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黃帝陵天下聞名,陝南女媧廟還養在深閨人未知

2021-02-08 成博士陝西旅遊



歡迎關注公眾號、今日頭條「成博士陝西旅遊」,為大家提供最深度的陝西文化旅遊攻略。


在陝南秦巴山區的漢濱區、平利縣之間,有一座山叫做中皇山,因為和女媧娘娘有關,當地人一直稱呼此山為女媧山。


點擊此處可以觀看最新航拍平利女媧山風光

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相當於西方文化當中的上帝。西方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創造的,而在我國文化中,一直有女媧造人的傳說。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出現了山河湖海,飛禽走獸,但是世界上還是非常寂靜。女媧仿照河裡的倒影,創造了人類。為了讓人類繁衍下去,她還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讓他們繼續創造下一代。女媧不僅造人,還有一項偉大的功績是補天。據說當時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

按照今天的科學觀點,上帝造人、女媧造人都是不正確的觀點。歷史上是否有過這樣的人物,目前考古上也沒有證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總有一些偉大的人物,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為了紀念他(她)們,修建各種祠堂廟宇供奉香火,頂禮膜拜表達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意。因此在全國,有許許多多的黃帝廟、炎帝廟、女媧廟。

平利縣的女媧山,山頂有個女媧廟,是中國比較早流傳女媧文化的地方。東晉編纂的《華陽國志》中記載平利女媧山為女媧《摶土作人處》;五代蜀杜光庭《錄異記》載:「房州上庸界(西晉時,平利屬上庸郡),有伏羲女媧廟,雲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古蹟在焉。宋代歐陽修和宋祁編著的《新唐書(卷四·地理志)》在平利縣條目下特別指出「有女媧山」。

殘存老建築

可見,歷史上平利的女媧山,是有確切記載的。尤其是到清代乾隆年間,進行了一次較大的復建,一直到解放初期,平利女媧廟規模都非常可觀,是當時全縣第一大寺廟。廟內住僧人二三十餘、居士若干。但後來在破四舊活動中被毀壞,現僅存一間正殿。

航拍女媧廟

女媧廟原有一塊《中皇山女媧氏廟碑》(收藏於縣城),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廟時由當任知縣古灃撰文,博引古今文獻較系統地闡述了女媧神話傳說。廟碑高3.3米、寬1.3米,歐體楷書,由3塊梨木精刻而制,工藝極為考究,系平利發現最大的木質碑刻。

如此有文化底蘊的一處遺址,目前入選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十幾年,先後有幾批投資商和縣城洽談,依託女媧文化,以及當地優越的生態環境,打造旅遊景區。

筆者近期實地走訪了女媧廟。從安康市區沿著G346國道自駕車30多公裡到老縣鎮,而後沿著錦徐路20公裡到女媧廟遺址。雖然距離只有20多公裡,但是這條路等級較低,路面較差,彎道急,坡度陡,自駕難度比較大。不過一路上都是中皇山美景,層巒疊嶂,空氣清新。

看到雷達站的時候,距離就不遠了。可以直接開車到山頂就是女媧廟遺址。目前女媧廟還開發還未成熟,不收門票。只有一兩個本地人看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大殿,上面寫著「文殊殿」,據說是投資人信佛,規劃修建了文殊菩薩殿。個人第一感覺是和女媧文化似乎並無直接關聯。

轉到大殿後面,才能看見僅存的老寺院遺址,只剩下一間正房,裡面供奉女媧娘娘。

內有幾通石碑,不過據介紹,石碑正品應該已經拿到縣城了,這裡是仿製品。

清代女媧墓墓碑

很樸素的女媧畫像。

旁邊的山頭上,有一個太子墳。寺院的看護人給我們講,這是因為唐代的一段故事。當時武則天將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唐中宗李顯廢黜了,流放到房縣,當時到湖北房縣,據說是要走子午古道,從平利過去。武則天去探望兒子路上,本地有一個小和尚,侍奉過一段武則天,因此被認作「乾兒子」,等到武則天返回的時候,小和尚已經去世了,葬在此地,稱作「太子墳」。

其實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覺得不靠譜。武則天不可能去湖北房縣看望他的兒子,也不可能入住此地。不過看大叔興致很高,也非常樂意讓他把故事講完。大叔給我們繪聲繪色講解了5分鐘小和尚與武則天的緣分,仿佛在眼前看到一樣。

回來在網上搜索,看到的段子卻不是武則天和小和尚,而是李顯和小和尚的故事。沒有記載,算是民間傳說吧。

這一帶,是中皇山海拔最高點,生態環境非常優越,森林資源豐富,加上人文環境非常原生態,鄉民依舊淳樸,具備發展旅遊的潛力。

需要一個有理念,有眼光,有實力的投資人,加上大手筆、高定位的旅遊發展規劃,對區域內的旅遊發展要素進行重新思考。政府也需要改善公共服務和外部交通,至少先把這條路提升一下,讓遊客可以方便到達,沿途增加觀景平臺、旅遊廁所等設施,讓遊客可以更好感受中皇山美景。



