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嵩嶼碼頭首次通過「水路提箱」模式,將13個貨櫃貨櫃裝載至港務海運「東山6號」輪,並以「水路運抵」模式順利運往莆田港。這也是福建沿海貨櫃「穿梭巴士」開行以來首次從嵩嶼碼頭髮船。
「水路提箱」「水路運抵」是指由船舶代替拖車,執行進出口提箱或運抵功能,就是原來通過由拖車將貨櫃運至碼頭或載離碼頭,現在改由船舶來執行。一般來說,由於海運的規模化優勢,比陸運的性價比高,「水路提箱」「水路運抵」新模式給客戶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也是港口提供的一項新增值服務。
9月3日,「豐信達9」輪從廈門港承載著內外貿貨櫃緩緩靠泊湄洲灣港莆頭作業區2號泊位,這是「莆田-廈門」貨櫃穿梭巴士暨莆田市暢通木材物流鏈快線的首航,也是湄洲灣港首次開通內外貿貨櫃同船運輸業務。
9月27日,福州港務集團所屬的福建東方海運"東方吉"貨櫃貨輪滿載322TEU從寧德三都澳港區漳灣啟航,標誌著福建沿海貨櫃穿梭支線(寧德-福州-泉州-廈門)正式開通。多港穿梭支線,將福建自北向南的貨櫃港口進行串聯,進一步發揮全省港口整合聯動效應,壓縮物流成本,帶動港口增量,對福建港口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嵩嶼碼頭此次「水路提箱」業務得到了口岸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並在廈門海關、廈門自貿區電子口岸等單位的密切配合下,進一步優化了申報模式。自9月29日開展首次「水路運抵」業務,11月1日首次「水路提箱」業務承接,嵩嶼碼頭通過水路輸運方式實現了貨櫃提箱與運抵的雙向服務,進一步創新、優化了港口的物流路徑,更好地串聯起寧德、莆田等省內港口支線,充分發揮了港口在內、外貿大循環中的重要支點作用,有力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兩鏈」穩定。
資料擴展:【船順】是基於AIS為基礎的查船軟體,它可以在線查詢全球AIS船位,擁有全球230多萬艘船舶的實時信息,提供船隊管理、船舶搜索、船舶篩選、全球AIS船位查詢、歷史軌跡查詢、颱風預警、自定義電子圍欄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