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苦,讀書累,讀書以後心不累

2020-12-21 ysp寫生活的夕楊

對於讀書的感悟

文字/夕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真的很厲害。讀書使人學到知識,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讀書使人提高境界。對於沒有用心讀過幾本書的我,也想談談讀書。

每個行走於書海的人,是否心裡都有一個遠方,總把夢想寫成文字,寄托在遙遠的未來。然而當下卻不停地讀書,深知想要到達夢想的彼岸,需讀書。或許現在和未來,就像一條河流的兩岸,而讀書就是在中間建造橋梁。所以需要我們堅持和努力,只有橋梁牢固了,走起來才安心舒坦,才能儘早到達夢的彼岸。

從前一直就沒有把讀書放在心上的我,連漫畫書都沒怎麼看過,更別說那些家喻戶曉的名著了,若非要提的話,但也勉強讀過兩本,其中的內容已然忘記得差不多了,都不好說讀過。那兩本都是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雖是小說,卻也反映了那時的「人生」生活,反映了那個平凡的世界裡不甘平凡的人,裡面的主角,皆是平凡普通,卻不甘於生活平淡,硬生生活出自己充滿色彩的人生。

這兩本書還是高二上學期快放假的時候語文老師推薦的,並不太在意的我,居然和同學一起還是去了書店,將兩本書同時帶回家了,起初只是買來放於床頭,絲毫沒有打開的興趣。直到開學又被自己背回學校。在班裡聽同學議論著《人生》裡的高加林怎麼怎麼……還有劉巧珍……黃亞萍……他們最後居然……當時聽得好像挺吸引人和震撼人心的。於是第二天才把自己的《人生》帶去了課桌下,前言不看目錄跳過,直接第一章就開始了。上課也光明正大地躲著看,越看越深入,瞬間被吸引了。沒什麼看書經驗的我,一字一句仔細地看,因為《人生》真的很精彩,不敢漏掉一個字一個情節。

雖然現在回想小說中的情節,已經模糊了太多,但總的來說,《人生》讓我明白社會現實,道路曲折,總有太多的人生路口需要選擇。內心足夠強大,在困難面前才不被壓倒;在選擇面前,敢於面對敢於做出選擇。

讀完《人生》,接著走進《平凡的世界》,又是一群黃土坡人,一個個平凡的背影,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模糊記得那是孫家二兄弟,大哥少安創業,小弟少平滿懷詩書下煤井。或許是生活所迫,現實無奈,只能面對。「原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平淡無奇了」,人生追求,何為有意義?幾年前認為的有意義的東西,如今真的平淡無奇。那些整日裡的頑皮,逃課,遲到,如今回想起來真的沒有什麼意思。

《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或許每個人生而平凡,也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裡,但不甘平凡的心依舊拖拽著身體,去努力不平凡的事跡。

讀書可以讓人在顛簸中也能更平穩地行走,看過書中的人生,路過平凡的世界,才知曉生活居然如此現實。成功者大多皆是通過閱讀提升能力,書中的理論總是能夠指導實踐,幫助需要的人辨別前進的方向,指點很多問題之所在,幫助解決一些棘手的難題。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當你積累了足夠的知識,或許就能夠走得更遠。雖然自己讀書寥寥無幾,但好在年華正好,從此還能與書同伴也為時不晚。不求行走於書海萬裡,但求自己少走彎路足夠了。人生不強求能夠走多遠,只要能平穩地走下去,就已經足夠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多讀多借鑑,堅持總會有收穫。看的是文字,但文字裡卻是人生的經驗,人類的智慧。只有多讀書,才能借鑑更多的經驗,明更多的事理,走更平穩的人生道路。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提升我們自身的氣質。或許當你飽含詩書的時候,已經忘記了與別人攀比穿著和容顏,反而更在乎內在的氣質修養。一個真正氣質華彩的人更多的是通過內在修養來表現的,而不是專門取決於外表。所以,讀書能夠提高氣質和精神境界。

有時候總感嘆自己讀書少,每當運用到知識時,卻無從開始,毫無頭緒。這是一種狠狠地教訓,應該狠狠地責備自己。所以,不知不覺,從何時起,自己也喜歡上了閱讀,雖然讀的不是四書五經,但是美文總能讓我滿足;雖然讀的不是世界名著,但每天的文章總能給我啟發。無論讀什麼,只要堅持下來,那種喜愛閱讀的習慣已慢慢跟隨了自己,無意間總是會拿起手機,點開某一網站,裡面卻是一篇篇美文。

