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襄咽喉,鄂北明珠,湖北隨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2020-12-13 環球導遊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裡,這裡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湖北隨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炎帝神農故裡

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名勝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厲山鎮境內,距隨州市區約18公裡,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世界華人尋根謁祖的聖地。景區內群山攢簇、溝壑縱橫、樹木茂盛、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氣勢恢宏,絢麗壯觀。核心景區面積1.71平方公裡,有60多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千百年來,厲山謁祖祈福活動綿延不斷,已成為炎黃子孫尋根謁祖、抒發民族情感的旅遊觀光聖地。

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餘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已初步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洞、九龍山景區為主體的炎帝文化尋根遊,以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杆為主體的唐清文化探古遊,構築了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尋根拜祖為一體的旅遊新格局。

二、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長崗鎮境內,地處湖北省北部山地,距隨州市區約65公裡。大洪山主峰海拔1636米,山勢由西向東,綿亙隨州、宜城、棗陽、鍾祥、京山5市縣,盤基百裡。為名山之屬,中原之樞,江漢之塞。景區內有自然風光,如詩如畫:山勢雄偉,峰巒疊翠;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奇花異卉,漫山爭豔,還有千年銀杏和楠木、香果樹、燈臺樹等數十種名貴樹木,無不令人心馳神往。

大洪山屬石灰巖地質,溶洞眾多,主峰寶珠峰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譽,周圍已對外開放的溶洞有仙人洞、雙門洞、黃巖洞、兩王洞、小泉洞和娥皇洞等。溶洞內洞廊高大奇特,雄偉壯觀,鍾乳懸掛,千姿百態,宛若迷宮。仙人洞以軒敞著笱,幾個大廳可容納萬人;雙門洞中的「蓮花寶塔」,高達30米,塔徑向要十個人連手合抱,塔景紛呈,堪稱「天下奇觀」。

三、中國千年銀杏谷

中國千年銀杏谷景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永興村境內,這裡是中國古銀杏之鄉,景區內古銀杏樹連成片、構成群落,綿延12公裡,深藏群山之間、匯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群落之一。景區包含一母九子、胡氏祠、大夏皇帝明玉珍故裡等景點。有千歲以上的銀杏樹308棵,百歲以上銀杏樹17000多棵,定植銀杏樹510萬多棵,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古銀杏樹群落,被譽為「千年銀杏十裡畫廊,世界最純淨的地方」。

中國千年銀杏谷景區內古銀杏樹連成片、構成群落,匯聚成谷,銀杏樹邊有人居,古樹傍農舍,鄉土建築、田園生活交融,一派人與樹和諧相處的共生共榮景象,被譽為「千年銀杏,十裡畫廊,世界最純淨的地方」,在畫廊中有銀杏樹王、盆閌樹、五老樹、銀杏至尊、七腳榔等景點。除了銀杏,景區內古村落有仿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湖北民居特色的古建築胡氏祠、桃源湖、九口堰新四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夏皇帝明玉珍故裡、千年古剎現光山相國寺等景點。

四、西遊記漂流景區

西遊記漂流景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淮河鎮境內,地處鄂豫兩省交界的桐柏山下,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海拔1140米,它是鄂豫兩省隨州境內的分水嶺,東邊有一高峰叫做玉皇頂,山下有條河叫龍潭河,玉龍西遊記漂流便置身其中。這裡是連接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也是南北動植物混雜共處的天堂。這裡是優質純淨水上的衝浪,是冰川遺蹟上的漂流,也是洞察淮河源頭的神秘和潔淨的地方。

玉皇頂下的龍潭河是一條原生態溪流,河道全長9公裡,整個漂流時間大約為2.5-3個小時,兩岸懸崖陡壁,奇峰怪石林立,漂流全程時而奔騰直下,時而迴旋幽谷,使人心曠神怡。景區根據《西遊記》劇情將漂流景區打造成一個神話世界,在河兩岸,1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到處是《西遊記》裡的景致、人物和故事。遊人可置身其中,裝扮成唐僧師徒中的任一角色,經歷人妖、人猴、人水三大戰役,嘗試一次神仙之旅,享受一次神仙般的快樂。

五、隨州市文化公園

隨州文化公園也被稱為季梁公園,位於隨州市城東新區熊家村季梁大道,是一個生態景觀公園。公園以生態和文化景觀建設為主線,展示具有隨州特色的神農文化、編鐘文化、季梁文化、隋文化,展示隨州歷史文化、歷史名人、民俗民藝。園內設施齊全布局也很合理,突出了隨州的歷史底蘊,可以說是隨州全新的地標和名片,是隨州市民的休閒、健身、娛樂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這裡休閒觀光,了解隨州文化。

