國人為什麼不愛喝咖啡?因為星巴克賣得太貴了。
  • 喜茶、奈雪競速「茶飲第一股」,蜜雪冰城估值200億,茶飲市場風口...
    全國門店爆單、排隊7小時,喜茶早在2017年開啟了黃牛代排奶茶的先河。初入北京時,喜茶三裡屯店門口的黃牛靠每杯加價15元的排隊費,甚至可以月收入上萬。喜茶公布的2019年數據顯示,其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為17萬元,單店單月平均營業額在100萬以上,2019年共在43個城市開設390家門店,是2018年的兩倍有餘。而截止目前,喜茶已經開出650家店,且均為直營。
  • 喜茶、奈雪競速「茶飲第一股」 蜜雪冰城估值200億 茶飲市場風口...
    初入北京時,喜茶三裡屯店門口的黃牛靠每杯加價15元的排隊費,甚至可以月收入上萬。  喜茶公布的2019年數據顯示,其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為17萬元,單店單月平均營業額在100萬以上,2019年共在43個城市開設390家門店,是2018年的兩倍有餘。而截止目前,喜茶已經開出650家店,且均為直營。
  • 星巴克賣茶,網紅茶店賣咖啡
    自從被奉上「續命」神壇,網紅奶茶店就成了一道景觀:經常是門口擠滿了排隊的年輕顧客,她們坐在店裡自拍,或者乾脆晃掉整個下午。喜茶、奈雪の茶(以下簡稱奈雪)在新茶飲的領域裡打出名氣後,又「默契」地跨界一起賣咖啡。眼看著後輩烈火烹油,星巴克也坐不住了。
  • 喜茶、奈雪的茶,爭奪「新式茶飲之王」的樣子有點好笑
    這不是二者第一次撞車,兩年前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就曾指責喜茶抄襲其產品,而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回懟稱「對方在碰瓷」。彭心稱喜茶「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霸氣蜜桃,抄霸氣黑提,又抄霸氣石榴,再來抄軟歐包」、「跟著奈雪回歸產品」以及「想抄我們的霸氣車釐子沒搞定」。
  • 奈雪的茶發布PRO店戰略,要用ALL-IN方案拓展新茶飲市場
    來源:36氪奈雪的「野心」,不僅僅是頭部茶飲品牌2020年11月25日,奈雪的茶在深圳開出兩家奈雪PRO店,與處於商圈的傳統奈雪門店不同,此次的奈雪PRO店開在了商務科創園區,區別於常規門店的「茶飲+軟歐包」主打產品,奈雪PRO店給出了「茶飲、咖啡、烘焙、零食」四大產品類型,以充實其從早餐貫穿至下午茶的營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