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會太陽塔
太陽塔、大阪世博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上,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莫過於日本現代藝術大師岡本太郎(Taro Okamoto)設計的太陽塔。太陽塔造型像一個沖天巨人,又似一尊古老的雕像。整個展館呈現出神秘的氣氛,讓參觀者感覺置身於遠古時代的一個祭祀舞會現場。塔內的布展立意是人類的智慧創造之火如同太陽從遠古燃燒至今,並將照亮未來直至永恆。塔中展示相繼演繹著「人類與生活」、「人類與自然」、「人類與科技」和「人類戰勝自我」的主題。中心展品「生命之樹」表現了「生命力量」。5分鐘「生命之樹」的攀登裡程卻跨越了地球生物演變的悠久歲月,來到頂部平臺,頓時又會被光學製造出來的特殊七色太陽光芒所震懾。此時,地下傳來的「大地之歌」與高空迴響的「天堂之歌」和諧交融,共演一曲「生命的禮讚」。
岡本太郎從歷史的角度審視人類從古至今的文化和社會形態,並從人類原始氏族公社的祭祀典禮中尋求創意。他從那些充滿人類生命原始力量的圖騰中,感悟到人類在生命藝術中匯聚起身心一體的無窮力量,由此產生出強烈的原始生命動力,這正是人類進步與和諧的真正原動力。大阪世博會之後,日本政府決定對太陽塔實施永久保留,成為國家特定的紀念文物。太陽塔,不僅是世博會輝煌歷史上的一個「圖騰」標誌,而且已經衍化為日本民族的一個神靈,成為日本一個時代的符號。
大阪世博會的大部分建築在結束後被拆除,世博園區改為萬博公園,而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正是建立在大阪近郊的這個紀念公園裡。雖然它的歷史不長,但卻以豐富的藏品聞名於世,並且利用現代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給古老的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是世界民族文化最巨大的窗口之一。這個博物館主要展示的是反映世界各地文化人類學的物品,它收集了5萬餘件反映世界各民族在勞動、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物和標本,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幅生動的民族畫卷。
追溯世博會與名人、名品、名館的關聯,不難發現世博會作為一個展示全人類文明和成果的舞臺,蘊涵著人類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共享的精神。世博會融入史詩,鑄起人們心中的文明與藝術的豐碑。從1900年巴黎世博會的一間展廳到如今因收藏印象派畫作而享有極高聲譽的奧塞美術館,印象派畫家的堅韌與勇氣穿越了歷史;索菲亞藝術中心收藏的震撼人心的《格爾尼卡》不僅是畢卡索這位偉大畫家的不朽之作,更讓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具有永恆的記憶;蘊含「人類進步與和諧」的哲理的太陽塔和萬博公園內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則彰顯著大阪世博會的輝煌。追溯世博會與名人、名品、名館的關聯,不難發現世博會作為一個展示全人類文明和成果的舞臺,蘊涵著人類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共享的精神。世博會融入史詩,鑄起人們心中的文明與藝術的豐碑。從1900年巴黎世博會的一間展廳到如今因收藏印象派畫作而享有極高聲譽的奧塞美術館,印象派畫家的堅韌與勇氣穿越了歷史;索菲亞藝術中心收藏的震撼人心的《格爾尼卡》不僅是畢卡索這位偉大畫家的不朽之作,更讓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具有永恆的記憶;蘊含「人類進步與和諧」的哲理的太陽塔和萬博公園內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則彰顯著大阪世博會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