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之森與以往的故事情節不同,它的結局有些不盡人意。也算圓滿,但是這樣也阻擋不了我們對它的喜愛,這部影片仿佛代表著純潔的愛情,令人嚮往。
影片開頭六歲的螢被母親告知暑假回到鄉下爺爺家的路上,於住滿山神、妖怪的「山神之森」迷了路。這時,一名戴著面具的少年阿銀來幫助她,用一根樹枝牽著瑩走出森林,畫面純潔又美好。阿銀是半人半妖,不可以和人接觸,自此以後,螢暑假一有時間就來阿銀。一來一回,兩人逐漸萌生了情愫,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事情。
兩人的情意日益增長。因為阿銀不可以和人類接觸,否則就會死去,而且撫養他的山神妖怪們也看出了阿銀的心意,他們不想失去阿銀,所以勸誡他,但是伴隨著螢一天一天的長大,她喜歡上了銀。螢在又一次見到銀的時候表露了心跡,他們隔著面具親吻。銀帶著螢去參加了妖怪的聚會,故事到這裡似乎就很圓滿了。只是這一次的聚會,終於發生了他們誰也不想發生的事情。在他們開開心心的參加完妖怪聚會後準備返程時,碰到了幾個人類男孩,可是,就在這。阿銀因為熱心善良沒有控制住自己,去扶住了即將要摔倒的人類男孩,結果身體開始慢慢變得透明。其實在觀影到這裡的時候。可以不用任何悲情的情節就可以讓人潸然淚下,因為阿銀即將離開,在離開的一瞬間,他擁抱了螢,然後消失不見,看到這裡,會讓人變得十分壓抑,兩個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可是他們又勇敢,違背常理也要去守護愛情。雖悲情卻又圓滿。
因為這一場大結局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的。我們在觀看的時候,總是希望銀能夠放下那一根樹枝,和自己喜歡的女孩牽著手,但是這也是不能夠的。誰知道大結局,卻給了我們這樣的圓滿。所以對於觀眾來說,螢火之森的大結局很圓滿。但是這一個圓滿,確實讓男女主角再也見不到來得到的。愛情的代價讓阿銀失去生命,這可能是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吧。互相喜歡的人不能互相接觸,接觸過後卻是永久的分離,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要珍惜我們擁有的。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痛惜哀怨。也許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讀懂這部電影背後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