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全港酒吧關閉14天 醫學專家稱可考慮再禁食肆堂食
中新社香港4月3日電 (記者 韓星童)近期,香港接連出現涉及酒吧感染群組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並已發展至第二代及第三代傳播。自4月3日下午6時起,全港酒吧及酒館等賣酒場所關閉14日。同日,有香港醫學專家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特區政府可因應疫情發展,考慮進一步限制所有公眾有機會不戴口罩聚集的場所,包括禁止食肆提供堂食服務。
早前,中環出現62宗確診個案涉及酒吧及樂隊群組,並進一步傳播至14名沒有前往酒吧的感染者,包括一名40天大的嬰兒。因應病毒出現第二代及第三代傳播,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日晚宣布,酒吧及酒館等賣酒場所自4月3日下午6時起,關閉14日。違反上述規定,最高可被判罰5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
當日下午6時許,記者走訪酒吧聚集的尖沙咀諾士佛臺一帶。酒吧街冷清異常,所有酒吧均不營業,酒吧老闆徐小姐將閘門拉下一半,正在店鋪內整理雜物,她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苦笑著大嘆無奈,稱早前酒吧生意就已跌了接近九成,有時一晚僅能接待一兩桌客人,「我們的心態都是先撐下去吧」。
面對支付租金和員工工資的雙重壓力,加之生意大跌,「我們真的很難做,租金方面業主只減少了10%,等於沒有減」,徐小姐希望特區政府能夠補貼業界,「至少補貼八成租金和員工收入吧。」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讚成特區政府這一決定,他指出,今次酒吧群組暴發牽涉不同酒吧、樂隊、酒客和員工,形成一個傳播網絡,在兩三個禮拜內傳播,「如果我們不暫時關閉酒吧,堵住這個缺口,疫情有機會愈演愈烈,等病毒深入社區,問題就大了。」他認為不及時暫停酒吧營業,也會影響特區政府早前採取的限制4人以上聚會等措施的成效。
梁子超理解酒吧業界在措施下承受的巨大壓力,然而他建議業界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疫情蔓延,特區政府繼續加碼各類為期14天的措施,只會拖垮經濟,令所有行業筋疲力盡,屆時經濟損失會更大,「既然這樣,不如速戰速決,長痛不如短痛」。
梁子超認為未來一個禮拜很關鍵,特區政府須阻止群組暴發、控制追蹤不到傳播鏈的感染,若做不到,則需考慮進一步禁止所有公眾有機會不戴口罩聚集的場所,包括暫停食肆堂食,「因為目前為止的群組暴發,基本都與沒有戴口罩的場合有關,堂食風險最大。」同時,他認為,外賣服務方面也應設限,因一旦堂食暫停,客人自取或會排長龍,造成人群聚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