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與四川阿壩的紅原若爾蓋天然的連成一片,擁有不輸西藏的壯麗美景;甘南也是少數民族聚集地,擁有悠久的藏傳佛教文化,和多彩的藏族民俗風情。
順著國道213,一路美景泛濫,清澈的湖水、壯闊的山川、成群的牛羊,以及開滿鮮花的草甸,高原風光應有盡有。
本期「神鵰俠旅」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在甘南可以欣賞到什麼樣的美景呢?
處在四川 、 甘肅 、 青海 三省的交界處的郎木寺,這裡山水相依,沒有塵世的喧囂,是靈魂深處最純淨的樂土,被譽為「東方小瑞士」。
很多人在名字上對它有了幾分誤解,其實郎木寺不是一座寺,而是一個地域的名稱。
在這片區域,一條名叫「白龍江」的小河從納摩大峽谷中間穿過,把小鎮一分為二,江北為甘肅省碌曲縣郎木寺鎮,江南則屬於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鎮郎木寺村。
江南江北各有一座寺院,四川地界的叫達倉納摩郎木寺,甘肅那邊的叫格爾底寺,均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
整片郎木寺區域,處於狹長的河谷地帶,山石嶙峋,風光秀美,用風水學大師的話來說就是「金盆養魚」,因自然環境優美也被譽為人間淨土。
雖地跨兩省,生活著三個不同的少數民族,但整個小鎮的民居與寺院完美融合,十分和諧統一,頗有幾分梵天淨土的禪意。
陰雨綿綿的清晨,穿過寺廟,順白龍江源頭,往峽谷深處進發。
藏族人認為這裡地處「虎穴仙女」之地,極為神聖,走過源頭都會用溪水清洗自己,還有幾個洞穴,掛滿經幡,虔誠的信徒會爬進山洞為家人祈福。
從峽谷出來幾座氣勢恢宏的主殿出現在眼前,時間原因,兩座寺廟二選一,我們決定去風景多樣化的「 格爾底寺 」看看。
格爾底寺是藏傳佛教寺院中擁有活佛肉身的寺院,由黃教創始人至尊宗喀巴大師的著名弟子、第一世格爾登活佛根敦堅參尊者於公元1413年在此修建,寺內供奉著第五世格爾登活佛的肉身舍利,五世活佛出生於1681年,於1775年圓寂,享年74年。其肉體真身歷經300年至今仍栩栩如生,令見過的人都嘆為觀止。
格爾底寺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氣魄非凡的寺院建築群,銀頂是區別於甘肅達倉納摩郎木寺金頂的標誌。
光影下建築的色彩特別漂亮,流光溢彩的廟宇加上大朵大朵的雲,如畫般讓人迷戀。
寺院裡遊客很少,大都是來朝拜的藏民,也有專心修行的喇嘛;偶遇虔誠的信徒磕著等身長頭來此朝拜的藏民,看他們全神貫注的誦經,不由心生敬畏。
室外是一排轉經筒,對於藏民來說,小小的經筒承載著他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乃至對自己來生的憧憬。
穿過木門,佛堂一角,紅衣僧人正在專注地誦經,伴隨著搖鈴沉悶且具穿透力的迴響,那一刻的震撼直擊靈魂。
看著虔誠修行的喇嘛,絲毫不敢發出響動,仿佛看到曾經在課桌前埋頭苦讀的自己,信仰的種子在此刻生根發芽。
聽一位喇嘛講,整個郎木寺兩座寺廟共有僧人一千多名,佔到了全鎮人口的三分之一。
跟隨這喇嘛的指引,帶我們來到燈房,所謂「無量火焰,照耀無極」,不論佛家還是普通的百姓,點燈都是用來表達心中的情感的方式。在師父的引導下,點上一盞燈,十指相合,不盡祈願。
在郎木寺看到喇嘛們修行的點滴,讓人不禁感嘆,社會洪流中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的追求變了,捫心自問有幾個人能保持初心不變呢?
而這個隱藏在山間的世外桃源,召喚著一個又一個渴望平靜的人,如果你累了,郎木寺永遠是你的落腳點。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鄉的扎尕那景區,它也是四川前往甘南旅遊不可忽略的一站。
走進扎尕那,用再多的語言都無法修飾內心深深的震撼,雲霧繚繞的山巔、朝霞明媚的寺院、炊煙嫋嫋的藏寨,這些都成為扎尕那的最美標誌。
近處綠草茵茵,遠處山巒疊黛,如世外桃源般散落在仙境的小村落,堪比雲端天堂;這隱世的秘境,因為其淳樸原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深受背包客和自駕遊愛好者的喜愛。
甘南隱藏的秘境還有很多很多,只有抵達才會擁有;不輸西藏的美景,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個梵天淨土之地,那種視覺上和心靈上的震撼,等待著每個人前來感受,前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