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2020-09-04 太原融媒體快報

遊錦繡太原,給你N個理由

為什麼要來太原?因為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紅色,是太原最生動的底色;綠色,是太原最美麗的顏色,古色,是太原最原始的本色、清涼是太原的特色。如今,旅遊讓紅色、古色和綠色煥發生機,清涼讓外地遊客對太原偏愛。本周,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邀您走進太原,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

太原是一座歷史名城

太原古稱晉陽,簡稱「並」,又名「龍城」,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這裡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見證了九朝古都的繁華,演繹著軍事重鎮、商業都會、民族熔爐的歲月崢嶸。

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晉陽之勝,全在晉祠。來太原,不到晉祠,枉到太原。酈道元的 《水經注》記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看來晉祠在北魏以前就有了。在晉祠你可以欣賞到中國祠廟園林建築典範的美,這裡有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三大國寶建築,這裡有植於周朝的臥龍柏,宋代泥塑彩色侍女像,常年奔流不息的難老泉水。據文字記載,「難老泉」是晉水的主要源頭。古時候晉國因晉水得名,晉國若是從「桐葉封弟」算起,到現在也該有三千多年了吧。

這裡有龍山石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道教石窟群。這裡凝聚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精華,而童子寺童子的傳奇、八仙的傳說等更為龍山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使得一山,一石,一木都披上了絢麗的光澤,富有了哲學的意味,文化的內涵。

還有明代的永祚寺、元代的龍山石窟、始建於春秋時期的晉陽古城等等,這些古蹟雖不會「說話」,每一個卻散發著太原歷史所獨有的魅力。

太原是一座文化名城

早在周代,叔虞封侯唐國,都城就是太原;隋末,李淵父子起兵太原,開啟了大唐盛世,「唐」就成了太原的文化符號。唐叔虞之子燮父遷都平陽,改國號為「晉」,「晉」隨之成為太原的城市名片。唐風晉韻源遠流長,古代建築門類齊全、彩塑壁畫異彩紛呈、石窟造像獨樹一幟、碑碣石刻精品迭出、革命文物遍布全域。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交相輝映、民俗與神話傳說各顯光彩。美麗的迎澤公園、如夢的晉陽湖……山水結合,景色感染,一雄一柔,歷史與現實,文化與自然,完美融合,彰顯著文化名城的光芒。

太原是一座美麗幸福之城

一條條新修道路縱橫交錯,一個個城建項目拔地而起,一個個綠意濃鬱的住宅小區,讓居民樂享推窗見綠的美好生活。汾河景觀休閒帶打造出了「城中有水、水映城池」的現代都市氣息,2019年榮膺「中國美麗城市」稱號。民俗活動多彩,美食更是享之不盡,清和園的頭腦、雙合成的月餅,還有「百樣百味」的麵食,寧化府的老陳醋,緊緊抓住你的味蕾。這是一座充滿靈性,宜居、生態、養生的美麗幸福之城。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布候選名單,太原入圍。

太原是一座清涼園林之城

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城市底色越來越綠,兩旁草坪青青、綠樹成蔭;一座座風景如畫的公園猶如都市中的「綠肺」,全天候輸送著自然鮮氧,2009年被評選為「國家園林城市」。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有百花爭豔,溪流潺潺,夏日草木繁茂,翠色如流;秋天楓葉如火,野果飄香;冬來銀裝素裹,冰天一色,不愧是「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天龍山上,松柏疊翠,溪流鳴澗,氣候涼爽,無怪乎北齊神武帝高歡在此修建避暑宮。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早162年,位於蒙山景區,主峰海拔1325米,是北漢皇帝劉知遠的避暑宮所在地。 太原,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避暑宮的修建是古代帝王將相對清涼太原偏愛的見證,因為清涼,從古至今盡顯輝煌。

