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媛媽(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網上曾有這麼一句話流行了很久:"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而對於是否帶孩子出行,大家又有了不同的說法,帶娃旅遊是"瞎折騰"還是"長見識"?大家各抒己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覺得帶孩子出門見見世面,這樣孩子的眼界也會更加廣闊,相對的也會增加知識面。有的人則認為自己家庭經濟也不好,再加上放假人群擁擠,沒必要出去人擠人;而且孩子上學哪裡有時間去旅遊。
而有一位寶爸卻將兩件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旅行途中也尊崇著綠色出行的原則,帶著女兒騎行四千公裡抵達拉薩,過程中兩人到哪裡爸爸都會特別仔細地給女兒介紹當地特色和人文風景,他認為讓女兒見識世界就是最好的教育,至於學校教育,到了哪個地方就在哪個地方上學。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說法不一,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增廣見聞,增加美好記憶的過程。旅行是給孩子一次機會,換一個環境去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意義1:積攢美好回憶
不同的時期出遊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在某一刻回想起來其實會發現彼此是擁有很多回憶的。鏡頭記錄下的美好場景,不僅會成為大人的美好回憶也會在孩子的成長曆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旅途中,需要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以及需要感受各種各樣的人文細節,這才是最終對孩子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
意義2:讓孩子懂得珍惜當下
旅途中無論孩子經歷了什麼,都會是孩子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下次即使會再來這個地方,但是當下的心情也是不盡相同的。當下感受的這個風景總是轉瞬即逝的,因此不論去哪個景點,都可以讓孩子用心感受認真觀察,珍惜當下的感覺。
意義3:鍛鍊孩子的勇敢和自主性
帶孩子出門前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可以讓孩子參與計劃路線,記錄旅途中發生的小故事和感受,在陌生的地方獨自面對新的挑戰,比如獨自去買一瓶水,向路人問路等。在一次次實踐中鍛鍊孩子勇敢的性格特徵,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的能力。
親子旅行無法用有用或者沒有用來判斷,親子旅行雖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卻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豐富多彩的體驗,而且親子共遊的好處可不少,在孩子和自己生命中留下最美好的而回憶,這都是不可替代的。
好處1:提供共同話題和回憶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相互之間的共同話題會越來越少,可能彼此之間除了學習剩下可以交談的話題會越來越少。而這些共同出遊的記憶也會成為家人之間可以聊天閒談的話題,即使在孩子長大之後,之前旅途中發生的細節小事和當下的感受也可以重新拿出來分享,也是一個不錯的回憶。
好處2:教會孩子不同事情的處理方式
在旅遊的過程中,半途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無論是環節出現疏漏還是行程中遇到的突發狀況,或者這趟旅程要面對的辛苦,都是家長要和孩子共同面對的。這些每一個不同的環境都像是一個課堂,教會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處理事情的方法,孩子不僅可以從家長身上學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彼此之間也可以增進感情,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好處3:父母的陪伴
親子遊更大的好處是來自於父母無時無刻的陪伴,平時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或多或少會缺少點陪伴的時間,而親子遊去哪裡玩其實並不重要,年紀小的孩子對去哪裡玩其實也沒有什麼認知能力。對他們來說,旅行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可以每時每刻都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吧,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以後的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親子關係上。
好處4:眼界更加開闊,不會把自己拘泥於小世界裡
見識過大海的人,是不會再把自己困在池塘的水滴裡的,看過的世界多了,就會知道世界的維度和變化,以後遇到事情也不會把自己困在牛角尖裡出不來,親子遊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成效,但是經過時間的沉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不過帶孩子出去旅行還是要根據每個家庭不同的家庭條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盡力而為。如果實在沒時間沒有精力,只要給足孩子足夠的陪伴,就算在家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