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正式落下帷幕。此次大會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通過,主旨發言、專題演講、工作坊、課例展示等60餘場不同形式的學術活動,探討了12個大會議題,吸引了兩萬餘名觀眾在線參會。
上海交通大學金豔教授從社會—認知角度介紹了語言測試中的語境效度,通過兩個案例詳細分析了語境效度在閱讀測試和口語測試中的影響,並指出了在語言測試中建設語境效度面臨的挑戰。金豔強調,語境效度是確保語言測試任務能夠檢測出考生是否具有真實交際能力的關鍵因素。
浙江大學副校長、語言測試專家何蓮珍教授說:「今年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舉辦大會非常有意義。線上會議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更多的教師受益。」何蓮珍在主旨演講中聚焦中國語言測試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並對測試的信度與效度、影響測試表現的因素等六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與分析。
華中科技大學徐錦芬教授從教師學習與教師身份的角度展開了論述。她表示,處於團隊中的教師能夠通過相互學習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極大地提升專業水平。「這樣的『共同體』可以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而『共同體』要發揮最佳效果,教師的能動性起著關鍵作用。」徐錦芬說。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許時升在閉幕式上表示:「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是一場有內涵、高品質的學術研討會,大會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術活動在英語教育理論建設及教學實踐問題解決方面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觀點和研究成果,這樣的學術交流必將對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責編:鄔迪、韓慶)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