隨州文化公園在功能布局上,分為東、中、西三區:東區為運動健身區,突出運動主題,分為生態休閒、水上運動、體育健身等功能區。中區是文化園的文化核心區,主要文化景觀有:農耕文化壇、季梁主雕塑、盛世同慶、舜井亭、隋文化浮雕等。西區為生態景觀區,主要有百花園、鳥語林、民粹園等,同時布局各類文化場景雕塑,主要有大型歷史畫卷、曾隨之謎青銅雕塑等文化小品。

六、西遊記公園

西遊記公園位於隨州市洪山鎮溫泉村,地處桐柏山下。桐柏山是我國神話的發源地,桐柏山淮河源是西遊神話發源地、西遊記創作地。吳承恩結合桐柏山的風物傳說及當地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傳世名著《西遊記》。西遊記公園由女兒國溫泉、西域風情街、火焰山石林、蟠桃園、大鬧天宮、八戒藝術中心等西遊文化體驗場所組成,是地道的純中式主題樂園。

凌雲渡玻璃橋是西遊記公園的標誌性建築,是西遊取經、功德圓滿的橋,也是全國首個西遊文化主題橋,華中地區首個夜光玻璃橋。凌雲渡玻璃橋是一座凌空飛架於火焰山石林上空的玻璃橋,橋長81丈,橋高17丈,寬0.66丈,由66塊特製玻璃建造而成,以「成仙轉運」為主題,通過凌雲渡玻璃橋後,可以給遊客帶來種種好運,並能擺脫世俗中的種種困惑,達到否極泰來、心想事成、成仙轉運的境界。

