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我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還有可愛的滇金絲猴,國寶大熊貓,了解了不少關於動物的知識。」11月2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科技報國七十載 創新支撐強國夢」主題活動暨昆明動物所科學節活動舉辦,約1500名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走進昆明動物博物館探秘「動物王國」的奧秘,在心中播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來自南站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邊聽講解,邊在本子上記錄「知識點。」陳子怡同學告訴記者,在動物博物館第一次看到了滇金絲猴的骨骼,感覺頭骨跟人類的很像,也了解到科學家為了採集標本爬山涉水的艱辛。「參加科學節的活動讓小孩增長了見識,得到了鍛鍊,感覺非常有意義。」家長陳央平說。
此次科學節活動,昆明動物研究所設置了「風雨一甲子,砥礪60載」60周年圖片展覽、昆明動物所建所60周年紀錄片觀影、科普影片觀影、文創區會員積分活動,昆明動物博物館則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今年正值昆明動物研究所60周年慶典,從1959年到2019年,昆明動物所走過風雨60載。從60年代的艱苦創業,到70年代的負重前行,從80年代的不懈追求,90年代的全面改革,到新世紀的砥礪奮進,幾代昆動人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拼搏,使昆明動物所從僅有幾間土胚房、靠簡陋設備肩挑背扛、爬山涉水採集原始標本的小小生物站,壯大成為一個盛名遠播,在生物多樣性演化機制、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領域建樹頗豐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第二屆科學節,昆明動物所邀公眾一起見證歷史,見證昆明動物所的今天與未來,希望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對公眾開放昆明動物博物館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收藏量最為豐富的動物專題博物館,主要由標本館和展示館組成,涵蓋了雲南「動物王國」和臨近省區幾乎所有生態類型的動物標本,顯示著博物館資源的雄厚積累,也彰顯出昆動科學家們的敬業奉獻。它吸引著市民、學生前來參觀了解。
文字|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昆婭
視頻|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俊星 郭興榮
責編:吳晨萍 一審: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