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相親雖不被認可,但在愛情裡,也不乏有「相親」的影子

2020-12-20 話談情感

就算有點不合適,但只要是北京人,我們都可以接受,這是之前很火的北京新聞裡一位大媽說的話,在這之前我一直覺得相親這種事兒就是舊時代的糟粕,並且因為學習藝術傳媒的原因,所以我知道很多的相親節目也不過是去找大學生表演出來的,再加上有一次周末去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真實的看到了各色大爺大媽,像是小商販一樣,把自己家孩子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匹配,種種的這些信息,讓我對相親產生了特別不好的刻薄偏見。

總覺得愛情就只能是不經意的,不可以的是註定的。總覺得沒有爸媽參與的,那才叫愛情。總覺得在如今這個社會如此發達,社交如此豐富的時候,怎麼會有人選擇相親呢?反正就是堅決反對認為相親,根本就找不到真愛,可實際上愛情的樣子裡,也有相親的一面。

我相信即使是選擇相親的人,還是希望找到愛情的,你心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呢?只容許錯誤,然後是兩個不完美的人,相伴成長嗎?還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要從始至終完美順利,否則就分開,這兩種你選哪個?有數據表明後者往往更容易單身,而且遇到理想愛情的機率更小,寧願高質量的單身也不要低質量的愛情,這個口號受到了廣泛認可,而我們卻越來越保守了。

最近某婚戀網的一項調查表明,90後的愛情觀相對保守,他們對相親不屑一顧,同時又羞於表白,什麼時候敢愛敢恨的90後談戀愛竟然變得保守了,很多的90後正在積極抵抗消極等待愛情,於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男生,他們不是不渴望愛與被愛,只是覺得越來越累愛情前一段時間。知名情感專家在某節目裡說出了現代年輕人的心聲,像我這個年齡層次的人,大家都怕受傷,不會把自己的心完全打開,愛情是衝動感性的,越理性越找不到,我問了三個朋友,他們是這樣描述自己現在的狀態。

小張,女,28歲,暫居上海,在一家外企做HR,無論是長相氣質收入都不錯,但是單身已經兩年多了,她說自己工作忙,沒什麼時間經營愛情關係,不想隨便的開始也不想遷就別人,為什麼見面還要花心思打扮自己,在大老遠坐車過去。想到這裡就提不起興趣了。「我的貓咪比男人可愛多了,從來不會對我提要求,只會依賴我陪在我的身邊。」

小劉,36歲,北京打拼的創業者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金融公司,每天的主要工作呢,就是跟客戶跟數據打交道,跟管理層開大大小小的會,平時沒時間聊天,只有幾個經常見的老朋友,閒暇時間也少,光是打理家裡寫寫字,喝喝茶,時間已經不夠用了。雖然想有人相伴,但始終遇不到那個能懂自己的人,於是就這麼一直單著。

娜娜34歲,有孩子,工作穩定,追求者有鮮肉有臘肉,但是始終沒有人讓她認為可以長期的去戀愛去結婚,他說自己已經從婚姻中走了出來,對於婚姻的渴望程度幾乎沒有了。歡樂頌裡的曲筱綃可以瀟灑的喊出,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才是耍流氓,但是現實中很多的愛情卻都以不合適的理由敗給了婚姻,有趣能當飯吃嗎?有趣能讓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嗎?他只適合談戀愛,不適合結婚,你們沒有什麼未來。

愛情。除了搭夥過日子別無選擇,我們漸漸的忘了,愛情的本身應該是心動和享受才對。想到相親這個話題,是因為上周末我特地坐飛機回老家參加了我大學同學的婚禮,她是我的同班同學,人漂亮,聲音很好聽,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她很適合吃這碗飯,並且也有不少的追求者,結果如今和她結婚的並不是大學裡的任何一個男生,而是兩年前相親認識的,對方是一位即將退伍的軍人,16歲參軍當了12年的兵哥哥,倆人在一起的實際時間也許半年都不到。說實話我最開始知道的時候,有一點替我的同學著急,或者說不太理解,為什麼那麼漂亮的姑娘要著急結婚呢?真的了解了這個人嗎?千萬不是逼的相親,然後又迫不得已走到這一步的吧。