一切還來得及,對於剛步入二十的人來說,只要肯堅持,雖不求行萬裡,但求平穩地走下去。懵懂的時候總會說「讀書苦,讀書累」,現在看來其實也對,天下何事不苦不累,但正需要苦累在前,鋪就希望,才有後面的甘甜悠閒不是嗎。只有苦和累填補了崎嶇,道路才會平坦,以至於後來行走,平穩舒心。

我想,現在我談讀書就是亂談一番,所以還需讀書,以便往後更好地談讀書。前人有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前是那樣,但現在我覺得我是為了自己而讀書,讀書以後心不累。

圖片:網絡

2020年4月23日

相關焦點

  • 讀書苦一時,不讀書,苦一世!
    前段日子與幾個家長聊天,聊到了孩子學習問題上時,多數的家長都在反應,現在的孩子都嫌讀書苦,讀書累,不願意努力付出。 這樣的情形,真是讓人很頭疼。說這些話的媽媽,臉上的表情都是那樣的無奈 。是啊,現在有多少孩子,願意吃這份苦,願意主動去學習,多數的孩子,都屬於貪玩型的,都不太想去學習。不想學習,就想在今後擁有好的生活,這樣的想法現實嗎?在此可以告訴大家的就是,這樣的想法,在今後註定會讓你受若一輩子。那天有位媽媽深有感觸地告訴我們,與其整天對孩子說讓他們好好學習,倒不如放手讓他們去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
  • 「只要一讀書就不累了」寶雞66歲保潔員酷愛讀書,談吐不凡
    在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抱著手機玩,但寶雞這位66歲的保潔員楊阿姨,卻十分的愛讀書,她會利用工作外的一切閒暇時間讀書。她說: 「只要一讀書,就感覺不到累了,連吃饅頭都覺得更香了。」畢業後的40多年裡,從未間斷讀書「個子不高,又瘦又小,但談吐不凡」是記者對這位愛讀書的保潔員的第一印象。她叫楊秀琴,今年66歲,是金臺區金河鎮馬家塬村人,現受一物業公司委託在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保潔員。
  •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不論是在家上網課,還是回校上學,孩子們總抱怨學習苦累。在這裡,筆者想對孩子們說: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請務必珍惜讀書時的每分每秒!1讀書要吃苦,每個人都一樣由於情況特殊,開學返校時間不斷推後,學生們不得不居家上網課。
  • 相約小區讀書會 大家一起 讀書不累
    相約小區讀書會 大家一起 讀書不累     2月28日晚上7點過,記者來到成都市東風路附近的一個新建小區,拿出「靈慧讀書坊」淺綠色的名片遞給保安詢問在幾樓,他打開電梯公寓的玻璃門說:「23樓2號。」
  • 年少不積苦和累,哪來人生福與樂!
    平時我們也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可見,有益的快樂總是建立在友善、交流、學習的基礎上的。02 讀書須勤,是充實的快樂青少年時是人一生中黃金學習時段,頭腦靈活,記憶力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 讀書和不讀書的女孩,命運差別不是一般大,命不好,更要多讀書
    讀書能夠改變一個女孩的婚姻,這是我對讀書最直觀的認知了。雖然讀書並不是為了嫁得更好,但往往愛讀書的女孩,要比不讀書的女孩,婚姻更幸福,遇到的男人會更欣賞她。讀書上大學改變命運的典型例子,讓我想到兩個女子,一個是《大江大河》裡的宋運萍,一個是《安家》的房似錦。
  • 高考結束:孩子,你以為讀書很苦,其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我們都曾是那個想要逃離學校的學生,都曾問過父母為什麼要讀書。父母無法用言語告訴你,他們為什麼要你拼命讀書。但,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不好好讀書的人在社會上吃的苦,要比好好讀書的人多一百倍不止!2吃不了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黃磊和海清主演的《小歡喜》中,海清飾演的媽媽董文潔和不好好讀書的兒子方一凡之間的對話,戳痛了無數人。
  • 華商觀點丨男孩嫌讀書苦被罰泔水桶裡撈麵 懂得生活的苦就是成長
    在安徽安慶,一位小男孩對媽媽說:「學習太苦了,不想學習了,想做其他的。」聽完這句話媽媽沒有打罵孩子,而是罰孩子在泔水桶裡撈麵條。  據了解,孩子的媽媽做的是麵館生意,餐飲業髒苦累是最常見的,客人吃剩的麵條都會被媽媽倒進泔水桶裡。平時孩子也會在店裡幫媽媽整理生活上的事情。  近日,孩子覺得學習辛苦就對媽媽說「不想學習了,想做其他的。」
  • 不要抱怨讀書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最近看到一句話「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來源網絡如果問年長的人最後悔的是什麼,80%的人會回答沒有好好讀書。讀書雖苦,但是不讀書更苦。尤其對農民工的孩子來說,讀書真的才是最重要的一條出路。可能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一條最好的路。出視頻課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你不努力讀書,將來用什麼和別人去競爭。在上學的時候父母要求我們讀書用功。不是為了我們以後貪圖我們多少,而是日後我們走入社會的時候可以多份選擇。面對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你負擔得起,而不是只能看著。
