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灣小區居民張偉力:新年第一天,生意人張偉力依舊在路上奔波。近半年來,他出差去唐山,已經習慣於走京秦高速北京段,這是去年8月新開通的一條線路。車輛相對較少、路面平整寬敞,他心情很是舒暢。而去年底開通的地鐵六號線西延,對他而言也更是一個利好。他說從今年起,自己將多坐六號線出行,省時省錢還低碳環保。
2018年,北京全市高速公路運營裡程達1058公裡,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到636.8公裡。除了高速和軌道交通發展迅猛,城市道路修復疏堵、公交線路調整優化和自行車道治理等,都改變著這座城市每個人的生活。
開車去唐山 走京秦更方便
2018年,對於家住青年路附近的張偉力而言,是工作生活變化不小的一年。這一年,他自己操持的生意營業額增長了不少,同時也因為交通條件的改變,讓他差旅出行更感到便捷。
由於工作原因,張偉力每個月至少開車走兩次高速,在北京和唐山之間奔波。在京秦高速北京段開通以前,他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走京哈高速再上長深高速;二是走京津高速和濱保高速。京秦高速北京段正式通車以後,他從京秦高速出發的時候明顯多了。
「走京秦高速北京段,不但多了一條路供選擇,而且更加方便省時。」張偉力說,京秦高速北京段全新的道路,車開上去平穩度很高,車輛相對偏少,基本不用擔心緩行或者突發事故導致的堵車。
他試著算了一筆帳,發現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比較,從京秦高速北京段出發,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總裡程看,從京秦高速北京段出發,裡程在三條路之間處於居中位置。「比直接走京哈高速多了20多公裡,但比走京津高速要少走約15公裡。」從單程耗時看,京秦高速也比較快。「別看京哈高速路程最短,但實際上走京秦和京哈,用時差不多,開快一些還能省10分鐘左右,比走京津高速就要節省二三十分鐘了。」從收費來看,走京秦高速會比走京哈多花10元左右,但要比走京津節省約5元。「對於我來說,高速收費多少不是主要的,節省時間、旅途舒暢就是賺到了。」
在張偉力看來,京秦高速北京段的開通,不僅自己出行選擇道路多了,省時省心,對於緩解京哈高速的壓力也大有裨益。「北京這些年交通建設咱們有目共睹。以前京秦高速北京段是一個斷頭路,發揮的功效少,打通後我們出門走首都地區環線到燕郊,再往東走一路很快,不用再像以前非得繞到京哈高速上。」張偉力說,交通便利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他對自己在唐山和秦皇島開展業務更加充滿信心。
出門坐地鐵 一線抵達楊莊
再回看家門口發生的變化。2018年底,地鐵6號線西延(海澱五路居-金安橋)的開通,更讓張偉力感到高興。他在北京時經常要去往西邊的楊莊見生意夥伴。「以前都是開車過去多一些,走四環或五環,但就怕碰到堵車。坐地鐵對我來說比較尷尬,不能直達楊莊。之前地鐵6號線到海澱五路居站就是終點了,得出站再打車去楊莊,10多公裡打車費需要近40元。」
張偉力說,從今年開始,他準備出門首選坐地鐵。「地鐵全程也不過六七塊錢,比自己開車或者打車省錢多了。按每周去一次楊莊來算,僅此一項一年就能節省六七千元。而且時間有保證,也算為低碳出行做貢獻了。」
數據
軌道交通:2018年,6號線西延、8號線三四期開通試運營,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636.8公裡
在建裡程超過300公裡,地鐵行動支付的註冊用戶近1千萬人
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運營裡程達1058公裡
市郊鐵路:完成238公裡的市郊鐵路開行目標
道路大修與疏堵優化:
完成天壇路、後廠村路等城市道路大修工程123.5萬平方米
完成京通快速輔路拓寬改造、酒仙橋地區大山子路口改造等105項交通疏堵工程
自行車道治理:
完成北土城西路、姚家園路等自行車道治理928公裡。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預計今年開通
城事
首條自行車專用路今年開通
2018年,北京交通建設與保障工作成績亮眼。新機場高速、新機場北線高速(京開高速-京臺高速段)於2018年底主體貫通,軌道交通新機場線、京雄城際等正在加快建設。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運營裡程達到1058公裡。京雄高速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以加強「一核兩翼」快速道路交通聯繫。
軌道交通和公交出行越來越方便。8號線三期南段及四期、6號線西延於2018年底建成通車,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到636.8公裡。除此之外,還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93條。
在道路優化、疏堵方面,2018年完成了京通快速輔路拓寬改造、酒仙橋地區大山子路口改造等105項交通疏堵工程。此外,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設計全長6.5公裡,如今已進地近4.5公裡,預計於今年開通。待建成後,全程騎行時間僅需25分鐘。
訪談
軌道裡程越長 肩頭責任越大
「這幾年,北京軌道交通每年都有新線新站開通,發展速度非常快。每天運送旅客,確保列車安全準時,能為首都的軌道交通盡一份力,我非常自豪。」京港地鐵14號線司機丁劍冰說。38歲的丁劍冰,幾年前從部隊退伍後,應聘走上了地鐵司機的崗位。至今,他已經擁有6年地鐵「駕齡」。
2018年,丁劍冰的工作比往年更加繁忙。因為2017年底,14號線開通了平樂園站。雖然只新增了一個站點,但他透露,整個2018年,自己付出的汗水、肩頭承擔的安全運營責任更大了。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僅地鐵14號線的全線運送客運量就達到2.36億人次,相較2017年增長了7.4%。
丁劍冰坦言,「地鐵線路越來越多,作為一名地鐵人,我希望不光要立足本職工作,還要學習新的知識,適應未來軌道交通的發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松林 文並攝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