同樣是這次回家參加完婚禮,我去找我的高中哥們吃飯,他跟我一樣,對相親這件事本來是嗤之以鼻的。而他也剛剛結束了一段5年的感情,他們大學就在一起,這5年裡他們一起生活了三年,女孩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說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一個人生活,每天早晨7:00起床做早飯給朋友,然後7:30出門送女朋友上班,然後自己去公司,晚上回來會路過一家蛋糕店,然後給女朋友買上一個蛋糕。他以為這就是她往後餘生的樣子。

分手了,他很難過。他說滿屋子都是女孩子的影子,城市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他們的故事,並且更讓他絕望的是,他發覺也許自己最終只能相親了,因為首先沒有渠道認識同齡的女生了,辦公室都是一些老阿姨,並且已經沒有力量再去主動的去了解一個人,沒有心情再去想方設法的對一個人好了,這個時候相親似乎成為了她唯一的選擇,當然不會跟不喜歡的人結婚,可那個人也許只是適合結婚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抓住愛情的尾巴,正視相親。或許那也是我們通往婚姻的渠道。

相關焦點

  • 相親花樣繁多 「一對一八分鐘相親」成功率不高
    調查結果五花八門,有一點卻出奇地一致:受過良好教育、工作和收入俱佳、對新鮮事物接受度較高的職場男女在婚戀問題上顯得很「傳統」,對於相親並不排斥,通過相親建立婚戀關係的成功率也很高。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介紹是典型的被動相親,被介紹者本身處於被安排的位置,有些是完全的「被介紹」,本人並不知情,甚至態度很反感。有人戲稱,被相親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公園裡的「相親角」獨具特色。無論是在北京地壇公園、上海人民公園還是廣州天河公園,都有不少父母夾著子女的徵婚簡歷,三三兩兩聚在樹下,相互試探,既像招聘面試,又像交易現場。
  • 伊對視頻相親 讓相親不在無話可說
    中國人相親談對象最難克服的就是「無話可說」、「不好意思說」、「不好意思表白」…………伊對視頻相親,有紅娘陪伴的相親,當遇見「沒話說」的尷尬的情況,伊對情感專家會適時拋出話題化解尷尬,讓相親繼續下去,伊對等視頻相親平臺就是要「打破」你的「不好意思」。
  • 31歲女子相親被查論文?相親變招聘!明碼標價的愛情,太扎心了
    明碼標價的愛情令人大開眼界 今日,「一名女子在985相親大會裡被相親對象拿手上查論文」的話題爆上熱搜,同時以#985相親局現場查畢業論文#的話題引發熱議,熱度達1987.7萬,可見,相親已成網在們關注度高的話題。
  • 《愛情公寓5》遇見珍愛優戀空間,開啟年輕人的「新相親時代」
    隨著《愛情公寓5》的回歸熱播,圍繞劇情的討論熱潮不減,而近期播出的「新相親時代」一集中,主角趙海棠發生的一系列相親趣事,也掀起了人們對相親話題的熱烈探討。正如《愛情公寓5》21集「新相親時代」劇情裡展現的,如今相親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已然成為渴望脫單的年輕人勇敢追愛的新潮選擇,從主角趙海棠的身上,可以一窺當代年輕人對相親的新看法。
  • 「戀愛+旅遊」,最美愛情雲鵲橋公益戶外相親會成功舉辦
    愛情的花朵如秋菊,來得遲,開得純粹真摯,高潔珍貴。10月18日早上8點30分,俊男靚女們集合在鞏義市康百萬莊園旅遊景區,每人身上貼著最美愛情的LOGO紙貼,憑藉最美愛情嘉賓的身份,免門票入園。在康百萬莊園的南大院裡舉辦了此次最美愛情雲鵲橋公益相親交友會。活動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村頻道「最美愛情」活動組,聯合河南省女性社會組織服務指導中心、康百萬莊園景區舉辦,參與人數達60人。
