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天文迷,原本在南充一家汽修廠當機修工的羅亮(化名),最終找到一份到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當觀測助手的工作。但當他決定辭去工作去雲南時,家人、同事都懷疑他是不是被傳銷組織騙了。成都商報記者最終向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方面證實,他們確實招聘了羅亮,羅亮的家人這才放心(點擊查看詳細報導)。
招聘幕後
觀測站很看重他的「機修工」背景
「這其實就是一次普通的常規招聘。」電話裡,撫仙湖站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沒有覺得招聘羅亮,與以往的招聘並沒有什麼區別。
負責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員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撫仙湖觀測站地處風景優美的撫仙湖畔,又是太陽觀測站。在天文觀測站中,條件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對觀測助手較高的素質要求與枯燥的工作、較低的報酬有了矛盾,人員還是有一定的流動性。
當「羅亮」這個名字傳到撫仙湖太陽觀測站,還是通過一位同樣在觀測站工作的在讀研究生的推薦,這是去年12月初的事情。觀測站工作人員在詳細查看了羅亮的簡歷後,發現羅亮不僅對天文有興趣,還在汽修廠當過機修工,有長期的實際工作經歷,「觀測站對應聘人員雖然沒有過高的學歷要求,但會看重對方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
「我們很看重他(羅亮)當過機修工這個背景,我們觀測站本來有很多機械部件需要日常維護,他過來了剛好可以參與維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的招聘並不是盲目的招聘。」這位工作人員舉例說,觀測站有很多天文望遠鏡,如果出現了故障,需要有人能很快找出它的故障位置。
當然,在天文臺觀測站工作,與修車是完全兩個行業。上述工作人員說:「他過來之後,我們會對他進行3個月的培訓,如果他最終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也就只有離開。不過,從羅亮的簡歷看,他不會過不了這個關,並且我們認為他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他的工作
當我國最大的太陽觀遠鏡觀測助手
羅亮到天文臺觀測站後,主要負責什麼工作呢?
負責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員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羅亮的崗位是我國最大的太陽觀遠鏡、同時也是世界一流的太陽望遠鏡NVST的一名觀測助手,按照科學家指定的目標進行觀測記錄,「所有的觀測站都有觀測助手這樣一個崗位,就是很常規的崗位,工作環境不錯,但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工作」。
成都商報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仍能看到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發布的招聘啟事,以2016年的一則招聘啟事為例,在「要求」一欄中註明:學歷要求理工類大專文憑以上,具備計算機相關基礎知識和簡單的編程能力。
其實,當初在決定招聘羅亮時,觀測站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還有些擔心對方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天文臺觀測站工作的地方大多位置比較偏遠,觀測站每年都會招聘很多人員進來,但很多人員因為忍受不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或是嫌工資太低,以及結婚、考研等其他原因,每年都有人離開。據悉,觀測站在初步決定錄用羅亮後,主管羅亮的徐稚研究員親自對他進行了電話面試,還大致介紹了他到雲南後的工作環境,以及工資待遇等等,「不能讓別人別跑一趟,過來了不喜歡這份工作,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電話裡,羅亮很爽快地接受這份工作,他事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雖然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但有社保,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喜歡的工作。」
觀測站
希望他抓住這個機會繼續學習
「你看嘛,記者都報導了,這個工作是真的,你們這下該相信了嘛。」26日,羅亮掏出手機,將成都商報關於他去雲南天文臺工作的新聞報導搜出來,遞給父母看。
羅先生和妻子接過兒子的手機仔細看了成都商報的報導,一直縈繞在心中幾個月的疑慮,總算打消了。儘管兒子找到的這份天文工作的真實性已經確認,羅先生還是決定陪兒子一起去雲南,父子倆已經買好了3月初前往雲南的臥鋪火車票。
「你說,他在那邊工作,有沒有上升的空間?」羅先生問記者,隨後又轉頭望向兒子:「上升的空間應該有,就看你是否好好幹,這是你喜歡的工作,去了就要幹出一番名堂(事業)來,不懂就問,要不斷學習」。
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站總工程師許駿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羅亮加入觀測站,其實就是一次普通的常規招聘,之所以選中羅亮,首先是因為他熱愛天文,是一位天文迷外,此外,觀測站還很看重他的機修背景,可以參與觀測站的其它工作,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許駿說,「如果(羅亮)確實喜歡天文事業,我們也希望他能抓住這個機會,能長期在我們站工作,繼續學習和進修。」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超 攝影報導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