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12月11日報導(文/尹子璇、王瀟宵)
當地時間12月10日,備受矚目的Airbnb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碼「ABNB」,公開發行5000萬股A股普通股,發行價68美元/股,截至12月10日美股收盤,Airbnb上市首日暴漲112%,報144.71美元/股,市值863億美元,成為2020年美國市場最大的IPO。
目前該股市值超過864億美元,已超過旅遊巨頭Booking(市值超過860億美元)。其市值也遠遠超過了連鎖酒店,如萬豪和希爾頓,兩者市值分別約為427.4億美元及298億美元。
誰也沒想到,靠著三張床墊,三個年輕人居然在日後養出了一匹超級獨角獸。
1、資本辣子雞的誕生
2007年,26歲的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放棄了年薪4萬美元的工作,從洛杉磯來到舊金山和好友兼大學室友喬·傑比亞(Joe Gebbia)搭夥創業。窮困潦倒之時,兩人將家中3張空置的床墊以每晚80美元的價格租了出去。
敏銳的商業嗅覺告訴切斯基,這是個有利可圖的生意,他邀請自己的工程師朋友——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軟體工程師內森·布萊卡斯亞克(Nathan Blecharczyk)入夥,提供技術支持。2008年8月,Airbnb的前身airbedandbreakfast.com正式上線。新奇的創業模式讓三位年輕人收到了來自YC聯合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2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從此敲開了共享經濟創業的大門。
2009年3月,該公司的名字被縮短為Airbnb.com,網站的內容也從空氣床和共享空間擴展到各種房產,包括整棟住宅和公寓、私人房間和其他房產。
從成立開始,Airbnb就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當紅辣子雞:2009年4月,Airbnb獲得了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種子資金;2010年11月,Airbnb從Greylock Partners和紅杉資本獲得A輪融資;2011年7月,Airbnb再次融資1.12億美元;2014年4月,Airbnb獲TPG資本4.5億美元投資,估值達100億美元;2015年6月,Airbnb在E輪融資中獲得了15億美元的資金,得到了高瓴資本的加持;2016年9月,Airbnb獲得了5.555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為300億美元;2017年3月,Airbnb融資10億美元。
成立至今,Airbnb斬獲了16輪融資,募資超60億美元,背靠百餘家知名投資機構,包括了Y Combinator 、紅杉資本、銀湖資本、DST、淡馬錫、KPCB、老虎環球基金等全球一線機構,資本的追捧促使Airbnb一路飛馳。Airbnb與Airbnb的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也進入國內,改變了國內的酒店格局。
然而,這家企業的的上市之路卻是一波三折。
2、一波三折,流血上市
2014年,在完成累計6.75億美元的兩輪融資後,關於Airbnb是否應該IPO的討論引發一片熱議。2015年,Airbnb聘用黑石集團的Laurence Tosi作為CFO,被外界認為是衝擊IPO的重要舉措,同年,Airbnb向SEC提交相關文件,文件中顯示,公司已完成由40餘家機構參與的、近15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超過250億美金。2017年Airbnb的高管公開表示「出於上市籌備期,目前僅是準備階段。」時間又過去兩年,2019年9月,Airbnb發布聲明,公司將在2020年上市。
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Airbnb原有的上市節奏。
今年1月,切斯基表示計劃在今年完成IPO,隨後在3月底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IPO文件。
隨後的疫情,給Airbnb帶來了巨大的打擊,Airbnb在北京房源的預定量,3個月內銳減96%;其最大的市場美國,訂單量跌幅超過了一半;在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城市,訂單量也遭遇了41%~46%不同程度的下降。
切斯基曾透露:「我們花了12年的時間打造了Airbnb的業務,在4-6周的時間裡幾乎失去了這一切。」當時甚至傳出了Airbnb瀕臨破產的消息。
招股書也顯示,2019年,Airbnb創造了380億美元的總預訂價值(「GBV」),比2018年的294億美元增長了29%,收入為48億美元,比2018年的37億美元增長了32%。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受到全球疫情的重大影響,GBV為180億美元,同比下降39%,收入為25億美元,同比下降32%。淨虧損6.669億美元,是2019年前九個月虧損3.22億美元的兩倍多。
市場對Airbnb的預期並不樂觀。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稱,3月初,Airbnb將內部估值從2017年的310億美元下調至260億美元;今年4月,Airbnb發布聲明稱獲得私募股權公司Silver Lake和Sixth Street Partners領投的10億美元債券和股權融資。緊接著,Airbnb再次發布聲明稱,獲得10億美元銀團貸款。融資之後,外界開始評論Airbnb資金周轉困難,不僅如此,在這之後,有海外機構對Airbnb的估值為180億美元,對比這家企業在去年的310億美元估值,幾乎腰斬。
這樣的情況下,Airbnb依然倔強地在8月正式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因為疫情之下,本就緊張的現金流,正在逼迫Airbnb上市求生。
