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推進氣候保護: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推出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

2021-01-10 騰訊網

法蘭克福往返上海的商業航班α完全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α碳中和貨運航班將於2021年夏季起定期運營

上海2020年12月4日 -- 2020年11月30日,一架完全採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貨運航班成功完成了往返飛行,這在商業航空領域尚屬首次。作為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德鐵信可與德國漢莎貨運航空開展合作,共同推出了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並通過這次航班為西門子醫療等公司運輸貨物。致力於可持續航空運輸,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於2020年11月達成一致,就環境問題交換意見並共同推動可持續航空運輸,其中就包括在航空貨運中不再使用化石燃料。

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推出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圖片來源:漢莎貨運)

德鐵信可執行長Jochen Thewes表示:「在航空貨運領域的氣候保護方面,我們已比許多人所認知的要走得更遠。我們可以用歷史上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來證明這一點。從2021年夏季航班時刻表開始,德鐵信可將提供常規的碳中和航空貨運服務。為了在航空貨運中真正實現氣候保護,作為綜合物流的服務供應商,德鐵信可是貨運業與航空公司間的紐帶。我堅信目前市場對這種綠色環保運輸會有極大需求,我很期待看到更多這一舉措的效仿者。」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執行長Peter Gerber解釋說:「通過這個航班,我們致力於加強研究和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以便將來有充足的替代燃料可供使用。除投資建設現代化貨運機隊外,我們對這種碳中和航班的承諾也有助於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氣候行動。因為漢莎貨運航空非常重視企業責任,並積極採取措施履行這一責任,緩解環境問題。」

(左起)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執行長Peter Gerber與德鐵信可執行長Jochen Thewes

德鐵信可大中華區執行長Christopher Pollard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不可預測的市場環境和整個供應鏈的劇烈震蕩。在這樣的困難時期,德鐵信可能夠和漢莎攜手,繼續優先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對此我深感自豪。我們目前致力於為我們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以此能夠賦予終端消費者們更多低碳環保的選擇。同時我也期待著更多的行業夥伴、客戶加入我們的行動。」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糜冬梅女士表示,此次綠色碳中和貨運航班僅僅是一個開端,雙方正磋商從明年夏季時刻開始,定期執飛碳中和貨運航班;並為致力於航空運輸的節能減排,為守護同一片藍天做出努力!

(左起)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糜冬梅與德鐵信可大中華區執行長Christopher Pollard

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是指可持續的合成煤油。目前主要利用生物質來生產,如可持續或可回收的植物油和食用油等。將來,還將提供非植物性可再生燃料。這方面最著名的生產工藝是基於可再生電力、水和二氧化碳的所謂電轉液概念(PtL)。

通過使用SAF,完全避免了航班使用常規煤油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發動機內的燃燒過程中,只有以前從大氣中去除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如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因此,可持續航空燃料是化石航空燃料的第一個真正的替代品,也是實現氣候友好、碳中和空運的關鍵。

此外,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還共同利用造林項目來補償由於生產生物質、加工和運輸可持續航空燃料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這可以確保航班總體上完全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所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可以被作為所謂的直接燃料添加到常規的煤油中,因此很實用且適合日常使用,且無需對飛機和供應鏈物流進行調整。因此,能夠滿足法蘭克福到上海航班燃料需求的大量可持續航空燃料,將被注入法蘭克福機場的加油系統。每架飛機隨後從燃料庫加油,接收並實際消耗少量可持續航空燃料。不過,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二氧化碳減排,完全歸功於漢莎貨運和德鐵信可兩家公司。

這是11月達成的聯合行動的第一步,即在航空貨運中不再使用化石燃料。合作的目的包括定期交流信息、推廣諸如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環保技術。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在啟動首批碳中和航班的同時,呼籲託運人、物流供應商、空運承運人及政界人士共同努力,擴大生產和基礎設施,從而提高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供應量。兩家公司都在引領變革,並將從夏季航班時刻表開始定期為航運業提供碳中和空運服務。

