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縣海山鎮歐石村因為寒潮襲擊漁排養殖的鰵魚、石斑魚等海魚紛紛凍死凍傷,養殖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的消息也牽動了汕頭市民的心。昨天,祥和義工協會、存心善堂伸出援手,發動市民購買饒平「凍魚」,並聯繫農貿市場、食堂或提供愛心攤位,或踴躍收購,大家奉獻愛心以幫助饒平養殖戶們減少經濟損失。
昨天上午,位於市區中山路萊利大廈前的祥和義工協會門前成了臨時魚市,20餘名義工們從貨車上抬運下一筐筐盛滿了大魚的魚筐,許多市民早已在旁守候,大家紛紛掏錢購買這些「愛心魚」,以幫助遭受寒流天災的饒平養殖戶儘可能挽回一點經濟損失。
「七八斤重的金龍魚一條50元,二三斤的一條20元!」,祥和義工協會的方秀華會長成了「臨時魚販」,在售賣現場向市民大聲宣傳。
據方會長介紹,她從媒體報導和朋友處獲知饒平海山歐石村養殖戶們蒙受寒流橫禍網箱內碩魚凍死損失慘重信息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萌發了幫幫養殖戶們的想法。
於是,她連夜聯繫歐石村養殖戶們,於昨天清晨把「凍魚」運來汕頭中山路協會門前進行售賣。協會也同步組織了義工們發動市民購買「愛心魚」,向來有愛心美德的市民獲知「凍魚」真相後,也都紛紛解囊購買。
「只是力所能及做點好事而已,看到媒體報導的養殖戶們坐在『凍魚』堆前的悲戚神色,真是揪心啊!」一名掏出1000元購買了20條「凍魚」的市民說道。
據了解,昨天上午運抵祥和義工協會門前售賣的近3噸金龍魚不到兩個小時就被熱情的汕頭市民買光。昨天下午,又有數噸內有鮸魚、金龍魚的饒平「凍魚」緊急抵汕愛心售賣,也已經有愛心人士認購了200條金龍魚。
汕頭存心善堂在獲知饒平「凍魚」信息後,也積極參與到這次愛心行動中來,第一時間聯合汕頭新廣廈市場多方聯繫饒平養植戶,決定從昨天起在新廣廈市場舉行愛心義賣活動,請市民踴躍參與。同時還呼籲海產品加工廠、礶頭廠等機構共同努力認購「愛心魚」,大家為減少饒平養植戶的經濟損失而奉獻愛心。
兩天來,廣東烹協潮菜專委會秘書長張樹茂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信息,發動協會會員及全市餐飲單位前往歐石村收購「凍魚」。
截止昨天中午,市區金綠苑、十八道、潮人半島、潮陽和平和美酒樓等餐飲單位已購買了1200多斤鮸魚、金龍魚等「凍魚」。針對市民購買重達數斤乃至近十斤的大魚回家後如何處理,張樹茂也支招如何烹製美味佳餚。
據介紹,鰵魚的魚鰾最為值錢,市民購買鮸魚回家後,可先剖切魚腹取出魚鰾,去除雜質洗淨後可以加上洋參片進行燉服,鮮魚鰾味道鮮美,十分可口,男女老少皆宜。也可把鮮魚鰾加上白菜「打邊爐」,原汁原味的魚鰾讓人入口難忘。
此外,鮮鰵魚肉由於肉質偏淡,在下鼎時可以採用「偏濃烹調」方式。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或用香豉、芫荽,或用貢菜進行烹製。還可以鹽醃後加上番茄醬製成酸甜鰵魚或是紅燒鰵魚。
如果新鮮魚肉一時間吃不完,還可以切塊醃製成「鹹鰵魚」,即是用濃鹽水浸泡魚肉後撈起,待其風乾後下鼎油炸,涼卻後就成為佐餐美味,存放冰箱可以保鮮數天。
如果想存放時間稍長,可以用清油下鼎加熱成熟油,再把油炸好的鹹鰵魚放入熟油中存放,可以保質長達數月。
本報記者 林子海 袁笙 攝影報導
【市水產專家為養殖戶防範低溫凍害天氣支招】:近日來,在近年來最強寒潮襲擊下,我市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儘管全市各級漁業部門多次派出專家及技術人員池塘及網箱養殖區等處指導養殖戶防寒防凍,還是有不少水產養殖戶遭受「重創」!
為了儘量減少以後遭遇低溫天氣造成的損失,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有關專家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向廣大養殖戶「支招」:可採取池塘增加蓄水,網箱儘量下沉等方法防範低溫凍害天氣。
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一名姓賴的專家指出,池塘養殖戶在低溫凍害天氣來襲時,要及時對池塘、小水庫等加高水位。因為增加蓄水可以提高保溫能力,水深一般應保持在2米以上,有條件的可引入地熱水或工廠餘熱水。並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對於網箱養殖區,則可儘量將網箱下沉。
「水產養殖戶要儘量採取擋風、遮蓋、加暖等防護措施,減少凍害損失。」這位專家建議有升溫設施的養殖場要注意及時升溫,可以搭大棚、蓋薄膜等保持養殖場裡面的溫度。於上風處搭防風障,防止冷風直接吹襲池塘。同時,對水位較淺池塘已達商品規格的水產品應及時起捕上市,不能收穫的應及時轉移,防止受寒受凍遭受損失。
此外,養殖戶要加強巡塘。工廠化養殖場要加強精料的投喂,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水色變化,如發現水質變色、渾濁、變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質變壞,需要及時更換新水。
在越冬過程中,要常使用一些水質改良劑、底質改良劑及微生物製劑等,同時配合活菌使用效果更好。該專家特別強調,目前養殖戶對於出現凍死的魚蝦類水產品要及時撈出,未達商品規格的水產品要儘快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水質被汙染,並及時進行清理消毒。
本報記者 黃澤春
實習編輯:謝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