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超強寒潮」】漁民養殖魚凍死凍傷,損失慘重,結果汕頭市民們做了這樣一件事......

2021-02-17 汕頭都市報


饒平縣海山鎮歐石村因為寒潮襲擊漁排養殖的鰵魚、石斑魚等海魚紛紛凍死凍傷,養殖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的消息也牽動了汕頭市民的心。昨天,祥和義工協會、存心善堂伸出援手,發動市民購買饒平「凍魚」,並聯繫農貿市場、食堂或提供愛心攤位,或踴躍收購,大家奉獻愛心以幫助饒平養殖戶們減少經濟損失。

 

昨天上午,位於市區中山路萊利大廈前的祥和義工協會門前成了臨時魚市,20餘名義工們從貨車上抬運下一筐筐盛滿了大魚的魚筐,許多市民早已在旁守候,大家紛紛掏錢購買這些「愛心魚」,以幫助遭受寒流天災的饒平養殖戶儘可能挽回一點經濟損失。

「七八斤重的金龍魚一條50元,二三斤的一條20元!」,祥和義工協會的方秀華會長成了「臨時魚販」,在售賣現場向市民大聲宣傳。


據方會長介紹,她從媒體報導和朋友處獲知饒平海山歐石村養殖戶們蒙受寒流橫禍網箱內碩魚凍死損失慘重信息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萌發了幫幫養殖戶們的想法。


於是,她連夜聯繫歐石村養殖戶們,於昨天清晨把「凍魚」運來汕頭中山路協會門前進行售賣。協會也同步組織了義工們發動市民購買「愛心魚」,向來有愛心美德的市民獲知「凍魚」真相後,也都紛紛解囊購買。

「只是力所能及做點好事而已,看到媒體報導的養殖戶們坐在『凍魚』堆前的悲戚神色,真是揪心啊!」一名掏出1000元購買了20條「凍魚」的市民說道。

據了解,昨天上午運抵祥和義工協會門前售賣的近3噸金龍魚不到兩個小時就被熱情的汕頭市民買光。昨天下午,又有數噸內有鮸魚、金龍魚的饒平「凍魚」緊急抵汕愛心售賣,也已經有愛心人士認購了200條金龍魚。


汕頭存心善堂在獲知饒平「凍魚」信息後,也積極參與到這次愛心行動中來,第一時間聯合汕頭新廣廈市場多方聯繫饒平養植戶,決定從昨天起在新廣廈市場舉行愛心義賣活動,請市民踴躍參與。同時還呼籲海產品加工廠、礶頭廠等機構共同努力認購「愛心魚」,大家為減少饒平養植戶的經濟損失而奉獻愛心。

兩天來,廣東烹協潮菜專委會秘書長張樹茂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發動協會會員及全市餐飲單位前往歐石村收購「凍魚」。

截止昨天中午,市區金綠苑、十八道、潮人半島、潮陽和平和美酒樓等餐飲單位已購買了1200多斤鮸魚、金龍魚等「凍魚」。針對市民購買重達數斤乃至近十斤的大魚回家後如何處理,張樹茂也支招如何烹製美味佳餚。


據介紹,鰵魚的魚鰾最為值錢,市民購買鮸魚回家後,可先剖切魚腹取出魚鰾,去除雜質洗淨後可以加上洋參片進行燉服,鮮魚鰾味道鮮美,十分可口,男女老少皆宜。也可把鮮魚鰾加上白菜「打邊爐」,原汁原味的魚鰾讓人入口難忘。


此外,鮮鰵魚肉由於肉質偏淡,在下鼎時可以採用「偏濃烹調」方式。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或用香豉、芫荽,或用貢菜進行烹製。還可以鹽醃後加上番茄醬製成酸甜鰵魚或是紅燒鰵魚。

如果新鮮魚肉一時間吃不完,還可以切塊醃製成「鹹鰵魚」,即是用濃鹽水浸泡魚肉後撈起,待其風乾後下鼎油炸,涼卻後就成為佐餐美味,存放冰箱可以保鮮數天。

如果想存放時間稍長,可以用清油下鼎加熱成熟油,再把油炸好的鹹鰵魚放入熟油中存放,可以保質長達數月。

本報記者 林子海 袁笙 攝影報導

【市水產專家為養殖戶防範低溫凍害天氣支招】:
池塘增加蓄水 網箱儘量下沉

近日來,在近年來最強寒潮襲擊下,我市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儘管全市各級漁業部門多次派出專家及技術人員池塘及網箱養殖區等處指導養殖戶防寒防凍,還是有不少水產養殖戶遭受「重創」!