對於湖北隨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湖北的一座旅遊城市,靈秀隨州,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
    最近是每年旅遊最熱鬧的時候,每個旅遊景點基本都是人滿為患,隨著人民經濟能力的提高,中國的旅遊目的地也在不斷變化,從以前的全國熱點旅遊,到現在的出境遊,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隨州,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位於沿海地區的長江、淮河流域,東中央軸承武漢市中心,西接省會城市副中心,襄陽市南陽、信陽在荊門的北部和南部,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門」。
  • 炎帝神農家鄉,湖北隨州特色美食
    他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被稱為「漢襄咽喉」「鄂北明珠」。隨州的古名是「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聞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勤勞的隨州智慧人用天堂的恩賜創造創造了一個經典美味。讓我們跟隨小編的腳步,品嘗隨州的美味小吃。
  • 湖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地級市,不是荊州,也不是黃石
    導讀:湖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地級市,不是荊州,也不是黃石。 縱觀我國的經濟發展,總是讓人感慨萬千,自1978年開始,我國的發展已經走過了40個春秋,在這些發展的年限裡,湖北各地的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曾經夢想的小康社會 ,現在已經夢想成真,這一切都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路線。相比之下,很多地方的發展還存在差距,被網友認為是最窮的地方。
  • 炎帝神農家鄉,湖北隨州特色美食
    他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被稱為「漢襄咽喉」「鄂北明珠」。隨州的古名是「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聞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勤勞的隨州智慧人用天堂的恩賜創造創造了一個經典美味。讓我們跟隨小編的腳步,品嘗隨州的美味小吃。
  • 最美的天籟之音,江漢平原上「鄂北明珠」,隨州
    鄂北明珠隨州城,古奇美新人稱頌。炎帝神農遺家園,音樂之祖留編鐘。隨州有山有水,自古人傑地靈。特別是隨州江河之多,令人稱奇。全境內有大小河流I39條,小溪更是多的無法統計。所以這裡誕生了中華先祖炎帝神農。江河之多唱出了世界上最早最美的天籟之音。
  • 湖北最低調城市,坐擁中國第八大奇蹟,被譽「鄂北明珠」僅為五線
    說起湖北,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荊楚文化,作為先秦楚國地區,湖北歷史悠久的楚文化被稱為中國文明之源,位於湖北省北部的隨州市,位於「荊豫要衝」,扼住「漢襄喉」,全市總面積9636平方公裡,總人口221.67萬人,國內山川秀美被稱為「鄂北明珠」。
  • 湖北最低調的城市,被譽為「鄂北明珠炎帝故裡」,如今只有五線
    素有「漢湘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也是一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2000年6月國務院批准隨州設立地級市,成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歷史厚重的隨州,曾是隋朝楊堅的封地。隋朝也因隨州而得名。擂鼓墩出土的2400年前曾侯乙編鐘震驚世界,被譽為改寫世界音樂史的「稀世珍寶」。
  • 「湖北·隨州」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誕生地,著名的編鐘出土於此
    ,位於湖北省北部,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舊稱:漢東之國別稱:炎帝神農故裡、編鐘古樂之鄉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方言:西南官話-鄂北片● 虞夏至商初,隨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國;商代中期至戰國末期,先後在隨境有「厲」、「隨」、「唐」三個諸候國建置都邑● 西周: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隨」、「唐」封建隨境。● 戰國:楚滅隨建縣,秦漢因之。● 晉朝:設義陽郡。● 南北朝:改設隨陽郡,後又改為隨郡、北隨郡;北周設漢東、義陽二郡;西魏隨升為州,轄郡、縣。
  • 鄂北明珠——湖北省隨州市,隨州市最冷門的八大著名景點
    在湖北省,隨州是一座既年輕又古老的城市!說它年輕,是因為這座城市自成立市到如今才將近19年。而說它古老,則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歷史悠長,這裡不僅是炎帝故裡,還被稱之為編鐘之鄉。時至如今,隨州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之上,而與經濟一起蓬勃發展的,還有這裡的旅遊業。
  • 行影中國之湖北隨州——這4個景觀景點你去過幾個?還有哪些?
    隨州,湖北省地級市,湖北省的北大門。聞名於世的編鐘出土於此,也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古稱「漢東之國」,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有以古銀杏群落為標誌的田園風光,敘說著中國傳統哲學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理念的千年銀杏谷景區,有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餘處人文和自然景觀的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1,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廣水市廣水城區北3
  • 一篇文章搞明白湖北人文旅遊資源(湖北人文旅遊地圖合輯)
    境內有黃鶴樓公園、歸元寺、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長江大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木蘭天池等著名景點。境內主要景點有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楚故都紀南城考古遺址公園、洪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黃山頭森林公園等。
  • 湖北又添一「巨作」,耗資8.94億落戶隨州,或將成鄂北新地標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湖北境內的,正在修建的「巨作」,為什麼要稱其為「巨作」呢,首先是因為這座建築所耗費的資金,建築耗資8.94億元進行修建,其次就是其佔地面積了,此項目的佔地面積有167畝,建築面積則更大,其中包括有地上的6層和地下的1層。
  • 漢東之國隨州市,鄂北明珠,中國文字的起源地之一
    她是湖北省北大門,是中國十佳魅力城市,素有荊豫要衝、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據金雞嶺遺址考古發現,這裡是是中國文字起源地之一;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18年,同時也是東漢與隋朝的發祥地之一。隨州市地處湖北省北部,四周分別與襄陽市、荊門市、孝感市以及河南省屬信陽市、南陽市為鄰。
  • 帶你盤點湖北隨州的特色美食,回味無窮,看你吃過哪幾種?
    導語:帶你盤點湖北隨州的特色美食,回味無窮,看你吃過哪幾種?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臨、信陽,南達荊州,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國務院於2000年6月25日批准設立的地級市
  • 湖北隨州這個縣級市,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是鄂北大地重要門戶
    北接河南信陽,東部和南部毗鄰湖北孝感。它歷史悠久,地理位置獨特,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方之間的交通要衝,更是「鄂北門戶」。這個縣級市,就是湖北隨州下轄的廣水市。廣水市,原為應山縣,自南北朝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1988年撤縣建市。它是「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鄂豫兩省物資重要聚散地,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更是中原與荊襄大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 湖北隨州:白衣執甲,今朝凱旋,我們等你好,你等我們來!
    謝謝江西醫療隊為隨州拼過命,感恩江西4600萬人民無私的幫助,今年隨州所有4A級旅遊景區對江西人免費。 隨州在哪兒?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城市(2000年才設地級市)。
  • 川陝咽喉,四省通衢,湖北十堰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
    十堰別名汽車城,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東部、漢江中上遊地區,北抵秦嶺,南依巴山,漢江和武當山橫貫全境。這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十堰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武當山、丹江水、汽車城是十堰的三張世界級名片,有中國卡車之都的美譽。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湖北十堰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吧。
  • 來隨州玩,這四種特產美食一定要安排上,都是本地獨有的!
    #隨州#隨州,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隨州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被海內外譽為世界奇蹟。被稱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荊楚名勝大洪山,風光秀麗,景觀奇特,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
  • 自2009年起每年世界各地數十萬人赴隨州祭祖
    之後,炎帝神農故裡便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遊觀光的勝地,每逢祭祀大典這裡便熱鬧非凡。聖火臺。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