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蘭政治體制入手解讀波蘭遭受瓜分的原因

2021-01-17 網易

  凡習歐洲史,便無法繞過波蘭。波蘭作為歐洲大國存在了數百年,直到1795年被普魯士、俄國和奧地利瓜分而滅亡。許多人都知道這一歷史,但具體波蘭是如何淪落到被瓜分的境地卻鮮有人知,即古波蘭衰亡的內在邏輯。波蘭的特異之處在於滅亡前5年,仍然領有巨大的疆域面積。從宏觀歐洲地圖來看,碩大的波蘭幾乎瞬間消失,而不同於其他國家是被一步步蠶食至滅亡的。本文嘗試從政治體制方面解讀波蘭為何會被瓜分,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深入剖析。

  

  波蘭王國被瓜分

  眾所周知,許多國家在衰落的過程中,其國土面積是不斷縮小的,是被對手逐漸蠶食,壓縮的過程,這是常規意義上的軍事徵服滅亡。而波蘭的滅亡應該屬於國際政治謀劃的結果,在瓜分的過程中沒有發生重大戰爭,僅僅是三國代表密謀籤字,就可以輕鬆地把本國邊境向波蘭縱深推進,實現擴張。

  這就引出了兩個問題:

  一:波蘭政府為什麼在國際政治中沒有話語權和主權;

  二:波蘭軍隊為什麼無法抗擊外敵;

  問題的本源很簡單,即波蘭的權力在晚期是非常分散的,是無法被中央政府聚攏起來的。波蘭絕大部分土地的人口、稅收和軍事資源都被當地的貴族巨頭壟斷,這些資源無法被政府取用。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波蘭中央政權極度虛弱,就像一棵大樹的樹枝異常粗壯,但樹幹接近枯萎。當樹幹衰弱到無法承載樹枝,波蘭的政治結構就陷入崩塌,具體表現為韋廷時期的無政府狀態。

  那核心問題就是,為什麼波蘭會出現這種局面?這其實與波蘭歷史上幾次重大變故息息相關。

  早期皮雅斯特王朝的政治結構和其他中西歐國家沒有區別,因此他們的發展軌跡也都相差無幾。波蘭在形成統一國家政權後,因為繼承權問題引發了分裂,進而發展成割據混戰,經歷蒙古西徵,直到14世紀中葉才在"偉大的"卡齊米日三世的努力下重新統一。

  

  皮雅斯特王朝標識

  波蘭歷史上第一次變故出現在卡齊米日三世末期,這位君主沒有留下合法的男性繼承人,結果皮雅斯特家族主脈斷絕,後繼無人。於是匈牙利國王路易一世便通過政治鬥爭獲取了波蘭王位,因為他是外國人,統治基礎不穩。為此他必須籠絡波蘭貴族承認他的地位,路易一世做出了政治讓步,即《科希策特權》,貴族稅收被大幅縮減、廢除貴族修建城堡的義務,增加貴族豁免權等等。

  路易一世去世後,《科希策特權》仍然生效。此後波蘭就進入君主為獲得貴族認可而政治讓步——貴族越來越跋扈的惡性循環。到卡齊米日四世時期,貴族就敢公開和國王叫板,在與條頓騎士團的戰爭中,貴族以撤兵相威脅,逼迫國王籤署了《涅沙瓦特權》。但卡齊米日四世通過強化瑟姆和地區議會的政治權力,變相壓制了日趨膨脹的大貴族。在雅蓋隆王朝中期形成了以王權—議會權—貴族三權鼎立互相制衡的權力架構,保證了波蘭的政治穩定。

  儘管王權受到削弱,但波蘭的統治者仍然維持了平衡,波蘭國家運轉基本正常。

  16世紀後期,雅蓋隆家族的齊格蒙特二世因摯愛亡妻而不願與新王后生子,導致雅蓋隆家族絕嗣。波蘭從等級君主制變為貴族民主制,從雅蓋隆家族世襲罔替變更為選舉君主制,這個改變打破了波蘭的政治平衡,貴族開始一家獨大。

  緊接著法國人亨利三世被選為波蘭國王,他籤署了《亨利特權》,該特權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讓步,王權被極大稀釋,分給了瑟姆議會。瑟姆後期被大貴族操控,實際上就是分給了大貴族,這是對王權的又一次打擊。

