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新加坡自1990年10月3日建交以來,兩地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成果顯著。隨著經貿合作的日益密切,海外欠款問題不可避免,遇到了新加坡海外欠款問題,該如何對新加坡海外欠款追收?本期為大家帶來新加坡海外欠款追收文章分享~
新加坡,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全國人口570萬,面積僅有719平方公裡,相當於上海市區的大小,因此整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但經濟高度發達,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華人佔70%以上,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政局以穩定、廉潔高效著稱。
●新加坡的徵信概況●
作為一個以國際金融中心為定位的國家,同時長期受英國自由市場經濟思想影響,新加坡的徵信業均由私營機構運作。新加坡並不強制要求金融機構或企業上傳所有徵信信息,且銀行間的個人借款數據也尚未實現共享。
1 企業及個人主要徵信機構
個人徵信:新加坡徵信局(CBS)是新加坡最全面的消費者徵信局,自2002年《銀行法》就允許CBS的會員們可以接入CBS資料庫進行信貸數據的上傳和查詢。目前,業務已涵蓋消費者信用評價、中小企業信用分、信用監測、數據分析服務、公共數據查詢。
企業徵信:鄧白氏是主要的企業徵信服務機構。
2 徵信數據保護規範
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公民個人權利,近幾年陸續出臺了3部法案,規定只能在允許範圍內共享數據,違者可被判5000新元(約25000人民幣)的罰款或最高兩年的監禁。
與國內不同,新加坡並沒有設立像央行這樣獨立的監管部門或者像徵信中心這樣的中央資料庫來對貸款信息進行歸集。而是專門設立了以金融監管局(MAS)、借貸機構徵信局(MLCB)、個人數據保護委員會(PDPC)等一系列法定機構為主體的管理部門對徵信業進行多方位監管。
3 新加坡特有的「窮籍」制度
新加坡的「窮籍」並非窮人或者低收入者,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破產者」。那些負債後無力償還債務的破產者,由法庭宣告債務人為「窮籍」。
入「窮籍」有兩種方式:
第一,債權人發起
債務人欠債達到15000新幣(約75000人民幣)以上,無法償還欠款,債權人可申請其破產;
第二,債務人申請
面臨經濟困境時,即欠債在15000新幣以上,債務人無法償還欠款,債務人可以申請自己破產,報入「窮籍」。
換句話說,如果有新加坡債務人惡意拖欠欠款不還,就可以申請其破產,將其納入「窮籍」。
一旦入了「窮籍」,會咋樣?
(1)工作和生活就會受到各種限制
生活上,不得乘坐小轎車,不許出國觀光或探親,不得參加宴會,不能大吃大喝和購置高檔物品等。否則遭到檢舉,將被視為欺詐。
工作上,長期面對多種限制,包括必須得到官方受託人批准才能出國,以及不能擔任公司董事等。
(2)所有銀行帳戶都會被關閉
法院會為其開設一個獨立的儲蓄帳戶,用來管理入了「窮籍」的人的薪水。其工作得到的薪水一半要先償還債務,直至全部還請為止。
(3)震懾老賴們
有了這樣一套極其嚴格的制度,從根本上震懾了新加坡的老賴們,就是有賴錢的心,但是考量到後果,也都主動還錢,生怕變成「窮籍」。
●新加坡的海外欠款追收常識●
1 訴訟時效
新加坡訴訟時效是6年,過了訴訟時效後無法進行訴訟,但是可以視情況非訴催收嘗試追收海外欠款。
2 催收律法及催收機構
新加坡法律體制相對健全,債務債權關係需要儘可能多的提供債權資料,來提高催收成功率;目前在新加坡有10多家正規催收公司可以進行海外欠款追收。
3 強制清盤
對於企業欠款,債權人對債務公司追償超過1萬新元,並收到法律判決,債務未在3周內清償或擔保海外欠款,可以申請債務公司強制清盤。
4 破產規定
新加坡債務公司破產,政府部門、銀行會有優先債權,其他債權人可以去申報,如果還有剩餘款,則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