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端午】划龍舟、畫彩蛋、包粽子……在三明,端午節這樣過!

2021-03-01 聚焦三明


























歲歲端午,今又端午

端午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古時「端」與「初」同義

「五」與「午」相通

五月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

中國的端午節

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為有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的史說絕唱

端午節又憑添了

人文情懷和深邃詩意


每一個特殊的日子

都有它精美的意義和來歷

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三明人都是怎麼過端午節的

三明建寧客家端午有送節的習俗,送節的時間一般從五月初二開始,多為晚輩向長輩送節,如剛訂婚的女婿給嶽父母家送節,外甥給娘舅家送節。

送節的禮品除粽子外,還有豬肉、雄黃酒、玩具、扇子、麵條等。

送這些禮品也有講究,比如送扇子,意為送涼風、送清爽、送健康;送麵條,取的是麵條的白色,有潔淨之意,送麵條就是送潔淨、送順心之意。

沙縣端午節有醃製菖蒲的習俗,端午節當天採菖蒲根洗淨切片用鹽醃製,以備家中有人夏令腸胃不佳、肚痛時服用。

上午九點,在沙溪河永安貢川段,來自觀成、延爽、集鳳、攀龍村的六條龍舟開始沿河進行遊行的表演。

飛濺的浪花、飛馳的龍舟,喧囂的鑼鼓聲、鞭炮聲傳承著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貢川古城龍舟隊隊長說,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競技龍舟變成遊船,希望通過遊船,為人民祈福。

近日,將樂縣古鏞鎮東門社區在水岸幸福裡小區開展「濃濃粽香情,歡樂過端午」包粽子趣味賽。

丁麗萍 攝

65名選手按照兩人一組進行比賽,不僅營造了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也讓群眾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品味端午,傳統文化潤童心,寧化縣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孩子們在雞蛋上塗上各種顏色,稱之五彩蛋,通過畫彩蛋,表達美好祝福,象徵圓圓滿滿。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節日文化習俗,三明市各級婦聯紛紛組織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關心關愛空巢老人、低保戶等弱勢群體,傳遞節日安康的祝福。

另外,你知道嗎?

這個粽香撲鼻的節日,

其實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日」。

民諺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農曆五月又俗稱「毒月」,此時已經進入暑季,毒蟲雜菌繁殖迅速,人很容易患病。