  

  亨利三世

  瑞典王室,具有一半雅蓋隆血統的齊格蒙特三世開創了瓦薩時代,他窮兵黷武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導致波蘭外交局勢直線惡化。他的兒子瓦迪斯瓦四世意識到國家的巨大問題,也試圖改革,但以失敗告終。瓦迪斯瓦夫四世死後,哥薩克爆發起義,這是烏克蘭大貴族對哥薩克壓榨的後果,但歸根結底還是波蘭王室無法壓制大貴族,是王權衰落的惡果之一。

  由赫梅利尼茨基大起義引發的瑞典入侵和俄國入侵被稱為"大洪水",波蘭全境幾乎被佔領,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波蘭終於打敗了入侵者。但隨後又爆發了反對君主改革的魯博米爾斯基魯博米爾斯基叛亂,國王慘敗,幾十年積累的改革力量煙消雲散,貴族權力無限膨脹,縱使文武雙全的索別斯基也無力改變局勢。波蘭即將跌入無政府狀態的深淵。

  薩克森的韋廷家族試圖用外力強制改革波蘭,但被瑞典和俄國打斷。18世紀中葉的波蘭幾乎倒退回封建割據時代,貴族互相爭鬥,議會一盤散沙,政令不出華沙,常備軍因長年拖欠工資而軍心渙散。直到第一次瓜分,一部分人終於被淪喪國土的切膚之痛喚醒。在法國啟蒙運動與亡國之危的影響下,救亡圖存的啟蒙運動拉開了帷幕。在經歷兩個世紀的災難和衰落後,尤其經歷了第一次瓜分的恥辱和破壞後,貴族終於意識到國家危在旦夕的現實。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國王和改革派的努力和貴族的妥協,象徵救亡圖存,恢復王權的《五·三憲法》終於誕生。然而這時的國際形勢早已發生變化,普魯士和俄國不能容忍波蘭崛起,也更懼怕專制制度受到破壞。由普魯士挑唆,俄國作為主力的衛憲戰爭爆發,儘管波軍浴血奮戰,也無法彌補兩國過於懸殊的力量差距。作為懲罰,波蘭遭到第二次瓜分。

  愛國將領科希什邱科發動的大起義以失敗告終,三國便合力給奄奄一息共和國的心窩子插上最後一刀。從965年梅什科二室受洗基督算起,到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從歐洲版圖上徹底消失,享國830年。

  我們會發現,波蘭的歷史軌跡是符合該國發展邏輯的。從部落到早期封建時代,從封建君主制過度到等級君主制,從貴族民主制到貴族寡頭制,再倒後面的近乎無政府狀態。期間的每一次迭代變遷,均來源於某件重大歷史事件,如特權,如絕嗣。波蘭的歷史上有無數個如果,如果卡齊米日三世有一個健康合法的嫡長子,如果瓦迪斯瓦夫三世在瓦爾納冷靜沉著,如果齊格蒙特二世願意親近他的妻子,如果亨利三世認真統治波蘭,如果齊格蒙特三世奪回了瑞典王位,如果楊二世戰勝了作亂的魯博米爾斯基......

  

