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深秋,我想起北方這座城

2021-02-24 粵見世界

又到深秋,我想起北方這座城

這裡曾經是軍事禁區,對外開放僅有10年

東亞諸國近代的恩怨情仇在此糾纏

這裡被稱為「露天博物館」

這裡是聞一多《七子之歌》之一:旅順口

旅順位於大連以西約40公裡,地鐵12號線連接大連市區到旅順口。從地鐵旅順站打車到太陽溝只需5分鐘。▼

太陽溝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山溝溝,早在1898年沙俄軍隊駐紮旅順的時候就在太陽溝一帶開發新市鎮。在大連,以溝命名的地方還有很多,類似廣州很多以圍、湧命名的地方一樣。▼

太陽溝觀看秋景的最佳位置是白山街,全長約500米的公路兩旁種滿了楓樹、椿樹。金秋時節,這裡便變得五彩斑斕。▼

興奮拍照的遊客。▼

旅順的街名也頗有時代色彩,像列寧街、史達林路、光榮街、進步街等。二戰結束到1955年,蘇聯的軍隊一直在旅順駐紮。▼

太陽溝的民宅,清靜又富有情調。▼

旅順集合了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從晚清北洋艦隊入駐開始,這裡一直被各方勢力所爭奪。先是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割佔了遼東半島;其後沙俄佔領了這座遠東的不凍港;為此,頗有諷刺意味的日俄戰爭在中國的這塊土地上爆發。1904年日本擊敗沙俄,開始了在旅順的40年殖民歷史。二戰結束後,蘇聯佔領旅順,直到1955年才撤走駐軍。在歷史上,旅順就像一塊肥肉,被日俄兩隻巨獸搶來搶去。

日本殖民時期關東州廳舊址

今天的旅順依然是個軍事重鎮,開放旅遊也只是最近10年的事。城內的90處沙俄時期建築和268處日治時期建築被完整保留,因此旅順口被譽為「露天博物館」,串聯每一處遺址及背後的故事,便是半部中國近代史。▼

位於光榮路和東明街交匯處的日俄郵電局舊址。▼

日本殖民時期種下的柏樹,在旅順非常常見。▼

關東軍軍官住宅舊址,位於解放路。系20 世紀20-30 年代日本殖民當局為駐軍而建,駐軍減少後為學校教師居住。▼

位於光榮街7-9號關東軍司令部參謀長三宅光治的官邸。▼

位於列寧街的滿蒙物產陳列館考古部舊址。▼

日本從1904年佔領旅順後,隨即投入大量人員在東北地區開展勘探和考古工作,專門興建了這座陳列館用於研究和陳列樣品。▼

在旅順博物館拍攝到的日治時期考勘著作和礦物樣本陳列品。▼

這棟形似石油桶的網紅建築,便是旅順博物館新館。▼

博物館內長著一棵高大的銀杏樹。▼

1996年新建的旅順博物館新館。▼

建於1916年的旅順博物館主館。2008年被列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沙俄政府計劃在這裡修建「將校集會所」,因日俄戰爭爆發,僅建成基礎部分即被迫停止。1916年,來旅順就任關東都督府土木課技師的松室重光在原址主持設計旅順博物館,使之成為近代蜚聲海外的折衷主義建築。▼

具有和式風格的內部裝飾▼

博物館後院展示的日俄戰爭期間俄軍艦的鐵錨。▼

與博物館相向而立的關東軍司令部舊址,中日兩國的近代紛爭便策源於此。▼

中央大街和文化街交界處的旅順師範學堂舊址,是日治時期培養小學教員的學校。1945年蘇聯軍隊改為醫院用途。▼

史達林路上的蘇聯紅軍俱樂部禮堂。1945年蘇聯紅軍進入東三省攻擊關東軍,一直佔領旅順至1955年。▼

蘇軍勝利紀念塔,是1955年蘇軍撤走時修建。頂端的紅星朝向西北,正是莫斯科的方向。▼

遠遠望見白玉山上的白玉山塔,是日軍在日俄戰爭後表紀死亡將士而修建的「表忠塔」。▼

旅順見證了東亞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中日甲午海戰、日俄戰爭先後在這裡爆發,在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的韓國人安重根被收押並處死於旅順的日俄監獄。一個旅順口,半部近代史。如果你喜歡秋天,或者喜歡歷史,這裡值得來一趟!