為了儘量減少以後遭遇低溫天氣造成的損失,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有關專家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向廣大養殖戶「支招」:可採取池塘增加蓄水,網箱儘量下沉等方法防範低溫凍害天氣。


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一名姓賴的專家指出,池塘養殖戶在低溫凍害天氣來襲時,要及時對池塘、小水庫等加高水位。因為增加蓄水可以提高保溫能力,水深一般應保持在2米以上,有條件的可引入地熱水或工廠餘熱水。並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對於網箱養殖區,則可儘量將網箱下沉。


「水產養殖戶要儘量採取擋風、遮蓋、加暖等防護措施,減少凍害損失。」這位專家建議有升溫設施的養殖場要注意及時升溫,可以搭大棚、蓋薄膜等保持養殖場裡面的溫度。於上風處搭防風障,防止冷風直接吹襲池塘。同時,對水位較淺池塘已達商品規格的水產品應及時起捕上市,不能收穫的應及時轉移,防止受寒受凍遭受損失。

此外,養殖戶要加強巡塘。工廠化養殖場要加強精料的投喂,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水色變化,如發現水質變色、渾濁、變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質變壞,需要及時更換新水。

在越冬過程中,要常使用一些水質改良劑、底質改良劑及微生物製劑等,同時配合活菌使用效果更好。該專家特別強調,目前養殖戶對於出現凍死的魚蝦類水產品要及時撈出,未達商品規格的水產品要儘快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水質被汙染,並及時進行清理消毒。

