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的目的不外乎吃喝玩樂,之前的文章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新疆必去的景點,今天就為大家準備了新疆的特色美食,吃貨們的福利哦~趕緊收藏吧!
新疆炒米粉:新疆炒米粉是一道源於貴州而在新疆本地發揚光大的名小吃。炒米粉使用的米粉比較粗有嚼勁,味道香辣,湯汁顏色濃鬱。而且花樣很多,有雞肉炒米粉、牛肉炒米粉、蘑菇炒米粉、火腿炒米粉、素炒米粉等。
烤羊肉串:是新疆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洋蔥、鹽等。把羊肉與洋蔥拌勻醃漬一段時間可減少羶味。
新疆拌麵:俗稱"拉條子",因其製法獨特,並拌以菜食而得名。新疆拌麵,起源於山西"駱駝客"。"駱駝客"類似我們今天的郵差,過去人們運送貨物沒有像現在這樣發達的交通運輸工具,沒有快捷便利的物流,要將貨物通過一望無際的沙漠運送到新疆,只能靠"沙漠之舟"的駱駝。所以,過去各城市都有這些"跑運輸"的駱駝客常年來往於絲綢之路,出門在外時間久了,家鄉飯菜永遠是心中的牽掛,那時沿路沒有各地風味小吃的飯館,吃了一路乾糧的駱駝客們,總要做一些家鄉飯慰勞自己。山西拉麵的技藝正是由山西駱駝客帶到新疆的,因其製作的時候以菜拌麵而得名成"新疆拌麵"。
烤全羊:是一道地方特色菜餚。是新疆或者內蒙古地區少數民族膳食的一種傳統風味肉製品 。色、香、味、形俱全,別有風味。
手抓飯:主要的原料是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新疆本地的正宗抓飯一般是不放孜然粉、山楂、醬油的,而清真菜餚更是不能放含酒精的料酒的。不過根據所在地食材的品質和個人的口味可以酌量添加自己喜歡的配料。
涼皮子:凡到過新疆的人如果不品嘗一下涼皮,將是終身的遺憾。 新疆涼皮堪稱一流。一是衛生,二是味美。
烤包子:烤包子(維語叫"撒木薩")是維吾爾族喜愛的食品之一。做烤包子得用新鮮羊肉,最好選擇肥瘦均勻的羊腿肉,太瘦的肉不太適宜做餡,口感太柴,一般得肥瘦各一半。烤包子主要是在饢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產的一種香料,帶有特殊的辣味,為製作羊肉尖菜餚時的調味佳品)、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饢坑裡,十幾分鐘即可烤熟,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大盤雞:又名為沙灣大盤雞,是新疆名菜,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主要用料為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色彩鮮豔、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餐桌上的佳品。
椒麻雞:新疆椒麻雞是一道美味的菜餚,以生態土雞為原料,選用幾十種上等的名貴中藥秘制而成,吃起來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皮脆嫩、肉筋道、清香四溢、回味悠長、拌麵味道絕佳。
馬腸子:馬腸子是燻肉中的上品。哈薩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數做馬腸子了,他們挑選膘肥體壯的馬宰殺後,取其馬腸,洗淨,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撤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兩頭紮緊,掛在屋裡風乾,一個月左右即成。
饊子: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以麥麵為主料,南方饊子多以米麵為主料。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後入口即化。
饢: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釐米。
胡辣羊蹄:胡辣羊蹄是新疆維吾爾族、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烹製的傳統美食,胡辣羊蹄由於其味辣而故名。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為美容食品之一;同時還具有強筋壯骨之功效,老少皆宜。
更多自駕遊信息,歡迎百度搜索成都赤道行自駕遊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