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數據和工業4.0的發展刺激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自動化領域的投資也隨著對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的關注而增加,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物聯網的戰略布局。工業4.0現在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名詞,它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使運營部門獲得管理層關注的良機。
從上一個泡沫中吸取經驗
人們對於這些新興概念的熱情,讓筆者想起了「千年蟲 [1]」問題和隨後的「網際網路泡沫[2]」。還記得2000年的千年蟲問題嗎?當時似乎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執行長被通知他們的工廠可能過一個晚上就會停止生產,因此他們聽從了工程副總裁的安排。
時光回到1999年: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自動化經理受命確定需要花多少錢才能防止「千年蟲」可能造成的工廠停產等危害。
他的計算結果是3000萬美元。
「不對,」別人告訴他,「你會花費1.2億美元。」
「為什麼?我的評估顯示我們只需要花費大約3000萬美元。」
「華爾街相信我們需要花費1.2億美元,所以你就會花那麼多。否則,股票會暴跌,那麼讓我們付出的代價遠超過1.2億美元。」
因此,自動化經理就像一個站在糖果店裡的小孩,採用全權授權來升級了可以看到的每一樣東西。當時,沒人考慮過「千年蟲」問題如何導致了一年之後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現實是:為了應對「千年蟲」問題,每個企業都購買了很多計算機硬體,這足夠它們使用好幾年。
今天我們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情境幾乎一樣——有關於物聯網的宣傳鋪天蓋地。工業4.0實際上是德國政府為了區分其在機械工業中對於控制技術的先進應用而推出的工業物聯網。
德國人沒有錯。只是控制工程師們早就期盼用已有的技術來實現更高橫向的分布式智能和連通,他們都等待了快20年了。可是安全問題限制了利用遠程訪問的優勢所需要的訪問類型。而且吝嗇的資金預算也沒法實現大範圍採用預測性維護、網絡安全、能源監控以及高級診斷等這些功能。
制定適合你的工業4.0戰略
這是我們從「千年蟲」問題中得出的經驗。當地球上的那些主流科技公司開始砸重金投入某個領域時,來自公司管理層的重要消息可能就指日可待了。那麼還猶豫什麼,開始用它吧!
無論是物聯網還是工業4.0,最重要的是你要實施的戰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