本報記者 黃澤春

實習編輯:謝煜楠

相關焦點

  • 84年不遇的超低溫對饒平鮸魚產業能有多大影響?
    然而,1月24日,離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受超級寒潮影響,饒平地區平均氣溫降至零度,大量的魚蝦被凍死了,其中損失最大的就是鮸魚、金鯧魚、石斑魚等海水魚,凍死的海水魚總量在四千多萬斤以上。即便是在中央氣象臺發布超強冷空氣警報的時候,身處在南粵大地的廣東人也都沒有想到這一次降溫能對廣東形成那麼大的影響,正如08年雪災那樣。好在災情發生以後,養殖戶、合作社、收購商、冷庫、加工廠、當地各地政府都積極行動起來,再加上媒體關注以後當地市民也都開始了義賣的行動,讓這次災害的破壞力儘可能地降低了。
  • 颱風彩虹導致海口網箱軍曹魚大量死亡 漁民損失慘重
    颱風彩虹導致海口網箱軍曹魚大量死亡 漁民損失慘重2015-10-05 22: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我養的(魚)幾乎全都死了,現在腦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這樣的忙碌一直持續到5日早上,直到再也沒有力氣。儘管一個通宵的操勞讓王學林疲累不堪,但更大的壓力還是精神上的,去年的「威馬遜」颱風也曾讓他損失了三百多萬元,之後他從信用社貸了幾百萬元再次建起網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今年,但「彩虹」颱風再次無情地撕裂了他尚未癒合的傷口。
  • 寒流侵襲 臺灣1350萬尾蝨目魚慘遭凍死(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霸王寒流」襲臺,蝨目魚死傷慘重,包括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及彰化縣災情最為嚴重,初估凍死1350萬尾,損失金額達3億元(新臺幣,下同),受害漁民哀嘆「這個年不知怎麼過!」有12縣市將呈報農漁損向臺當局申請補助。
  • 1987年11月下旬的寒潮天氣致農業損失慘重
    寒潮造成油菜凍害(網際網路資料圖)1987年11月下旬的強寒潮天氣帶來的劇烈的降溫推動霜凍線從淮河、秦嶺一帶迅速南壓至上海、金華、景德鎮、南城、贛州、桂林、安順、大理一線。除四川盆地外,此線以北普遍出現霜凍。
  • 為什麼花草容易在春天凍死?凍傷的花草怎麼辦?怎樣預防春凍?
    昨天有花友私信我,說他是北方的,最近中午溫度大概有十五度左右,就把一盆白掌放到室外窗臺上去養,結果晚上忘了拿進來,葉子全凍蔫了,還能不能救回來。像這位花友一樣,有類似經歷的花友還有很多。冬天把花草保護的好好的,順利過冬盼來了春天,結果一不小心,就整盆凍死在春天。為什麼花草容易在春天凍死?凍傷的花草怎麼辦?怎樣預防花草春天凍傷?來談談我的看法。
  • 颱風彩虹風眼中的湛江:一個颱風把養殖場打沒 漁戶損失慘重
    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坡頭區所有漁民在颱風襲擊前已上岸避風。不過,南方日報記者6日深入破損漁排堆積的海岸發現,漁戶經濟損失慘重,全區養殖業損失近2億元。  6日傍晚,密雲下露出了連日來罕有的霞絲,漁民們搶著空當收拾殘局,他們盼著天氣放晴,更盼保險政策早日出臺,減輕「看天吃飯」的壓力。
  • 強颱風「珍珠」正面襲擊廣東南澳 損失慘重(圖)
    中新網汕頭五月十八日電 題:「珍珠」正面襲擊南澳損失慘重   作者 李怡青 林楚南   果林被毀、漁船被「肢解」、漁排散架、屋頂被掀……十八日凌晨,今年第一個颱風「珍珠」正面襲擊南澳並在海島登陸,其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給南澳島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由於防範及時,措施得力,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洪澤湖旱災861戶養殖戶損失慘重,已有塘魚全塘死光!
    在洪澤湖韓橋水域長期養殖鰱魚、鱅魚、草魚的漁民段元忠對於今年的夏季乾旱印象極其深刻——「水產養殖損失特別慘重,73畝塘口所養的魚已全部死光」。7月25日,漁民段元忠站在水塘裡,看著已經大面積死亡的水產養殖的多種魚類欲哭無淚。他今年水產養殖損失特別慘重,73畝塘口所養的魚已全部死光。
  • 廣東南澳畲嚇灣養殖場的魚排冷清 年年有魚今年有點懸
    「海上養殖是一個望天打卦的行業,我們都靠天吃飯。」何雪勇說,每年夏天,颱風是對魚排的一個重要考驗,頻繁時一年近十場颱風,「去年還好,影響比較大的就兩三場。」颱風來臨前,他們就要在網格上面覆蓋一層漁網,再一梭一梭進行加固,避免被大風吹脫。去年8月16日,超強颱風「聖帕」影響南澳海域,漁民們對漁網加固後紛紛上岸。
  • 香港持續寒冷成災 養殖魚凍死60噸
    持續寒冷的天氣連魚也受不了,自農曆新年前開始,本港魚排養殖魚類陸續凍死。南丫島、大嶼山、大埔逾200養魚戶受影響,估計死魚高達60噸,預料未來幾日部分魚類供應短缺,批發價至少上升兩成。漁護署表示,單是大嶼山長沙灣死魚便高達13.5噸,由下周一開始至2月26日,受影響養魚戶可申請緊急救援基金。