  • 你是拒絕還是參加,正月裡說媒拉縴的相親活動?
    高負荷快節奏是這個現代化社會的特徵,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或許都把自己的情感生活過得一塌糊塗,因此「大齡青年」成了這個社會上所有父母最頭疼的一個群體。或許有人說,我很優秀,只是沒時間「談情說愛」。還有人說,沒車沒房難找新娘……等等理由。總之,問題很多,如意郎君(佳人)難覓!當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自古以來大家都認可的一句古語。
  • 上海靜安女博士相親
    上海靜安女博士相親,通過完善的網上和網下雙重服務體系,克服了傳統高端婚介服務資源有限,只在會員內部發展婚戀對象,個性化服務不強,徵婚者和應徵者沒有仔細篩選便被匹配在一起和傳統網上婚戀盲目性、隨意性、不確定性強的弊端。上海靜安女博士相親, 中國式相親鄙視鏈,海歸男博士頂配,女博士差評!
  • 大齡未婚青年必備:國慶節相親指南
    自己完全不喜歡的相親對象,周圍的人覺得最適合不過了。從坐下來拿起茶杯,到飲完一口茶,圍坐在一起的人從頭到腳的打量著小露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直到她一臉尷尬的從茶桌旁抽身而出。結果,剛邁出大門沒幾步,想到街上兜兩圈,包裡的手機又響了,是介紹她去相親的「熱心電話」,電話那頭依舊熱情不減,小露卻聽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好無奈啊,可還是要保持微笑。
  • 好感不是愛情相親並不都是歪瓜裂棗,這事你會怎麼辦
    故事是這樣的:女孩家人想讓女孩回家相親。她不想回家相親是因為對單位一個領導有好感,自己感覺領導對自己也有意思。可是,聽別人說是它兩個月之前好像談了一個女朋友。之所以對領導有好感是因為,就是在店裡賣衣服,爭顧客比較嚴重,女孩對這種現象就是不理睬,後來就是因為那個經理發現了女孩這種情況,就對別人說這女孩不錯,做事也不錯。從這個故事裡能看出這小姑娘肯定是涉世未深,個人認為這是你自我感覺良好,作為一個新員工,在這個單位裡邊不爭不搶領導表揚一兩句關心的話,對一個員工的努力的肯定和認可,這不代表她對你有好感。
  • 年輕人相親更依賴網絡 網站相親漸成婚介新趨勢
    日前在各大婚戀網站上,紛紛推出針對單身男女的「七夕」相親活動。與傳統婚介相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通過點擊滑鼠,網上報名感興趣的相親活動。  婚戀網站日漸成為婚介的一種新趨勢。  臨近七夕婚戀網站活動頻繁  今年「七夕」恰逢周末。記者看到,圍繞8月18日、8月19日,婚戀網上的活動層出不窮。
  • 長假旅遊相親悄然興起 宅男宅女為愛情旅行(圖)
    「宅男宅女」為了愛情去旅行  晚報訊 每逢假期,適婚年齡的單身青年總免不了要參加各類相親活動。今年長假,一種更為放鬆的方式——「旅遊相親」悄然興起,特別受到一些「宅男宅女」家長的歡迎。  長假期間,有網友在滬上某知名網上論壇發帖表示,父母長假前突然為其安排了一次旅遊,還讓她去時好好打扮一下,細問之後才明白,原來親戚準備介紹給她的相親對象也在同一個旅遊團裡。
  • 愛情開門:相親急轉彎
    生活的樂趣突然間都不見了,每天都很不快樂,也提不起勁交新的男友。好友看我一直走不出失戀的困擾,便自告奮勇要介紹對象給我。  相親對象吃相差 簡直是來吃到飽  聽到好友為我安排了會面,我微微皺起了眉頭跟她說:「這不就是相親嗎?」  好友看到我皺起的眉頭,不好意思的笑笑:「嗯,搞不好相親可以讓你遇到真命天子呢。」
  • 相親到底「有棗沒棗」,為何不「打上三竿」?
    相親對於相親,大多數的年輕人表示很牴觸很反感。但不管這種方式有多OUT,有多低效率,它依舊是結識異性、萌發愛情的普遍方法之一。所以說,如果不去試試,你怎麼知道到底合不合適!相親不靠譜,關鍵是媒人不靠譜。
