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工突飛猛進已超過俄羅斯?俄專家忠言逆耳值得深思

2020-12-13 大國鑑

眾所周知,美俄是全世界軍工技術最先進的兩個國家,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上升,中國的軍工實力也不斷提高,已經躋身全球軍售排行榜三強,雖然距離美俄還有一段距離,但也反映出中國的軍事技術水平在不斷進步,尤其是隨著055型大型飛彈驅逐艦、001A型國產航母、殲-20隱形戰機等先進裝備的不斷亮相服役,可以說,中國軍工在融合東西方風格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風格,除了在航空發動機等關鍵領域還依賴俄羅斯外,絕大部分武器裝備都已經做到了自給自足。

中國軍工的崛起帶來的是軍火出口的增加,除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亞非拉傳統用戶外,中國還開始向老牌軍事強國出售軍事技術,比如說俄羅斯就開始大量進口中國航天電子元器件,作為曾經中國軍工的老師,應當說這是有著重要的裡程碑意義的。然而俄羅斯軍事專家日前表示,雖然中國開始向俄羅斯出口部分軍事技術,但整體來看,中國軍工距離俄羅斯還有至少二十年的差距,而且俄購買中國裝備有其內在原因,首先是西方拒絕出口,其次是俄需要時間來發展出現缺口的相關技術。

俄專家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2016年向俄羅斯出口了軍艦用發動機,並據此認為俄羅斯造船實力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但事實究竟如何呢?俄專家表示,沒錯,俄海軍在新建21631型輕型護衛艦的過程中,考慮從中國進口柴油發動機,這是因為俄傳統發動機提供方烏克蘭拒絕繼續供貨,而俄發展國產發動機又需要一定時間,因此進口了部分中國船舶發動機應急,但是在量產期間,俄國產M-507型柴油發動機已經研發完畢,後來就不再使用中國發動機。另一款使用中國發動機的軍艦為21980型「白嘴雛鴉」巡邏艦,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款軍艦首次使用中國發動機就出現了嚴重故障,這已經說明了中國在發動機技術上存在的不足。