  齊格蒙特三世

  後人可以隨意假設,但無法改變已經鐫刻在歷史齒輪上的痕跡。

  波蘭歷史學家耶日·盧科瓦斯基說:"貴族民主政治的實驗走向終點,成為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繼續存活下去的是一個貴族國家的遺憾,儘管被撕裂、瓜分,但是她仍然感到自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並在最後幾年間,也曾感受到來自文化和政治復甦帶來的一份新的自豪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與虎謀皮,波蘭和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最後自己也被瓜分了
    說到德國和波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就要說到當時波蘭與蘇聯,德國的關係,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波蘭自古以來就與捷克斯洛伐克存在著一定的領土爭端,縱觀1936年到1939年德國閃電入侵波蘭前期,波蘭唯一可以欺負的國家也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了,其實波蘭與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關鍵本身就是與虎謀皮,德國當時就是想給予波蘭一點好處讓其來站好隊伍
  • 盤點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由于波蘭位於歐洲大陸中部,中歐東北部,是孫子兵法說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而且波蘭地勢平坦,國土大部分處於低矮的波德平原,無險可守,一旦衰落極易被周邊強國瓜分。(1722年-1795年,普奧俄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遭亡國,波蘭的歷史為什麼悲劇連連?
    作為西歐文明和東歐文明的交匯之地,中東歐一直是兩大文明發生碰撞的地帶,而波蘭就恰好處在這個十字路口上。處在近代以來的兩個強大民族—德意志人和俄羅斯人之間,讓弱勢的波蘭人在夾縫中求生的同時,也在地緣政治上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 延續千百年的糾葛,數次的復仇計劃,俄國最終致使波蘭被三次瓜分
    在歷史的車輪中,記載著波蘭的滅亡次數一共是三次,而這三次中基本上每一次都有俄國和德國的影子,而即便是在對待世仇法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沒有徹底的攻佔巴黎,瓜分法國,那麼俄國究竟和波蘭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其分波蘭而食之呢?第一次的瓜分波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 二戰蘇德把波蘭變成地獄,700萬人喪生,戰後波蘭卻原諒了德國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二戰的那些國家》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針對戰前遭受壓榨的國家賠償計劃已經開始實行。當時在二次大戰當中遭受重創的國家都可以得到來自於德國的賠償,主要是資金上的賠款,共計大約有900億左右。
  • 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研究之波蘭
    每篇文章主要圍繞該國的一般情況、投資環境、政治結構、各方政治勢力、相關政治風險以及可能的國家戰略動向具體展開。波蘭絕大部分地區位於東歐平原,平均海拔173米。波蘭一詞源於斯拉夫語Polanie,意思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由於地緣平坦、無險可守,歷史上波蘭多次被列強瓜分。波蘭全境基本上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在通常情況下,波蘭全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
  •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是怎麼回事?
    在歐洲近現代史上,俄奧普三國瓜分波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原本作為大國強國的波蘭,淪落到此,其實也是令人唏噓。那麼,究竟三次瓜分波蘭,是怎麼一回事呢?說起三次瓜分波蘭,時間分別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3次,在此之前,波蘭還算得上是一個歐洲強國,但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走向衰敗,尤其到1750年左右,更是如此。這樣子一來,波蘭的三個鄰國就開始動壞腦筋了,三國便趁機幹涉波蘭內政和瓜分波蘭領土。
  • 蘇聯為什麼要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後參與對波蘭的瓜分?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在波蘭亡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蘇聯於1939年9月17日出兵波蘭東部。1939年10月6日,納粹德國與蘇聯按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所謂的秘密約定瓜分了波蘭。正因如此,蘇聯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時可以選擇袖手旁觀,不一定要頂著巨大的罵名趁火打劫,以至於被西方罵到現在。既然如此,在納粹德國大舉入侵波蘭後,蘇聯為什麼要與德國一起瓜分波蘭呢?由于波蘭的過分仇視和英法的綏靖,蘇聯在「慕尼黑陰謀」之後下定決心單獨對抗納粹德國的威脅。
  • 波蘭與中國
    城南舊事雷頤波蘭為屢被大國瓜分的東歐小國,與中國相距十萬八千裡,但與近代以來的中國,卻有著不解之緣。早在戊戌維新期間,康有為、梁啓超分別寫了《波蘭分滅記》和《波蘭滅亡記》,提醒國人,如果不變法維新,最終難免波蘭被瓜分的命運。
  • 1772年瓜分波蘭,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強給這個國家一部憲法