所以民間在端午節這天,常採集一些草藥,或是懸掛,或是佩戴,或是洗浴,或是服食,以求祛病強身。


不管你身在何方

在這佳節時分

願大家皆能時時安康!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綜合

新媒體編輯:羅雅慧

相關焦點

  • 包粽子、畫彩蛋、摘香包、劃旱龍舟……這個小區端午有點嗨
    6月26日,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錦華十年城小區內,該小區每家樂物業黨支部聯合社區居委會正在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遊園活動。包粽子比賽、親子畫彩蛋、蒙眼摘香包、劃旱龍舟……小區居民們在豐富精彩的遊戲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今天才發現自己方向感還是多強的。」
  • 包粽子、畫彩蛋、摘香包、劃旱龍舟……這個小區端午有點嗨
    6月26日,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錦華十年城小區內,該小區每家樂物業黨支部聯合社區居委會正在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遊園活動。包粽子比賽、親子畫彩蛋、蒙眼摘香包、劃旱龍舟……小區居民們在豐富精彩的遊戲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今天才發現自己方向感還是多強的。」
  • 蕪湖包粽子 划龍舟 誦經典 過精彩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廣大市民過一個精彩節日,蕪湖各地通過開展包粽子、划龍舟、經典誦讀、志願服務等活動,帶市民朋友們過「民俗端午」、「文化端午」、「有愛端午」。  包粽子 划龍舟 過「民俗端午」  蕪湖社區包粽子 喜迎端午佳節
  • 【端午節3-2】幼兒園端午節優秀教案《粽子裡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歡歡喜喜過端午》
    四、延伸--孩子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聽奶奶講講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奶奶聽。(當然如果家裡面父母長輩有在包粽子,小朋友們也可以觀察學習,粽子是怎麼包成的喲)篇二:《歡歡喜喜過端午》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
  • 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端午節粽子怎麼畫
    每到端午節,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粽子了,端午節作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喲兩千年多年的歷史,在端午節眾多習俗中,吃粽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都是粽葉飄香,對於遠在他鄉的人而言,粽子其實也代表著一種思鄉之情,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簡單的端午節彩鉛粽子教程,大家可以用彩鉛畫記錄下這個端午節
  •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
    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在南充就要這麼耍!親自體驗 各地活動多多 記者了解到, 還有不少地區要在端午節「放大招」,呈上包粽子、畫彩蛋、包「包面」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動。 「粽」情端午,「晉」如人意。6月25日至28日,2020西充縣「一鄉一節」第三季暨晉城街道辦端午(端陽)民俗文化活動周將在西充縣城北廣場舉行。
  • 雄黃畫額、旱地龍舟 鄭州市高新區南流小學開展端午節主題系列課程
    雄黃畫額過端午  雄黃畫額過端午  「雄黃酒,灑庭戶,小孩頭上畫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戶戶過端午。」玩轉彩蛋過端午  玩轉彩蛋過端午  二年級開展了別開生面的彩繪鴨蛋活動。彩蛋象徵混沌未開,端午節畫彩蛋,孩子們還是第一次在鴨蛋上面畫畫。瞧,他們在驚喜和小心翼翼中開始了彩繪。大家憑各自的想像,在雞蛋上肆意發揮,可愛的笑臉、扎辮子的小女孩、萌萌的小動物、山水風景、竹林荷花……都是大家手下的「傑作」。小朋友親手繪製的每一個彩蛋都代表一份濃濃祝福和幸福的希望。
  • 端午划龍舟(溫州歌曲)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時間:2017-05-28 12:2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吃粽子,少了粽子就少了端午節的真諦。似乎粽子就是端午節的象徵。但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
  • 外國人過端午節:日本人豎鯉魚旗歐美人划龍舟(圖)
    韓國到現在很多人到了端午節這一天,還保持著用菖蒲水來洗澡、洗頭的風俗習慣。」一位旅居中國的韓國女士這樣回憶。在韓國,全國性的端午習俗已日漸淡化,只有江陵地區的「江陵端午祭」保留下來。中國人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而韓國人在這一節日裡「祭」的是各路神靈,祈求保佑一年五穀豐登。
  • 龍舟、粽子少不了,萬萬沒想到端午又有新icon?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舉行了2019年全國龍舟邀請賽暨北京市端午節龍舟大賽,運動員們劃著龍舟,奮勇爭先。北京動物園裡,雖然龍舟不會動,但是一樣可以劃。在首都博物館,龍舟不是用來劃,而是用來畫。接下來粽子登場……
  • 古代的端午節習俗——粽子和龍舟真的存在嗎?淺談古時候的端午節
    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粽子的飄香以及江河上龍舟的競速,無不描繪著端午佳節的喜慶。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吃粽子與賽龍舟的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而這些習俗在古時候是否已經存在?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粽子到底有多美味?
  • 邵陽的端午節:吃粽子,呷鴨子,划龍船,掛艾葉,傳統方式度佳節
    邵陽的端午節:吃粽子,呷鴨子,划龍船,掛艾葉,傳統方式度佳節--吃粽子。過端午,大家不是在家自己做粽子,便是到市場攤位上買粽子回家。2020.06.25,正值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呷鴨子。過端午,呷鴨子,是邵陽的一個傳統習俗。因此,過端午,鴨子是端午餐桌上的必備之美味。
  • 【網絡中國節 · 端午】端午節裡話端午!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古代的端午節習俗——粽子和龍舟真的存在嗎?淺談古時候的端午節
    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粽子的飄香以及江河上龍舟的競速,無不描繪著端午佳節的喜慶。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吃粽子與賽龍舟的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而這些習俗在古時候是否已經存在?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粽子到底有多美味?
  • 和古代端午節俗比起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只剩下粽子和龍舟了?
    據統計,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端午節的別名最多,竟有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當五汛、地蠟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天中節、端陽節、端五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二十多個。上述很多節日名稱,其實都一一對應著相應的節日活動。
  • 「網絡中國節 端午」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和古代端午節俗比起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只剩下粽子和龍舟了?
    據統計,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端午節的別名最多,竟有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當五汛、地蠟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天中節、端陽節、端五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二十多個。上述很多節日名稱,其實都一一對應著相應的節日活動。
  • 邵陽的端午節:吃粽子,呷鴨子,划龍船,掛艾葉,傳統方式度佳節
    邵陽的端午節:吃粽子,呷鴨子,划龍船,掛艾葉,傳統方式度佳節--吃粽子。過端午,大家不是在家自己做粽子,便是到市場攤位上買粽子回家。2020.06.25,正值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呷鴨子。過端午,呷鴨子,是邵陽的一個傳統習俗。因此,過端午,鴨子是端午餐桌上的必備之美味。
  • 中國人這樣過端午
    湖南省汨羅市原文聯主席甘徵文認為,端午節內涵豐富,習俗迷人,很多國外遊客也來汨羅賽龍舟、包粽子,「這個傳統節日越來越具有『國際範兒』」。   五月二十九日,重慶長壽湖龍舟賽在西南地區最大人工湖長壽湖鳴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