  • 《新相親大會》七夕特別相親活動空降成都摩天輪下見證愛情的發生
    為了給數量龐大的單身男女一次獲得緣分的機會,江蘇衛視大型原創代際相親節目《新相親大會》周六來到成都舉辦「愛的『摩』力轉圈圈」七夕特別活動,在成都國色天鄉陸地樂園摩天輪旁,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七夕特別相親活動。8對單身男女,在現場觀眾的見證下,開啟了一段始料未及的「高空約會」。可以說,周六晚的成都國色天鄉陸地樂園,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愛情的因子。
  • 成都單身交友錦遇分析丨通過相親認識能算愛情嗎
    很多人都覺得通過相親認識的關係,其實並不算一個真正的戀愛關係,也沒有太大的可能走向未來,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非常討厭相親,甚至覺得相親,非常不好,也就使他們,不能夠正確的理解這樣的婚姻關係。其實相親只是給你提供了認識更多人的平臺,並不能決定你的愛情和生活方向。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青蔥歲月裡總覺得不急,一輩子那麼長,總會找到合適的那個人。但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脫單,成家立業,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焦慮也就席捲而來。再加上父母奪命催促,很難做到鎮定如初。因此,畢業後的單身年輕人,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奔赴相親的路上。不由得想起身邊的朋友,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相親的態度也在逐漸緩和。
  • 國內婚戀網站相親收費大揭秘
    金證券記者 孫卉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要想實現美好的愛情、婚姻,如今需要速成,被動等待已然不成。相比傳統介紹、小圈子接觸的方式,28歲的「剩女」小李嘗試起新興模式上電視相親她不太敢,她選擇了相親網站。
  • 那些信誓旦旦說永遠不會相親的男女,為何最終都去相親了?
    隨著社會的開放性越來越強,父母也不會再去阻止兒女們的自由戀愛,很多時候,那些不著急找對象結婚的男女,最終都會被父母逼著去找對象,於是就出現了「僱個女友回家過年」的搞笑事件,隨著相親節目越來越多,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相親的好處。
  • 985相親鄙視鏈曝光,30+清華才女:要麼嫁給愛情,要麼孤獨終老
    最近有個現象很火:985畢業生相親只挑985。原來一個高端相親平臺上,掛牌嘉賓都有光鮮的標配人生:從名校畢業,比普通人略高的顏值,年收入20-50萬不等,三五興趣愛好。清華畢業、有過很多奇葩相親史的蔣方舟就說過:通過相親對象,你可以得到一個對自己認知的坐標。她曾經就在這個認知坐標裡,感到備受挫折。
  • 視你相親誕生記:視你APP讓相親成為「風口上的豬」
    視你相親誕生記:論相親是如何成為「風口上的豬」視你相親品牌故事:發現商機,抓住機遇視你APP誕生於今年5月,目前已上線5個月。視你APP的誕生源自於創始人林森在和朋友的一次聚會中。現在的時代確實是和以前不同了,時代在變,人也在變,那為什麼相親的方式不能變一變?就這一句話,讓原本吵鬧的酒局突然安靜了下來。是啊,那為什麼相親的方式不能變一變呢?這引發了所有人的思考,要怎麼變,才能讓相親跟上這個時代,又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去接受新型的相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