    在1772年瓜分波蘭時,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強加給這個國家一部憲法,這部憲法對國王和國會的權限做出了限制,將大權交到一個獨立保守的貴族政府手中,這個政府既不願參與統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統治。波蘭就這樣無限期地處在半無政府狀態中。
  • 二戰時閃擊波蘭的只有德國自己?波蘭其實是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
    一提到1939年的波蘭,人們就會不禁想到的是,德國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等等歷史課本上耳熟能詳的事件,可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也是1939年的波蘭。與大家的認知不同,今天講的波蘭是被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二戰功勳蘇聯同時瓜分歷史事件。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波蘭雖然強大,但是其國內的政治制度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中央集權不強,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由貴族共同選舉產生。這就導致每當新的國家領導人即將誕生之時,波蘭國內的貴族們就會互相爭鬥不休,這嚴重地削弱了波蘭國家的國力。所以到了18世紀,波蘭因陷於內部爭鬥的泥潭,國力不斷下降,再加上一系列對外徵戰均告失敗,波蘭早已被隔壁的俄國壓得喘不過氣來。
  • 第一次瓜分波蘭,俄國為何願意與普魯士、奧地利一同分享?
    18世紀的俄國極為強盛並成為當時歐陸最大的國家,而面積第二大的波蘭卻衰落無比,波蘭貴族各自為政、內鬥不斷,國家早已四分五裂。當時的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在位,她有意侵吞波蘭這塊大肥肉。頭一個反對的就是法國,在過去法國一直和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抗爭,而波蘭、瑞典、奧斯曼土耳其是法國堅實的盟友,唇亡齒寒的道理法國還是懂的,所以法國強烈反對俄國吞併波蘭(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拿破崙幫助波蘭復國的原因)。
  • 二戰時波蘭為何亡國: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仇視,使得波蘭最終滅亡
    在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普魯士、奧地利、沙俄瓜分。到了1795年沙俄、奧地利、普魯士相繼籤署協定瓜分波蘭領土和居民,波蘭就此亡國。二戰時期的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也是波蘭的第二次亡國,而波蘭之所以亡國,一方面是國際形勢對波蘭不利,另一方面也是波蘭國家政策的失敗,而波蘭亡國也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爆發。
  • 歐洲黑歷史:三次被俄國瓜分,只怪波蘭自己太作
    十七世紀中葉,波蘭的好日子走到了盡頭,由於多貴族制度的失敗,波蘭國內政治變得一盤散沙, 大貴族守著權力不放,新貴族迫切希望上升,老百姓夾在中間,日子過得十分憋屈,1648年還爆發了烏克蘭民族大起義。 戰爭結束後,彼得一世開始耍流氓,不僅不把承諾的戰利品交還波蘭,還藉機當起了波蘭國王的保護人,如此一來,波蘭就成了俄國的保護國,自然低人一等。更可笑的是,俄國還拉著普魯士奧地利一起保護波蘭,並承諾不會改變波蘭的政治制度。三隻狼保護一隻羊,換做其他羊,早就自殺了。
  • 波蘭與俄羅斯是世仇,二戰後,蘇聯為何不把波蘭納入版圖?
    雖然二戰後,波蘭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也是華約組織成員。但波蘭對俄羅斯之恨是刻骨的。外界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仇恨這麼大,為何俄羅斯不直接吞併波蘭,納入其版圖呢? 德國因素 其實俄羅斯歷史3次滅亡波蘭,主要是三次瓜分有關。但三次瓜分,都與德國有關。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
    不過其中俄國佔據主導地位,獲得的好處也最多,佔了波蘭一半多的土地,餘下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這對兄弟幾乎對半分了。波蘭也通過這三次瓜分,徹底從地圖上抹去了。那麼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波蘭由於連年徵戰,內部不穩定,尤其是王位的爭奪頻繁,導致國家日益衰退。
  • 波蘭為何被蘇德兩國瓜分?卡延森林事件又是為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出動150萬主力部隊從三個向同時對波蘭發動進攻。在很短的時間內,波蘭軍隊兵敗如山倒。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波蘭首都華沙失守。然而,這個時候蘇聯非旦沒有幫一把波蘭,反而落井下石。……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二戰後,蘇聯和波蘭強佔德國大片領土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捋一下波蘭的歷史:公元966年,波蘭大公國建立;公元1025年,波蘭王國建立;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也稱波蘭第一共和國。此後,波蘭就一直被欺負。1772年、1793年、1795年,波蘭前後三次遭遇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瓜分。到最後一次瓜分的時候,波蘭已經亡國了,這裡就算一個波蘭地區。
  • 歷史上悲劇不斷的波蘭,為何被瓜分四次,屢次亡國?
    德國沙俄結盟時就拿波蘭開刀祭旗,德國的沙俄開戰時也要經過波蘭才能攻擊到對方,這三個國家就像鬥地主,波蘭一直都是倒黴的地主,雖然有的時候能壓著農民打,但是大多數時候是農民暴打地主,還順便把地主的地給分了,而波蘭南面的奧地利看到有便宜可以佔,沒事也插一腳。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