支持原創,歡迎關注+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黃河以北,我最喜歡這三座城市
    小編是南方人,也許是看膩了南方城市的婉約,對一些北方城市有天然的好感。今天,給你們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三座北方旅遊城市。我離開就會有那麼一點想念的城市,要麼在夏天,要麼在深秋。特別是深秋,坐在車窗邊,穿越色彩斑斕的群山和不經意間出現的烽火臺,一路向北,再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兒了。從北京到承德最快的火車也要4個多小時。出承德站後,在車站附近的一家鍋貼店,我第一次喝小米粥、第一次聽「鍋貼」這個詞。超讚!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
  • 只在深秋想起你
    唐島灣南岸的紅葉,這個深秋,又念及你的沉醉,和半島小作家們一起投入你的懷抱。深秋的唐島灣南岸,楓樹唱了主角,楓葉飛紅,楓葉飛黃,包公面,集七彩於一樹的楓樹,層林盡染,如火如荼,肆意揮灑,美到心醉。秋色濃到如百年茅臺,散發著濃鬱甘冽的醇香,比起香山楓葉有過之不及。
  • 黃河以北,我最喜歡這三座城市
    小編是南方人,也許是看膩了南方城市的婉約,對一些北方城市有天然的好感。今天,給你們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三座北方旅遊城市。我離開就會有那麼一點想念的城市,要麼在夏天,要麼在深秋。特別是深秋,坐在車窗邊,穿越色彩斑斕的群山和不經意間出現的烽火臺,一路向北,再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兒了。從北京到承德最快的火車也要4個多小時。出承德站後,在車站附近的一家鍋貼店,我第一次喝小米粥、第一次聽「鍋貼」這個詞。超讚!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
  • 北方有座城,讓我徒步約70公裡,用腳力和胃口「丈量」到它的魅力
    它,是由一座小漁村不斷擴展而名的城市;它,曾有半個世紀淪陷在殖民者的鐵蹄下;它既是東方的小巴黎,也是當今的廣場之城。大連的海岸線不是國內最長的,但是它三面環海,站在每一處海岸都會讓你領略到不同的海島風光。既有礁石峭壁、傲石嶙峋的波瀾壯闊,也有潮汐退去、赤腳趕海的趣意盎然,更有輕紗入眠、水天一色的靜美閒適。
  • 一首歌,一座城,一個人,一份情
    讓我掉下眼淚的 不止昨夜的酒讓我依依不捨的 不止你的溫柔餘路還要走多久 你攥著我的手讓我感到為難的 是掙扎的自由分別總是在九月 回憶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綠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 我從未忘記你成都 帶不走的 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喔…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 除了北京,北方這座城市也曾和上海齊名,現為北方第二城
    北方除了我們的首都北京和天津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引人注目的城市,其中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影響大於我國任何一個城市,但這次所說的不是北京這個城市,而是北方的另一個大城市天津。早在隋朝,天津地區就因為大運河的開通而開始興盛,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邊的糧,絲綢向北運的水陸碼頭,但虎門銷煙後,被流放到這裡,明朝永樂二年建城,號稱「天津魏」,天津成為歷史上唯一能從史料中查出建立年代的城市,民國時代的天津是中國唯一一個可以與上海媲美的城市,當時超過北平,當時天津和北京有外國租界,天津也有,上海是上海,天津是天津,兩座城市代表著中國的兩大巨頭
  • 大同深秋古城牆,風景這邊獨好
    四周修築了54座望樓,96座窩鋪。因當時大同所轄村莊數為580 ,所以四面城牆建有580對垛子。城牆四角建有角樓,四角墩外各建控軍臺一座。城設四門:東和陽門、南永泰門、西清遠門、北武定門。四門之上分別建有城樓,其中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由於它在北部邊防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看完《媽閣是座城》,想起了《大明宮詞》,不同的酒,一樣的瓶
    李少紅看完電影《媽閣是座城》,從裡面的女性視角,臺詞,環境等,不由想起了上學時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大明宮詞》,同樣的導演可以說,無論是《大明宮詞》,還是《媽閣是座城》,都是一種開放式的結尾。任人評說,任人猜測,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內心。
  • 深秋之韻美
    楓葉紅了,銀杏黃了,大雁往北方飛走了,遠處的小木船沉靜在小河裡,深秋到了。---題記。一個人,一把傘,雨中漫步,秋風襲來,樹上的葉子隨著風兒的方向飄落在雨滴裡,放眼望去,此時的秋被金色的葉子包裹著,大氣而端莊。
  • 這座城,實至名歸!