  • 多肉植物越冬這樣做,再也不會凍死了!
    只要養殖得當我們的多肉植物都可以長得胖嘟嘟、肉呼呼的非常的惹人喜愛。多肉植物的養殖也是眾多花友所苦惱的事情之一,因為多肉植物的養護實在需要太多的講究了,夏季的時候不能太熱,冬天的時候也不能太冷,否則都會導致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更有甚者在冬天的時候養殖的多肉都被凍死了!
  •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網箱死魚上百萬斤 養殖戶損失慘重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網箱死魚上百萬斤 養殖戶損失慘重2016-02-25 21: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4389 次 我要評論 春節前,霸王寒潮才重創華南地區魚蝦養殖,如今時隔不到一個月,長期的溼冷天氣再次給水產養殖造成新的傷害。
  • 筍殼魚養殖成本大,利潤空間大,掌握技術是關鍵
    其主要養殖區域在廣東珠三角、海南、廣西等地,江蘇、浙江等地也有少量養殖。&nbsp&nbsp  目前筍殼魚的養殖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桂花魚模式,即全程投餵鮮活魚。該模式病害少,不用每天人工投喂,但是成本較大,發生病害時較難控制,難以投餵內服藥物;另外一種是冰鮮魚+鰻魚料模式。
  • 寒潮來襲,松陽的他們這樣應對~
    松陽部分山區出現較強冰雪霜凍   為應對寒潮的考驗   他們這樣做~   農技員上門指導減損失   在大東壩鎮蔡宅村,百畝油菜被凍傷。松陽縣農業農村局種植管理站農技員趕赴現場,指導種植戶做好應對措施,減少損失。
  • 強降溫雨雪天氣水產養殖戶可以這樣應對
    低溫天氣將對水產養殖業造成較大影響,預防和減少寒潮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漁業平穩生產,建議採取以下防範應急措施:1、海水網箱養殖。(1)海水網箱養殖減少操作,近期儘量不拉網箱;(2)保持網箱水流通透,防止因水流不暢、水體交換少而導致局部網箱水溫更低;(3)水域條件好的,可增加網衣高度,以增加網箱深度,一定程度上預防表層低溫;(4)寒潮來臨前,在晴好天氣午間,少量投餵添加多維或免疫增強劑的精飼料,增強魚的抗寒抗應激能力;(5)及時起捕已達商品規格、且易被凍傷的水產品,如大黃魚等。
  • 澎湖年初遭遇百年罕見寒災 漁養殖業損失達3.5億
    澎湖年初遭遇百年罕見寒災 漁養殖業損失達3.5億 2008年08月31日 09: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漁民: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而「肇事者」漁民卻「惹不起」
    同樣因為附近優秀的自然條件,眾多養殖戶在這裡設置了養殖池,魚塘養殖的魚逐年增多,讓更多的候鳥來此停留,它們在溼地裡歇歇腳的同時,把周邊的養殖魚塘,當成了自家「食堂」。於是,就發生了「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的情況。於是,這些掛著國家保護動物的「東方白鸛」就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考卷:到底是保魚還是護鳥?而「肇事者」漁民卻「惹不起」。
  • 男子島上養魚20年 寒潮襲擊一夜變「負翁」
    最近一場寒潮襲擊廣州,他一夜之間成了「負翁」。「本來想再養三年魚拿了錢回家的,現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家了」,他說,就算這樣也絕不會「跑路」,不然良心上過不去。  老黃高大、幹練,今年48歲的他頭髮有些花白,比起同齡人,他顯得有些蒼老。因為來廣州的時間長,他的四川口音也已漸漸被掩蓋。「我來這邊將近20年了。」在魚塘邊新蓋的板房裡,他為記者沏了一杯熱茶,打開板房的窗,風就使勁往裡鑽。
  • 一文剖析2018年春季海鱸養殖生產及苗種投放狀況
    近年來,該魚塘頭收購價格一直在10元/500克上下波動,表明該魚養殖生產處於微利狀態,如果加上天災和病害以及其他損失,即便獲得成功其獲利空間也不大,該態勢就影響到該魚商品養殖生產者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商品魚市場供求信息還會傳導到種苗繁育和苗種培育環節上。目前,無論是繁育魚苗的種苗場還是培育苗種的苗種場擴大規模提高產量的積極性也不高,表明該魚產業還處於調整中。
  • 湖州南潯有位銀領「魚博士」 一生專注一件事
    能堅持不懈專注做好一件事,就是一種成功。」這是沈學能常說的一句話。沈學能是湖州南潯區菱湖鎮漁民心中閒不下來的「魚博士」。他不停地奔波在各個養殖基地,推動著產業增效、農村增美、漁民增收。「生態興漁」追夢人菱湖由種菱得名,靠蠶絲致富,以養魚聞名,享有「中國漁都」的美名。漁文化和生態養魚的獨特優勢,成了菱湖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