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奇石夢之館」的美譽的柳州奇石館是迄今為止 中國最大的奇石專類展館。展廳共設三層樓,分為十餘個展區,一層以柳州奇石為主線,以紅水河為主脈絡,展現本地各類異彩紛呈的精品奇石;二層以展現全國各地以及中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具有代表性精品奇石,兼容並蓄,將觀賞性、文化性融為一體。三層以小品石和礦物晶體、化石為主體。館藏奇石均為東方明珠,稀世珍玩。
柳州奇石館位於馬鹿山奇石博覽園的核心景區,柳州奇石館由奇石展區、文化展示區、休閒區、遊客服務中心、多功能廳組成,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奇石專類館,擁有「奇石夢之館」的美譽。館名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藝術「鬼才」黃永玉書寫,中國觀賞石協會、中國收藏家協會授予,由當代書法家泰鬥範曾先生書寫的「奇石之都,文化名城」交相輝映,甚稱連璧。
奇石館總建築面積12392.8m2,建築高度22.13米,是一座呈流線狀的仿奇石造型的建築,大氣簡約,渾然天成。於2009年11月開工建設,2011年10月28日,原「八桂奇石館」整體搬遷入館後正式對外開放。
柳州奇石館由天津大學建築設計規劃研究總院張華工作室設計。2013年度獲得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2013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設計師張華獲得建築工程二等獎。
奇石館在建築空間形體塑造上,將平面的矩形進行擠壓斜切成平行四邊形,並把帶有分形幾何的無規自相似的特點併兼具仿射自相似的特徵,之後再把平面撕裂如同作地球的板塊運動。同時在兩個對立的方向上做相同又相反的自相似變化,板塊從東南一側起從曲到折,高度上從西南到東北由高至低作曲線變化。兩股反向的力各自推動一端向對面作著自相似仿射變化,相鄰的單元即相似又有各自的變化,隨著單元的增多,原有的特徵變化慢慢消失而又不斷增加新的變化,一個不同以往的既矛盾又統一的新原型出現了。整個建築體型呈現為前曲後折,山水一體的和諧變化。我將這種新概念的原型稱之為「流形」,一個從頭至尾充滿運動變化的並有兩個或多個不同表現形式端頭的形體,兼具拓撲與分形的特徵。
倚靠馬鹿山的柳州奇石展覽館的空間形體通過一系列的拓撲變換和分形幾何的無規自相似與自仿射的變化,曲——水的典型特徵,折——山的典型特徵在一個形體中互不矛盾的和諧統一在一起,具有豐富驚奇的視覺效果。
展館一角
展館部分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