    在大學攻讀美術專業的梁先生是這座城市裡的家裝「大拿」。有著很強專業素養的他,走過國內許多地方,回來後,他說,還是家門口舒服。不擁擠的路,各行其道的車,談吐文明的市民……對家鄉真是越來越愛了。與梁先生深有同感的還有城建系統退休的王先生,現居海南的他在一次接受採訪中動情地說,「真是高興啊!
  • 十一月份正值深秋,這幾個美景聖地,你值得收藏
    十一月份正值深秋,這幾個美景聖地,你值得收藏中國的地域是非常的遼闊的,所以在中國這個地方,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各具特色的景色。在十一月份這個季節裡,是非常神奇的一個季節,因為在南北兩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這個時候,北方可能早已經是寒風凜冽了,但是在南方還依然是小橋流水,草木蔥蘢。在這樣的季節裡,你想看什麼樣的景色都是有的,所以你可以盡情的去享受在深秋時節裡大自然該有的奇特景象。不過既然是在秋天,那麼我們就應該去看一些秋天典型的景象,下面小編就為你推薦幾個關於秋天的好去處,可一定要記得收藏哦。
  • 來楓葉之城蒙特婁,把照片調成深秋的色彩!
    因為來楓葉之城——蒙特婁,你可以把照片調成深秋的色彩,再也不用嫌棄男友拍照不好看了!在通往山頂的路上,抬頭一看參差不齊的古樹竟然是五顏六色的,在相同的地點,一樣的陽光雨露,但是景色卻是不同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吧。
  • 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 用歡樂光影勾勒北方最美十月
    北方的秋日圖景,色彩斑斕卻又漸進分明,只消一縷暖陽,大地山河頃刻間便被鍍上金色柔光,呈現濃烈又溫暖的深秋濾鏡。在此美好的「醉秋」時節,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北方分會場用歡樂光影勾勒出北方最美十月,讓金秋文旅盛宴綻放北國!
  • 走進秋天的這座小城,仿佛穿越在一部童話般的電影場景裡……
    「忽然,我想起了這座北方的小城。」這天傍晚,我突然發了這樣一個朋友圈。在旅順口這座露天建築博物館數百座風格迥異的百年老建築中,錢幣博物館是比較幸運的,它基本保持了百年前建築的外貌,恰到好處的斑駁與滄桑感,越發顯現出其厚重、練達的紳士之美。
  • 遊走在深秋的徽州古城 總能讀到千年的塵封歲月
    徽州古城是屬於秋天的城一段城牆,一條老街一片落葉,一幕雨簾每一個細節都藏著古老的故事深秋,走在古城總有某個瞬間,能開啟前塵記憶深秋走過古城的城牆能看到時光慢慢走過的痕跡縫隙間的生命新生與枯萎的更替就像是一個又一個朝代的輪迴歷史的風雲幾度變幻城牆的磚塊修補了一層又一層
  • 這座城,實至名歸
    來自陽曲縣的遊客郭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老家在岢嵐,打小喜歡吃這些,長大了還是好這口,就是不會做。這次在古城能吃到地道的家鄉飯,很是開心。「小時候,母親就是這樣做,土豆磨碎摻上莜麵混搭,土豆塊肉塊熬製成臊子,擱上些香菜和陳醋,味道很美!」
  • 古鎮不是江南才有,這座城雄踞北方,有古代「小上海」美稱
    導語:古鎮不是江南才有,這座城雄踞北方,有古代「小上海」美稱如果提到古鎮,應該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第一反應都是浙江的烏鎮、蘇州的周莊等一系列的江南古鎮。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聽說這座雄踞北方的古鎮時,小編也表示驚訝,古鎮不是江南才有嗎?原來北方還有這麼厲害的一座古鎮啊。而這座古鎮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同時跨越和佔據了三個省份的,當地人笑稱這座古鎮一腳跨度那麼廣,實屬霸氣。而據史書記載,這座霸氣的古鎮在古時候,還被譽為「小上海」。
  • 看完《媽閣是座城》,想起了《大明宮詞》,不同的酒,一樣的瓶
    李少紅看完電影《媽閣是座城》,從裡面的女性視角,臺詞,環境等,不由想起了上學時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大明宮詞》,同樣的導演,都是李少紅,不同的酒,一樣的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以說,無論是《大明宮詞》,還是《媽閣是座城》,都是一種開放式的結尾。任人評說,任人猜測,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內心。
  • 我愛的這座城,藏在我的手機裡
    最近微博熱門話題#你拍過最美的一座城#引發網友熱議,紛紛曬出了手機裡私藏的城市之美。從白天到黑夜,光影交錯間,一張張照片展示著人們所愛的這座城什麼樣……中新社攝影師也用華為P40 Pro記錄下了不一樣角度的城市之美。
  • 愛在深秋,落葉歸根!
    遠處那分外鮮紅的楓葉樹,映襯了這個不起眼的秋天,顯得又是那麼自然,讓人又想起了這流逝卻又安逸的歲月……秋天過的很慢冬天就要來的很快,總是讓人在這深秋覺得需要有所沉澱,去學習!去積累!這個冬天或許沒有以往的寒冷,因為秋天的溫暖已經要我不知道如何去適應這季節,但願這美好的時光裡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暖陽的秋季夜晚卻比夏季來的更早,不到6點早已經天黑下來了,接著綿綿的細雨開始忙亂的下著,沒有固定的時間點就這麼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