3、資金鍊緊張,倒逼上市
根據招股書,最近3年,Airbnb都是淨虧損狀態,且虧損額逐年遞增,2019年淨虧損6.743億美元,是2018年淨虧損的40倍。而最主要的支出項目是運營支持、產品開發和銷售成本,近三年公司在這3部分的支出高達主營業務成本的2.5-3倍。可見,公司為了與更多房東建立合作關係和吸引消費者,對其產品和業務持續擴大投資,從而造成了「入不敷出」。
疫情讓這一情況只增不減。
最直觀的就是,人們對於旅遊短租和社交的需求急劇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1-9月Airbnb淨預訂的夜晚和體驗數為1.47億,同比下降41%;總預訂價值(GBV)為180億美元,同比下降39%。
即使是在行情回暖後,疫情帶來的影響也將持續。
一方面,政府機構頒布條令限制旅遊和出行,其中跨境更是因疫情管控而變得困難,對應的,產品的需求量即便疫情緩和,即使是政府沒有限制出行的地區,人們也處於安全考慮會減少出行。
另一方面,airbnb代表的共享住宿雖然具有社交屬性,能夠為住戶帶來多元化的住宿環境和個性化的服務,但是在疫情之後,相比於擁有標準化流程的酒店連鎖,共享住宿的模式之下,健康安全問題則會成為用戶選擇住宿方式時的顧慮。
相比全球,中國旅遊業無疑顯得恢復了不少,遺憾的是,Airbnb也並沒有把握好這個如今最具可能性的市場。
雖然Airbnb早在2013年就在中國試水業務,但最初,僅僅是聯合窮遊網、馬蜂窩等一眾旅遊平臺上線了一個名為「Win China」的項目計劃,向中國遊客推廣共享住宿模式,同時希望中國年輕旅行者能夠在出境遊的過程中使用Airbnb完成住宿。
直到2014年,Airbnb在北京迎來了首批常駐人員,9月29日,Airbnb正式註冊在華公司——安彼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8月81日官宣進入中國市場;2016年底,Airbnb中國團隊員工數量近30人;同一時間, Airbnb也官網正式對外宣布Airbnb中國誕生,將把用戶個人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自12月7日起儲存和處理中國用戶信息……
但是,Airbnb所代表的共享民宿也在那段時間面臨著最大的困境:詐騙、違約、虛假宣傳、投訴無門乃至治安事件、刑事案件……截止今日,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愛彼迎如今的投訴量累計達5198條,其中「虛假宣傳」、「霸王條款」等為投訴重災區。
2017年,在確定了愛彼迎這個全新的中國品牌後,Airbnb不僅引入「體驗」(Experiences)產品,也上線全新「故事」功能,同時也全面提升中文客戶服務,包括將在中國設立本土客服中心,通過客服電話、微博、微信等渠道,全天候全方位支持中國用戶……
在一系列舉措後,雖然增速喜人,讓Airbnb在國內與途家及小豬短租共處行業第一梯隊,但是在房源方面,途家擁有房源約為60萬套、小豬短租約為36萬套,Airbnb在2017年突破15萬套。
而當下,國家層面不斷出臺政策以規範民宿短租行業,房源的拓展變得愈發困難,而從當下行業局面分析,Airbnb在房源問題上幾乎難以追趕途家甚至是小豬的腳步。
在疫情回暖時,Airbnb的業務回暖相比國內其他企業也更為遲鈍: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自3月中旬開始,共享住宿主要平臺(途家、愛彼迎、小豬等)總計的交易額,訂單量、接待人次等都出現回暖根據AirDNA的數據,愛彼迎3月中國的訂單量環環比2月無增長跡象,直到4月才開始復甦。
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Airbnb選擇在此時上市,就是在市場風向處在正向的時期,為自己尋找一個較為理想的「身價」。
4、疫情之下,如何求生?
那麼,Airbnb是如何撐起自己的估值,在疫情下求生的?
在疫情期間,Airbnb迅速推出了48h內全額退款、7天內退款一半的舉措保護租客,也設立了2.5億美元的基金,用來補償房東損失的收入,最高補償比例為25%,並為超級房東提供額外的1000萬美元救助金。
今年5月,Airbnb裁掉了1/4的員工(1900人),創始人和高管帶頭停薪、降薪,縮減營銷支出,並開始縮減核心業務之外的投入。
同時,Airbnb發現國內和短途旅行的人數有所增加,越來越多的用戶傾向於車程範圍內的短途遊、周邊遊,因此他們更新了網站和APP,有針對性地推廣本地和非城市的住宿以滿足住客的需求。
疫情下,Airbnb的韌性正在展現,分季度來看,Airbnb的業務表現出逐步恢復的趨勢。2020年三季度該公司總營收13.4億美元,同時實現扭虧,錄得淨利潤2.2億美元。
同時,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疫情期間Airbnb的適應能力更強,從下圖中可以看到,Airbnb在2019年Q4的營收並不是最高的,但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競爭對手。
在招股書裡,Airbnb更是找到了一個新故事:各國國內本地遊復甦帶領其走出疫情的陰霾,而一邊遠程辦公一邊旅行的趨勢,為其帶來新的營收增長動力。
其財務長(CFO)Dave Stephenson也強調,人們仍然想旅行,只是旅行方式不同。Airbn在向外界展示,這家企業可以應對疫情和新的出行方式。
因此,直到股票定價的最後幾天,Airbnb仍然在不斷調價。
11月末,《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完全稀釋股份後,其公司估值目標會定在300億至330億美元之間。隨後,Airbnb路演開始時的初始價格區間是44-50美元,中途提升到56-60美元,最終發行價定在68美元,以68美元發行價估算,Airbnb此次上市融資約37億美元,估值將約為470億美元。
最終,這家企業在上市第一天,在並不樂觀的預期下,Airbnb取得了超出預計的高成績。
而這家企業在未來的時間裡依然也帶著一些不確定因素,正如在招股書中強調的那樣,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不斷發展的OTA和酒店帶來的競爭加劇,以及沒有明確的盈利途徑,都將成為這家企業未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