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近年來「下餃子」大批新建主力艦艇,與此同時,俄羅斯海軍從蘇聯解體後就沒新建一艘大型艦艇,俄專家對此也無法同意,認為這顯然是混淆了概念,因為核潛艇也屬於大型艦艇的範疇,俄羅斯海軍雖然近年來受經費限制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從未放鬆發展先進核潛艇的步伐,就算在上世紀90年代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停止建造新型核潛艇,目前俄羅斯海軍新一代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核潛艇都已經服役,領先中國現役的093和094型核潛艇整整一代,這足以說明俄在造船技術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軍工突飛猛進為何俄一點不怕?真相驚人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表示,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武器都是急需的先進裝備,尤其是航空發動機、高性能戰機和先進防空系統,這些中國雖然都能自己製造,但是總體性能還落後俄羅斯,目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國防形勢,因此必須要花錢從俄羅斯引進。
  • 中國軍工突飛猛進!拜英美所賜 全都是被逼出來的!
    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國家一直沒有放鬆過對中國的軍事技術封鎖及其物化的武器的禁運。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牽頭搞"瓦森納協議"聯合封鎖中國,規定了詳細的禁運範圍和技術封鎖名單,大到水面艦艇、數控工具機,小到集成電路、繼電器,禁運的範圍無所不囊括。
  •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專家:瑞典報告可信度不足,俄才是第二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斯德哥爾摩的報告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把中國作為第二大武器銷售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上還應該是俄羅斯。」他還說,報告把中國排在第二,其實與美國差距相當大,「但這種排名卻讓外界加深了『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 俄專家:中國遊客將於2021年重返俄羅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6日消息 China Travel公司總經理謝爾蓋∙納扎羅夫在「世界無國界」協會和«Retail & Loyalty»雜誌組織的一次圓桌會議上稱,2021年從中國到俄羅斯的客流將開始恢復,首批恢復的將是商務遊客的雙向旅行。
  •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瑞典智庫「抬中壓俄」,中外專家解讀各異
    其中,12家上榜美國公司的銷售額佔比為61%,仍然處於全球一枝獨秀的地位;中國有4家公司上榜,銷售額佔比約16%;6家西歐軍工企業銷售額加起來佔比18%;兩家上榜俄羅斯公司,銷售總額為139億美元。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斯德哥爾摩的報告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把中國作為第二大武器銷售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上還應該是俄羅斯。」
  • 你知道中國這些年軍工有哪些突飛猛進的發展嗎?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中國的軍工產業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裝備都陸陸續續的被研發出來,這讓軍迷們都非常就激動,那麼你知道中國軍工到底有哪些方面的發展嗎?首先在空軍方面有著很大的突破,我國的殲10、殲11和殲20戰機陸續服役,為中國空軍在現代化戰場上可以拿到制空權的優勢,不僅僅是空軍,海軍方面也有著卓越的突破。中國海軍目前已經服役了一艘航母遼寧艦,我國自主開發研究的國產航母001A型入水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服役了,但是中國的軍工也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也經歷過漫長的一段黑暗時光。
  • 中國從烏克蘭挖來幾千名寶貴專家 俄眼紅但毫無辦法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繼上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又掀起了一波引進前蘇聯科學家的浪潮,其中最近的代表就是曾參與過蘇聯九艘航母建造工作的遼寧艦總師巴比奇-瓦列裡,作為烏克蘭的國寶級軍工專家,他也加入了前往中國「淘金」的行列,為中國船舶工業貢獻自己的經驗。
  • 俄媒:中國繼續採購俄羅斯軍用航空發動機
    據俄羅斯《導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副主任康斯坦丁·馬基延科估算,如此規模的合同,其金額將接近10億美元。單是一臺AL-31的價格就在500萬美元以上,D-30未必會低於它。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拒絕就此發表評論。報導稱,中國自2010年開始購買D-30渦輪噴氣發動機。
  • 俄羅斯疫情持續走高,專家稱檢測誤差高達40%,中國暫停部分在俄人員...
    華輿訊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日公開講話時表示,俄羅斯疫情形勢已十分緊張。過去24小時,俄新增確診病例再次突破1.9萬。考慮到疫情嚴重性,中國駐俄大使館發布最新通知,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籤證和居留許可的在俄人員入境中國。
  • 俄軍工又找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目前,中國大部分國內都有軍隊使用直升機,但俄羅斯 m 171系列飛機仍然佔主導地位,這些飛機現在肩上都擔負著運輸任務,因此俄軍工又找到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其發動機適應性強,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 俄媒:千餘名滯留俄羅斯機場中國遊客現已回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聯邦旅遊署署長薩福諾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維姆航空公司因經營問題導致中國遊客滯留俄機場的情況現已穩定,千餘名中國遊客已經回國。薩福諾夫說:「當時有3100名中國遊客滯留。俄旅遊署同俄外交部和聯邦安全局邊防警衛處一起召開了個會。
  • 日本JCB不顧對俄制裁緊隨中國進軍俄羅斯
    日本和中國支付系統打算佔領俄羅斯境內的Visa和Master Card的位置。有望年內俄羅斯五家大型銀行將啟動中日兩國支付系統銀行卡服務。今年春天當Visa和Master Card因美對俄制裁而終止俄羅斯一些銀行的信用卡的服務後,中國銀聯和日本JCB支付系統便為挺進俄羅斯開始行動。
  • 俄羅斯惱了?烏克蘭挖家底賣給中國武器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度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此前的文章曾提到過,中國的軍火訂單拯救了許多瀕臨倒閉的俄羅斯軍工企業。但是,由於擔心中國仿製,中俄間的軍火貿易變得障礙多多。而此時,烏克蘭成為了中國武器進口的重要來源。
  • 俄專家:俄羅斯人也愛「雙十一」中國電子產品最受歡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佩】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1月10日消息,俄羅斯IT領域分析師認為,雙11大減價活動在俄剛剛第三年開展,但幾乎每個俄羅斯人都已知道。今年俄羅斯很多電視臺還播出了雙11的廣告。光棍節完全有機會在俄羅斯生根發展,並在受歡迎程度上超過美國的「黑色星期五」。
  • 大批烏克蘭軍工專家來到中國,參與到中國復興建設中來
    早期軍工產業還是其經濟支柱,到現在已全部萎縮,相關軍工專家生活每況愈下,生命和尊嚴無法保障。巴比奇瓦列裡,是蘇聯時期最頂級的航母設計專家,參與設計了蘇聯各個時期的航空母艦,現在他來到中國,加入到中國的航母建設中。巴比奇瓦列裡來到中國,主持參與了遼寧艦、山東艦設計規劃工作。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改裝、設計、下水、形成戰鬥力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也為他提供了優厚的生活條件和很好的工作環境。
  • 俄羅斯將會對哪些國家出口S-500防空系統?俄媒點名中國
    俄羅斯的防空武器的實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中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更是引起相當大的熱議,近段時間,俄羅斯軍方高層關於S-500防空飛彈的出口給出了一些驚喜的答案,俄媒更是直接點名中國,這是否說明中國將要進口俄羅斯的S-500防空系統?
  • 俄媒稱俄羅斯人越來越愛網購中國貨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俄媒稱,幾年前中國商品在俄羅斯人的印象中只有小玩意、廉價玩具和服裝,如今中國智慧型手機的銷量超過了三星和蘋果,而俄羅斯人不再羞於購買中國的電子產品甚至汽車。中國工業如此迅速制勝的秘訣是什麼?俄商品對華出口增長依靠的是什麼?
  • 為何中國軍力已超越日本他們卻不怕中國,俄專家的話真在理
    雖然如今的中國在世界上也頗有影響力,但中國的發展也曾歷經坎坷,新中國成立前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在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軍事上要應付印度、越南等國的侵略,科技、外交等方面的發展又面臨著美國等國的封鎖,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 外媒:中俄高鐵或將成俄羅斯經濟未來,俄還要通往中國的鐵路橋?
    我們昨天提及,中俄經貿過程存在多重優勢因素,除俄羅斯已在向中國出口原油的過程中創立了部分無美元化石油交易環境之外,物流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進,也是一大重要因素,這將增加商貿物流運輸的便利,也可以節約商家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使生意更為高效,兩國商家獲取更大利潤。
  • 為啥中國軍力已超越日本他們卻不怕中國,俄專家的話真在理
    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軍事遺產;歐洲各國為了在戰後迅速恢復國力,逐步成立了以經濟、政治為一體的歐洲聯盟,再加之中國的發展與崛起,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新局面。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卻得到了美國的扶持,國情也逐步穩定。但是,日本所發動的侵華戰爭,卻為中華民族所銘記,我國現在大力發展軍工業,鞏固國防實力,就是已經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