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帝企鵝是群棲動物,企鵝寶寶出生後也是有成年企鵝帶領覓食的。然而這群帝企鵝寶寶不知為什麼孤零零地被巨海燕盯上了。
巨海燕就在旁邊虎視眈眈,一隊小企鵝踉踉蹌蹌地走著,終於有一隻小企鵝緊張到滑倒,它急著站起來但滑溜溜的冰面讓它根本無處下腳。巨海燕等的就是這個時刻,它衝上去大嘴夾住小企鵝的脖頸企圖把它拖出隊伍。
但是幾位勇敢的寶寶奮不顧身用自己的身子護住同伴,阻擋巨海燕的攻勢,再接著它們機智地圍成一個圈,不讓巨海燕找到下嘴的空隙。然而巨海燕也並不著急,就等在一旁,因為它知道只有絨毛的企鵝寶寶們支撐不了很久。
沒想到千尋一發之際,一隻成年阿德利企鵝氣勢洶洶地趕來了,擋在了比自己還要高大的帝企鵝寶寶身前,直面巨海燕,阿德利企鵝的氣勢鎮住了巨海燕,它無奈地飛走了。
是不是以為這個感人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呢?然而最後幫小企鵝們趕走巨海燕的阿德利企鵝,轉頭就把小帝企鵝們趕到海邊,逼迫還未換毛成功的它們跳入海中。
還留有絨毛的小企鵝們根本沒辦法潛水,它們灰色的絨毛在南極白色的世界裡簡直是敵人的指向標。深知危險的小帝企鵝拼命想上岸,而原來幫助它們的阿德利企鵝早就大搖大擺地走了。
你是不是也被這個「心懷鬼胎」的熱心腸驚呆了呢?其實這很正常:大自然是殘酷的,動物中不存在單純的「利他行為」,它出手幫忙,那一定是有自己的考慮。那麼阿德利企鵝起初為什麼會甘當保鏢呢?
答案很簡單,只是想讓帝企鵝趕緊騰地方讓自己產仔而已。一般帝企鵝會在每年的3—4月到達繁殖地進行求偶,5,6月份產卵,孵化65天,而小帝企鵝們會在12月或次年的1月左右進入大海,開始新的徵程。而阿德利企鵝是在12月左右抵達繁殖地,3月小企鵝返回大海,所以它這麼賣力只是想讓這些小「釘子戶」們抓緊搬走,給自己騰地方。
阿德利企鵝可是臭名遠揚的「機智」。別說欺負小帝企鵝了,它們可是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每當要下海用餐的時候,它們總是一群聚集在岸邊探頭探腦,只要有一隻多探出頭一點點,其它夥伴就會毫不留情地一腳,讓它體驗飛翔。等它落水以後,其它鵝都會在岸邊看有沒有海豹出現,如果同伴消失了,它們就假做沒事,作鳥獸散;如果同伴安全,它們就紛紛下水捕食。
這樣的操作下還會有鵝間友誼嗎?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所以不只是朋友,鄰居也要坑一坑。家裡裝修石頭不夠用怎麼辦呢?找鄰居「借」就OK。
雖然也沒問過它可不可以,但是本企鵝默認以我們的交情是沒問題噠~既然這樣就多拿幾塊。一轉頭,自己家也被其它鄰居搬空了。
作為南極數量最多最常見的阿德利企鵝,在萌萌的外表下卻是這麼一副作派,實在是給企鵝們抹黑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適者生存」。在大自然裡,能夠存活下來的動物,無論是利己還是利他,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能夠幫助種群生存,它們才能夠繁衍不息。
愛耍流氓的阿德利企鵝雖然失去了好名聲,但從結果上來看,它們的數量稱霸了整個南極大陸,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勝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