合作請聯繫:成博士,微信號(18220821750)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陝北黃帝陵中國人都知道,陝南女媧廟還養在深閨人未知
    在陝南秦巴山區的漢濱區、平利縣之間,有一座山叫做中皇山,因為和女媧娘娘有關,當地人一直稱呼此山為女媧山。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相當於西方文化當中的上帝。西方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創造的,而在我國文化中,一直有女媧造人的傳說。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出現了山河湖海,飛禽走獸,但是世界上還是非常寂靜。
  • 陝南美如詩,陝北壯如山,關中魅力在秦川,這才是真正的陝西
    境內有以險峻著稱的西嶽華山、氣勢恢宏的黃河壺口瀑布、古樸渾厚的黃土高原、一望無際的八百裡秦川、婀娜清秀的陝南秦巴山地、充滿傳奇色彩的驪山風景區、六月積雪的秦嶺主峰太白山等。陝南風景美如詩陝南是指陝西南部地區,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
  • 陝南美如詩,陝北壯如山,關中魅力在秦川,這才是真正的陝西
    境內有以險峻著稱的西嶽華山、氣勢恢宏的黃河壺口瀑布、古樸渾厚的黃土高原、一望無際的八百裡秦川、婀娜清秀的陝南秦巴山地、充滿傳奇色彩的驪山風景區、六月積雪的秦嶺主峰太白山等。陝南風景美如詩陝南是指陝西南部地區,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
  • 週遊陝西你不可不知的陝北與陝南,前者人文景觀多後者自然景觀多
    從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儲量豐度來看,陝北旅遊區的人文旅遊資源比較突出,陝南旅遊區自然旅遊資源佔明顯優勢,這兩大旅遊區中也存在著不少精華的旅遊資源。陝北和陝南旅遊區經典景點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經典的景點對比,來看看陝西三大旅遊區中的陝北旅遊區和陝南旅遊區:陝北:紅鹼淖——陝西最大沙漠淡水湖紅鹼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 週遊陝西你不可不知的陝北與陝南,前者人文景觀多後者自然景觀多
    從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儲量豐度來看,陝北旅遊區的人文旅遊資源比較突出,陝南旅遊區自然旅遊資源佔明顯優勢,這兩大旅遊區中也存在著不少精華的旅遊資源。陝北和陝南旅遊區經典景點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經典的景點對比,來看看陝西三大旅遊區中的陝北旅遊區和陝南旅遊區:陝北:紅鹼淖——陝西最大沙漠淡水湖紅鹼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 陝南風景美如詩,陝北豪情壯如山,關中魅力在秦川,這才是真正完整的...
    陝南風景美如詩 陝南是指陝西南部地區,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所以稱做陝北。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黃帝陵風景名勝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文化紀念地和黃土風貌遊覽區,由黃帝陵、子午嶺、黃土風貌三個大景區構成,總面積180平方公裡。黃帝手植柏位於陝西省中部黃陵縣軒轅廟院內,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
  • 陝南風景美如詩,陝北豪情壯如山,關中魅力在秦川,這才是真正完整的...
    陝南風景美如詩 陝南是指陝西南部地區,陝南地區從西往東依次的是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市。,所以稱做陝北。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黃帝陵風景名勝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文化紀念地和黃土風貌遊覽區,由黃帝陵、子午嶺、黃土風貌三個大景區構成,總面積180平方公裡。黃帝手植柏位於陝西省中部黃陵縣軒轅廟院內,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
  • 陝北和陝南差異巨大,為什麼還能合在一個省?
    陝北和陝南差異巨大,為什麼還能合在一個省?陝北和陝南差異巨大,為什麼還能合在一個省?陝北氣候屬於北方氣候,陝南氣候屬於南方氣候,陝南人喜歡吃蒸面,陝北人喜歡吃火燒,明明差異如此巨大,怎麼就會合到一個省,成了陝西呢?
  • 陝西的關中、陝北、陝南,在風俗習慣上為何像三個省?
    ,陝北人說陝北話,陝南人用陝南話交談。比如,關中人把青年男子叫「小夥」,陝北人叫「後生」,陝南人叫「細娃子」。形容某個姑娘長得漂亮,關中人說「好看」或「嫽」,陝北人說「心疼」,陝南人說「體面」或「水靈」。對外省人來說,聽一個陝北人嘴裡飈出山西方言,聽一個陝南人講一口正宗的四川話,聽一個關中人說厚實的關中話,都用不著大驚小怪。
  • 陝西的關中、陝北、陝南,在風俗習慣上為何像三個省?
    聽陝北人說話給人感覺不是用肺部發聲,而是憋一口氣用腹部猛烈飈出聲音。聽兩個陝北人對話,如同吵架。陝南話吸收了許多四川方言和湖北方言,說話時平舌音較多,咬字較輕,講話聲音婉轉圓潤,尤其陝南漢中人,完全操著一口標準的四川話,安康以及商洛部分地區的人,說話的發音更像湖北口音。同一個事物,關中、陝北、陝南的叫法完全不同。