  • 讀書話題語錄:人生苦短,讀書使其美好而悠長
    不讀書的女人,無論她怎樣冰雪聰明,只有一世才情,可書中收藏著百代精華。——畢淑敏2.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 吃不了讀書的苦,也很難吃生活的苦
    今年,註定是不一樣的年份,因為疫情,為了安全,各類考試都相應地推後進行。高考,對於同學們來說,那是對自己努力的證明,青春的印記。自己的高考已然成為過去,但那些努力學習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讓人記憶猶新。每天都是披星戴月。食堂,教室,衛生間三點一線的生活,構成了高中美好的回憶。
  • 7歲女孩案板下網課照爆火:孩子,讀書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冬天的寒風凜冽,滿地的落葉,配上孩子埋頭讀書的姿勢,讓人看了為之震撼。不是不怕苦,不是不怕累,只是更怕錯過讀書的時間,錯過改變命運的機會。出身貧寒的孩子心裡最明白:讀書,是人生最好走的一條路。他笑得靦腆,又帶著點無奈:「幹活太累了。」他說自己很後悔,小時候爸爸叫他讀書,可是他自己不願意,跑來打工,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很殘酷。但此時的他沒有選擇。很多時候人生沒有後悔藥。
  • 清華北大2019宣傳片:孩子,讀書很苦,但也很美!
    最近,不少高校推出了19年最新的招生宣傳片,每一個正在學習中的孩子都應該看看,因為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很苦,但也很美!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個,這無數個一,孕育著中國未來無限的希望。
  • 冬日讀書閒滋味
    來源:期貨日報讀書是四季皆宜的一件美事。春日讀書覓詩意,夏日讀書找涼意,秋日讀書賞快意,而冬日天寒地凍的,這些意蘊是不能夠了。我想,冬日讀書享受的是一種閒逸。林語堂當是識得其中況味的人,他說:「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菰一盒,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藉橫陳於沙發之上,然後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冬日讀書,要的是一種沉靜的心境。心不靜,你就是眼睛盯著書,嘴巴跟著讀,腦子也不會趕上來。這樣讀書,空耗時間,不如不讀。
  • 為什麼書讀越多,活得越累,不讀書的反而每天都那麼快樂?
    找的工作非常累,相比於身邊三本專科找的工作,雖然待遇好,但是仍然累很多倍。然後他回去讀研,研究生畢業以後工作,仍然是要比那些不讀書的累上很多倍。 他一直快樂不起來,總是有無盡的煩惱,似乎書讀越多煩惱越多,感覺自己越無知,越渺小。
  • 楊絳先生:讀書其實不苦,不讀書的人才苦,現在苦比不上之後的苦
    對於讀書,楊絳先生可以用"酷愛"這兩個詞,經常會和自己的父親談論讀書的事情,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老年,楊絳最大的愛好,莫過於早點回家,回家早點讀書、做學問。楊絳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收到過一位年輕人的來信,心足足寫了三張紙,幾乎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談論人生當中的困惑,楊絳讀完後,寫了一句話:孩子,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想得太多。
  • 世界讀書日是哪一天?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
    一說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肯定沒人不知道;一說到教師節、母親節、植樹節,也一定有不少人知道;但是,一說到「世界讀書日」,恐怕沒幾個人知道。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
  •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01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這既是讀書的好處!此中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讀書苦,也不苦讀書苦嗎?苦,也不苦。讀書學習,鑽研學問,當然要下苦功夫。可若是與世間其他的苦處相比,讀書的苦,又是一種難得的福。
  • 讀書,讀書,還是讀書!
    讀書就像養花兒,需要你細心澆灌讀書不同於隨便翻開手機網絡小說,享受文字快餐;讀書也不是打開短視頻媒體,快速閱覽短小快的信息。讀書需要靜下來,靜得聽得到自己內心的獨白;讀書需要慢下來,慢到可以給自己留下空間回味一句話的涵義。讀書能讓人心生聰慧又寬厚質樸,讓你精神豐盈又鏗鏘有力,無異於絕世武功心法,這樣高超的武功秘籍,修煉起來怎能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