這裡交通便利、空氣清新,疫情防控有力,高中低檔星級飯店齊全,是你「遊山西·讀歷史」首選之地。

相關焦點

  •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遊山西 讀歷史】太山秋色 2020-11-11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尋古探幽,近郊自駕之旅古交歷史悠久,春秋屬晉,戰國屬趙,隋唐屬交城、陽曲二縣。滄海桑田般的地質構造變遷,不僅賦予了古交豐富的礦產資源,還賜予了眾多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邀您走進古交,親近歷史,感受文明,領略別具一格的古村古道、古文化遺址,精粹獨特的紅色文化,獨具特色的鄉村記憶,絕美的地質構造景觀和蘊涵豐富的能源文化。
  •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遊山西 讀歷史】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020-09-13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太原府城文化走讀遊太原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歷史和文化遺產,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為讓省內外遊客走進錦繡太原,探尋歷史遺蹟,遊歷園林藝術、品味街巷文化,喚醒城市記憶。
  •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策劃:黃河新聞網新媒體部原標題:《【遊山西 讀歷史】愚公移山移的哪座山?》 相關推薦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的「小八達嶺」——固關長城 2020-09-2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中秋邂逅國慶,這個假期怎麼玩——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又恰逢中秋邂逅國慶,最宜家人團聚,陪伴旅行,享受美好時光,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傾情奉獻國慶出遊攻略,遊山西·讀歷史·太原行。太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麵食名揚天下。俗話說: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數太原。其麵食有280種之多,有刀削麵、刀拔面、手擀麵、剔尖、貓耳朵、擦圪蚪、拉麵、揪片、沾片子和栲栳栳等。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美食品種繁多,「頭腦」、羊雜割、過油肉、灌腸…。
  •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遊山西 讀歷史】太行奇蹟——掛壁公路 2020-12-03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
    【遊山西·讀歷史】文旅在線特別專欄——仝建平《山西歷史地位及文化區域》(一) 2020-09-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丨賞心悅目、華而不奢,一圖帶你逛平遙古城
    遊山西讀歷史丨賞心悅目、華而不奢,一圖帶你逛平遙古城 2021-01-11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當中秋邂逅國慶,這個假期怎麼玩?
    又恰逢中秋邂逅國慶,最宜家人團聚,陪伴旅行,享受美好時光,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傾情奉獻國慶出遊攻略,遊山西·讀歷史·太原行。太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麵食名揚天下。俗話說: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數太原。其麵食有280種之多,有刀削麵、刀拔面、手擀麵、剔尖、貓耳朵、擦圪蚪、拉麵、揪片、沾片子和栲栳栳等。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美食品種繁多,「頭腦」、羊雜割、過油肉、灌腸…。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當中秋邂逅國慶,這個假期怎麼玩?
    又恰逢中秋邂逅國慶,最宜家人團聚,陪伴旅行,享受美好時光,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傾情奉獻國慶出遊攻略,遊山西·讀歷史·太原行。太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麵食名揚天下。俗話說: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數太原。其麵食有280種之多,有刀削麵、刀拔面、手擀麵、剔尖、貓耳朵、擦圪蚪、拉麵、揪片、沾片子和栲栳栳等。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美食品種繁多,「頭腦」、羊雜割、過油肉、灌腸…。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當中秋邂逅國慶,這個假期怎麼玩?
    又恰逢中秋邂逅國慶,最宜家人團聚,陪伴旅行,享受美好時光,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傾情奉獻國慶出遊攻略,遊山西·讀歷史·太原行。品美食每逢佳節,親人團聚,美食自然少不了。太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麵食名揚天下。
  • 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當中秋邂逅國慶,這個假期怎麼玩?
    又恰逢中秋邂逅國慶,最宜家人團聚,陪伴旅行,享受美好時光,值此雙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傾情奉獻國慶出遊攻略,遊山西·讀歷史·太原行。品美食每逢佳節,親人團聚,美食自然少不了。太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麵食名揚天下。
  •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
    【遊山西 讀歷史】山西明長城,到底有多長?其中許多段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尤以代縣雁門關、偏關縣偏頭關、寧武縣寧武關、平定縣娘子關長城最具特色。雁門關地理位置險要,關樓建築宏偉,城牆雄峻挺拔,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中華第一關」。偏頭關烽堠林立,古堡密布,有「三關首御」之稱。長城與黃河在此相會,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與中華民族的象徵———長城相聚的地方。寧武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太原總兵駐守調度的重地。
  • 遊山西·讀歷史丨山西古建探「殿」之旅
    遊山西·讀歷史丨山西古建探「殿」之旅 2020-09-08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遊山西·讀歷史】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浙江、上海兩地舉辦 2020-09-04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錦繡太原城#本周推薦:遊山西·讀歷史 遊錦繡太原
    本周,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邀您走進太原,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這裡凝聚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精華,而童子寺童子的傳奇、八仙的傳說等更為龍山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使得一山,一石,一木都披上了絢麗的光澤,富有了哲學的意味,文化的內涵。
  • 遊山西·讀歷史 本周推薦研學之旅 帶你探索詩和遠方
    山西新聞網9月17日訊(記者 葛海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開學了,無數學子開啟了新的學習之路。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本周推薦的是兩條研學之旅,周末約上你的小夥伴,一起邊走邊學吧。教場巷成街於清末,得名於清代精騎營練武之教場,因保留了當時的建築和街道,被稱為歷史文化街區。街道兩旁多是清一色的居民住宅,幾座尚未整修的四合院民居還保留著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老屋上的磚飾,門樓雖已不見了頂子,但兩旁的磚雕依舊清晰可辨。教場巷所在的位置地勢高,比東南位置乾燥。清末民初時期,達官貴人都選擇在這裡居住,這裡有閻錫山高級別墅區四合院建築。
  • 【遊山西 讀歷史】郭峪古城:漫步古城 一夢千年
    【遊山西 讀歷史】郭峪古城:漫步古城 一夢千年 2020-10-15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