相關焦點

  • 漢莎貨運在華執行全球首個碳中和航班
    漢莎貨運在華執行全球首個碳中和航班 2020-12-02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日電(湯彥俊)近日,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
  • 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中新社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日電(湯彥俊)近日,德國漢莎貨運公司執飛全球首個綠色碳中和航班
  • 客改貨、碳中和,門門功課都積極,這家航司的抗疫成績單怎麼樣?
    漢莎法蘭克福大本營還有第四種控溫區,可以達到零下70度的深度冷卻,但這也需要疫苗廠家配合提供包裝和溫控保護。位於富蘭克林的地面冷鏈倉庫|圖by漢莎貨運官網目前,漢莎貨運的醫藥運輸銷售額佔整個貨運量的10%。
  • 破局可持續發展難題 航空貨運頭部企業深挖數位化潛能
    原標題:航空貨運頭部企業深挖數位化潛能   近日,德國漢莎貨運執飛的全球首架碳中和航班開啟了從歐洲到中國的標誌性飛行。
  • 航空貨運頭部企業深挖數位化潛能
    近日,德國漢莎貨運執飛的全球首架碳中和航班開啟了從歐洲到中國的標誌性飛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遭遇百年以來的「艱難時刻」,在這一背景下,全球航空產業鏈條上的製造商和運營商都將目光投向了數位化轉型,這架「綠色航班」承載著航空業對於可持續未來的期待,對可持續發展潛能的挖掘也推動著漢莎貨運航空公司等航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進程。
  • 對話丨漢莎貨運中國首代:運新冠疫苗需做何準備?客改貨航班賺錢嗎
    本周,漢莎貨運航空與德鐵信可聯合推出的首個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油碳中和航班,從法蘭克福飛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為民航業的環保減排開展新探索。不同於早前綠色航班將可持續航油與傳統航油混合使用的模式,這班航班的全部往返油料,均為可持續航油,能夠減少80%的碳足跡。
  • 碳中和+|國際航空業在碳排放和環保上,仍熱衷於「作秀」?
    在去年的氣候行動峰會上,我們發起了「零運輸聯盟」,以推動到2030年實現零排放深海船舶。但是當前的政策與這些承諾不符。我們需要看到可執行的法規和財政步驟,以便航運業能夠履行其承諾。」 漢莎航空的「100%碳中和」航班首飛 當前,作為全球領先的航空公司之一,漢莎航空當然也屬於IATA的會員單位。 11月29日,德國漢莎航空的首架100%碳中和貨運航班,執行從法蘭克福和上海間的往返飛行。
  • 德鐵信可推出全球包機業務,為中國航空運輸注入「強心劑」
    德鐵信可近日正式推出了新的全球包機運營計劃,該服務連接了北京、上海、鄭州、香港至芝加哥和法蘭克福,每周十個班次,並提供自營包機服務。儘管目前的航空運力仍受到國際客運航班大量停飛的影響,這一產品無疑將成為德鐵信可客戶全新的選擇,為其出口貨物運輸提供了可靠的物流支持。全球包機業務採取了先前的整包機運營模式,例如:德鐵信可在抗擊疫情期間所推出的COVID-19空中運輸橋梁服務。
  • 南航迎第三架ARJ21;美限制部分中國公民赴美旅行;更多國際航班新開...
    05國航明年1-3月國際航班計劃出爐每周執飛30條航線自2021年1月1日0時至3月27日24時,國航每周可執行國際航線共計30條,其中涉及北京分流航線20條,上海國際航線3條,杭州國際航線3條,成都國際航線3條,深圳國際航線1條,具體航班計劃及關於北京地區的第一入境點計劃如下: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走向碳中和
    雖然這是我國第一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點任務之一,但今年以來,「碳中和」已在多個重要場合被提及。有專家指出,「碳中和」意味著一個以化石能源為主支持發展的時代開始結束,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一個向非化石能源過渡的時代來臨。
  • 國泰貨運和漢莎貨運進一步擴展商務合作協議
    國泰貨運和漢莎貨運進一步擴展商務合作協議,雙方由歐洲前往香港的航空貨運已開始投入服務,為客戶帶來更大的方便及靈活性。根據協議,香港與多個歐洲機場會建立直接貨運聯繫,包括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布魯塞爾、都柏林、倫敦(希斯路和格域機場)、馬德裡、曼徹斯特、米蘭、慕尼黑、巴黎、羅馬和蘇黎世。
  • 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可加熱汽水薑汁可樂;喜茶開出在深圳第100家...
    孩之寶攜手世跆聯推出「睡衣小英雄,運動顯身手」項目,將陸續登陸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此次合作利用《睡衣小英雄》的IP吸引力,把跆拳道運動以有趣、好學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鼓勵小朋友們加入。12位跆拳道英雄親身示範12個入門級動作,形成系列教程。
  • 東方日升與德鐵信可達成戰略合作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於南3月17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A股光伏龍頭企業東方日升在上海同全球多式聯運服務知名企業德鐵信可(全球國際貨運)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依託各自在市場、物流、供應鏈管理上的優勢,建立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 2025年,奧迪所有生產基地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致力於為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做出貢獻,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啟動一系列減排行動,以期在2050 年前實現整個公司的碳中和,助力環境保護。在「清潔生產」方面,奧迪實現了兩個重要裡程碑:2018 年,生產奧迪e-tron 車型的布魯塞爾工廠獲得碳中和認證。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採取的主要措施有:轉型使用綠色電力,安裝大規模太陽能光伏系統(107,000 平方米),使用經過認證的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啟動碳積分認證項目以抵償當前不可避免的排放需求。
  • 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原標題: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作為澳大利亞最環保的城市,阿德萊德(Adelaide)早在2015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個「零碳」城市。
  • 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的冶金技術革命
    劉獻東  前兩期(詳見《中國冶金報》2020年9月4日、9月11日2版)介紹了歐洲鋼鐵工業聯盟(Eurofer,歐鋼聯)為實現溫室氣體減排承諾而推進的2條主要技術路線(「智能碳使用」「碳直接避免」)的重點項目,本期探索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鋼鐵行業開啟冶金技術革命的實踐和成效。
  • 德國政府歡迎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重要信號
    中新社柏林9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中國日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5日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歡迎中方宣布碳中和目標,將其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信號。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會議上,「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是中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社會活動引起的碳排放,和商業碳匯等活動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