  • 「陝北信天遊」之一:西安到宜川,雨中拜謁黃帝陵
    這次來陝北純屬心血來潮,偶然想起曾看過甘泉雨岔大峽谷圖片,上網搜索,發現還有靖邊波浪谷、志丹毛項大峽谷、延川乾坤灣、子長鐘山石窟等等,被驚豔了,立馬安排端午小長假連休自駕遊。知道陝北夏天多雨,信天遊吧,自古道皇天不負有心人!
  • 陝西省的陝北、關中、陝南文化的差異剖析
    或許是因為曾經這裡是個還沒有開發的地方,經濟發展相對於東南沿海滯後。 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陝西省的版圖,由於文化差異的巨大,被分成了三部分,由北到南依次是陝北、關中、陝南。首先最明顯的特點是語言不同,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離不開語言的交流,這是影響深遠的。
  • 陝北、關中、陝南的差異這麼大,為何能合成一個陝西省?
    面積約21萬平方公裡的陝西省由北部的陝北、中部的關中、南部的陝南三個部分組成。有人很納悶,說陝北、關中、陝南無論是地理氣候還是人文風俗差異都非常大,怎麼會成為一個省?這個並不難理解,你看江蘇省的蘇南和蘇北在地理氣候和人文風俗上的差異也非常大,不照樣在一個省內?陝北地區主要由兩個地級市組成,南邊的延安市與北邊的榆林市。
  • 養在深閨人未知騎龍四月花漫山
    儘管由於天氣原因,牡丹園內花開得還不多,但點綴其間的朵朵紅花,撲鼻而來的縷縷香氣,依然陶醉了慕名而來的市民和遊客。在紅花綠葉叢中,欣賞著爭奇鬥豔的牡丹,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怪不得村委主任洪詠梅總是笑意濃濃。   騎龍村四面環山,清澈的胥溪從村中穿過,當地農民靠山吃山,3萬餘畝的山林裡種上了桃樹、梨樹、茶樹、李樹等,人均年收入達到8900多元,在建德市已經屬於中上等了。
  • 【女媧的唯一正廟——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
    【女媧的唯一正廟——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女媧,又稱媧皇、女媧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中華民族的母親。先秦及秦漢以來文獻、史料和典籍中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其摶土造人、鍊石補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婦」為核心的神話傳說影響廣泛而深遠。趙城鎮的位置,正在《尚書·禹貢》所記「冀州之城的「中鎮名山」霍山之麓,這裡正在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氏的主要活動範圍之內。傾一生之力為締造人類、造福人類而與大自然博鬥、獻身的女媧氏最後長眠於此,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陝北、關中、陝南的差異這麼大,為何能合成一個陝西省?
    面積約21萬平方公裡的陝西省由北部的陝北、中部的關中、南部的陝南三個部分組成。有人很納悶,說陝北、關中、陝南無論是地理氣候還是人文風俗差異都非常大,怎麼會成為一個省?這個並不難理解,你看江蘇省的蘇南和蘇北在地理氣候和人文風俗上的差異也非常大,不照樣在一個省內?陝北地區主要由兩個地級市組成,南邊的延安市與北邊的榆林市。
  • 陝北延安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說起陝西,不少人的印象是西北乾旱、黃土高坡,其實不然。陝西南北跨度大,從陝南到陝北就像從四川到了內蒙。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既有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也有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還有地勢險要的秦巴山地。陝南靈秀、關中豪邁、陝北粗獷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來說說這裡陝北獨特的地域文化,大家印象裡最普遍的陝西印象。
  • 陝西、陝北、陝南、關中,哪個地方最好?
    陝西分為,陝南,陝北,關中,而以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為關中地區,以延安,榆林為北部稱之為陝北,以漢中,安康,商洛為陝南、 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最富有,地理位置最平坦,名勝古蹟眾多,經濟遠超陝南,陝北,而西安更是當屬新一線城市,幾代皇帝都建都於此,唐朝的長安便是現在的古都西安,當時也是一片譁然,繁華似錦、
  • 陝西省分為陝北、關中和陝南,三個區域的民俗有哪些不同?
    要了解關中,陝南,陝北的民俗有何不同,首先要知道,這三地的地域劃分。 至於生活習慣與風土人情,作為一個陝北人,大方面講其實陝北應該以延安北往北算是真正的陝北,延安南部的口音,飲食等都跟關中類似,譬如富縣,銅川等等,延安往北口音相近,但是也有一些比較有區別的,譬如綏德,米脂,清澗等等,口音與陝北其他地方還是不大相同的。
  • 此地的人堅信女媧的存在,世代守護女媧廟是為何?
    那麼 ,女媧娘娘是真有這麼個人呢還是只是傳說呢?你肯定要笑小編了,神話故事哪來的真人呢?確實,書上描寫的這些都是神話,但是,有一個地方的人卻堅持認為女媧不是神話,而是真有其人。那這裡是哪兒呢?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距離縣城20公裡的地方,有座女媧山,山上呢有個女媧廟,廟裡呢供奉著女媧娘娘。當地人說:女媧娘娘確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