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
情緒莫名壓抑
考試焦慮症
.......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存在著不同的問題
如何讓他們去正視這些不可避免的「階段」
尤為重要~
近年來,吉大街道九洲社區攜手香洲區心理諮詢協會在社區推廣生命教育,為社區青少年搭建了一個認識生命、理解生命意義的平臺,引領社區青少年認識生命、愛護生命、熱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該項活動的開展收到顯著效果,逾百名社區青少年參與受惠,家長們由衷地為主辦方點讚。
房樹人繪畫:叛逆青春期引導有妙招
生命教育第一堂課程以「認識生命」為主題,香洲區心理協會的劉老師通過繪畫的形式,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身體各個器官,同時還講解了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引發孩子們對身體的關注和認識。
九洲社區的秦同學性格內向,表達能力較差,有點壓抑,青春期衝動和叛逆行為特別明顯,沉迷遊戲不懂溝通。他媽媽感到很擔憂,有時忍不住說他幾句,他就和媽媽頂撞。第一次參加生命教育活動,他是被媽媽硬押著來的,就算來到課堂,他也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
就媽媽所反映的問題,劉老師通過諮詢引導的方式,與秦同學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並根據他的年齡及性格特點,採用了房樹人繪畫治療模式。通過畫房子、樹、人的方式,劉老師發現了秦同學心理問題癥結所在。然後通過房樹人繪畫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意像心理療法等系列的專業治療方法打開他的心扉,為他做心理減壓、舒緩壓力,並教他交流的技巧。同時,劉老師還向秦同學的媽媽教授了一些引導孩子抒發自我的技巧。
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幹預,秦同學的行為有所調整,玩遊戲的時間不斷減少,有時願意跟家人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學校也和同學相處融洽,再也沒有封閉自己。
秦同學
媽媽
教育孩子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看來我得學些心理學知識,應對孩子各個成長階段的心理波動。
沙盤治療:溝通互動敞開心扉
在「愛護生命」課程中,劉老師讓孩子們畫「房樹人」,搜集學生的畫了解孩子們面臨的困擾。同時通過「我有話說」環節,讓孩子們抒發自己的苦惱和壓力,劉老師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並分享應對苦惱的小技巧,引導學生學習處理方法,樹立愛護生命的意識。
九洲社區的另一位小朋友任同學的畫顯示出她內心極其壓抑,從而引發劉老師的強烈關注。他通過居委會工作人員找到孩子父母,了解造成孩子壓抑性格的要點,並為她進行心理治療。
任同學爸爸工作不穩定,媽媽失業在家,家庭經濟較困難。因生活問題的困擾,使父母對孩子較少關注。這也導致任同學產生自卑心理,在家比較壓抑,不太願意跟家裡人交流,情緒波動較大,經常頂撞父母,對外人卻比較開朗。劉老師通過沙盤治療評估她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和她父母進行溝通,教他們一些溝通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跟進,任同學和父母之間慢慢建立了較良性的互動。
放鬆訓練:緩解焦慮重樹信心
生命教育在社區開展得如火如荼,孩子們呈現出積極向上的風貌,家長們由衷地為這一惠民項目點讚。如今,只要孩子心理上有什麼異常,家長們就會主動來找心理諮詢師求助。
劉同學前段時間考試成績不理想,情緒波動較大,他媽媽主動聯繫到劉老師反映她的情況。劉老師在與劉同學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和父母的關係不太和諧,父母對其限制較多,而她在學校同輩群體支持不夠,朋友很少。最近每次考試時她都腦海空白,成績不理想。
劉老師運用量表分析、合理情緒療法、放鬆訓練、布置家庭作業等方式,幫助她正確認識自我,分析不合理信念,建立積極合理的想法,重新樹立信心,同時教授她放鬆技巧,緩解焦慮情緒。劉老師還與劉同學的家長溝通,跟家長分析她問題產生的原因,並分享與小孩溝通的技巧。同時劉老師還與劉同學的老師積極溝通,希望老師這邊協助她在學校建立良好的同輩群體支持。
通過幾次專業輔導,劉同學的焦慮情緒得以緩解,心情愉悅了許多,最重要的是,她再次成為班上的優等生。
生活總是充滿著快樂和憂傷,
成長總是荊棘滿路,
單憑開朗和樂觀的情緒難以成長,
更多的時候,
我們需要害怕的情緒來躲避危機,
憤怒的情緒來發洩壓力,
厭惡的情緒來分化興趣愛好,
悲傷的情緒來沉澱自我,
一起嘗試著去接受,包容理解每一種情緒吧!
編輯:於曉曉
素材來源:珠江晚報 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