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評郭臺銘參加2020臺灣「總統」選舉

2020-12-12 環球時報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7日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這將進一步增加那場正在到來選戰的戲劇性。國民黨和民進黨的黨內初選都將更加激烈且充滿變數,而到目前為止韓國瑜是否會被國民黨「徵召」參選仍是未知數。

郭臺銘曾是臺灣首富,也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在臺灣頗具影響力。此外他雖然加入國民黨已有50年,卻實為政治素人。他的集團在大陸設廠最多,據稱僱有逾百萬大陸工人。同時他與川普總統有良好關係,後者入主白宮後,鴻海集團宣布在美國大舉投資,興辦工廠。

郭臺銘17日表示要支持兩岸和平,臺灣輿論的最初反應是,他的民調支持度與韓國瑜大體相當,但都遠高於蔡英文。

如果郭臺銘明年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緊張關係將會出現緩解,對短期內的臺海局勢很可能產生轉折性意義。不過國民黨的初選是個複雜遊戲,國民黨與民進黨2020年的競爭形勢還有柯文哲這一特殊第三方變量,郭臺銘的「問鼎總統之路」將會是曲折的。

大陸方面不宜對臺灣選舉能夠提供抑制「臺獨」的力量抱太高期望,要看到,政治體制本身決定了政黨輪替將在臺灣不斷發生,導致島內的兩岸政策間歇性變化。陳水扁鬧了8年,馬英九執政結束了那段動蕩,但蔡英文又把臺海緊張帶了回來。無論誰在2020年當選,上述政策輪迴都極可能延續下去。

所以說誰在明年勝選對短期的臺海局勢有關鍵意義,但從長遠看,它又不那麼重要。它無非是挑戰與局勢緩和哪個先來哪個後到的區別。因為臺灣的體制決定了,國民黨和民進黨都不太可能在臺灣長期執政。

大陸必須通過力量建設和準確的對臺政策不斷強化北京對臺海局勢的主導權,這是我們處理臺海問題的根本之道。

從1996年爆發臺海危機直到今天,20多年過去,大陸歷史性地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軍費大國,臺灣當局破壞臺海穩定的能力大規模萎縮,美國幹預臺海事務越來越困難,這是臺海局勢變化的總方向。

從歷史的宏觀角度看,也只有上述力量格局的變化能夠對臺灣問題的走向產生實際的塑造,臺灣內部的政治遊戲越來越無關緊要,它們當時可能很熱鬧,但都將被歷史忽略。所以大陸方面無需對那些遊戲投以過多注意力,我們應當更多專注於實際緊要的事情。

臺當局少惹些麻煩當然好,但是碰上激進的民進黨當局,真的未必就是很壞的事。因為大陸總要致力於有助於吸引和強制實施統一的力量建設。臺當局溫和,會讓這個任務從容些;臺當局激進,則這個任務緊迫些。但不管怎麼說,大陸該做的事情一件也少不了。

所以大陸歡迎願意與我們共同維護「九二共識」的力量在臺灣執政,如果下屆臺當局繼續當前的激進政策,甚至更加極端,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它無非要求我們把今後該有的舉措早一點拿出來。在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的博弈中,最不怕臺海攤牌的一方顯然是中國大陸。

我們認為,大陸對臺灣選舉應越來越不持傾向性,它是我們基於實力的自信,也應逐漸完善相關的政策配套。

(社評原標題:臺灣誰當選不是臺海局勢的決定因素)

相關焦點

  • 吉爾吉斯斯坦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共有17位候選人參加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特派記者周翰博】比什凱克消息:當地時間10日上午8時,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選舉投票正式開始。根據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發布的信息,共有17位候選人參加本次大選。吉登記選民人數超過356萬。本次選舉共開設了2474個境內投票站和48個境外投票站。在中國的吉爾吉斯斯坦選民可前往位於北京的吉駐華大使館和駐廣州總領館投票。
  • 環球時報2020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20年,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年度評選的十大新聞帶你回顧。年美國總統選舉也因其史無前例的混亂而載入史冊,特別是自1896年以來,出現第一位敗選者拒不認輸的局面;中歐投資協定(BIT)談判完成和亞太15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極大地提振了世界經濟信心;多國加入月球和火星探測,而中國圓滿完成的一系列航天任務更令全球矚目……一年來,參與採訪和報導這些大事件的《環球時報》記者也見證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年。
  • 參加環球時報年會遭綠營威脅,邱毅黃智賢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 吳薇 張若】環球時報5日在北京舉辦年會,邀請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擔任主持人,前「立委」邱毅通過視頻參與,引起綠營的關注。有民進黨「立委」6日揚言要調查他們是否違反臺灣「國家安全法」,邱黃二人對此嗤之以鼻。
  • 參加《環球時報》年會遭綠營威脅,邱毅黃智賢回應一針見血
    環球時報5日在北京舉辦年會,邀請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擔任主持人,前「立委」邱毅通過視頻參與,引起綠營的關注。>「立委」王定宇稱,依照邱黃之前的言行,這次在環球時報年會上發表「並臺」的說法不讓人意外,但他們用言語暗示通過施壓或以武力等逼迫我們接受統一,根本是「內賊」的行徑。
  • 環球時報社評:美國在操縱臺灣選舉,卻賊喊捉賊
    臺灣「總統」選舉兩周後就將舉行,蔡英文當局不斷指責大陸方面試圖幹預這次選舉,美國新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甚至煞有介事地出了一個條文,要求美國務院在臺灣選舉45天之後評估中國大陸是否對選舉進行了幹預。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不斷做幹預臺灣選舉動作的不是北京,而恰恰是華盛頓。
  • 臺海觀瀾 單挑環球時報,蔡英文當局想幹啥
    她的戰車不但衝媒體而來,而且跨越臺灣海峽,炮口直指北京,要和環球時報單挑。11月3日,臺灣「國安局」發布消息,稱影響臺灣選舉的假新聞來源主要有6個Facebook粉絲團和3個網站。其中3個網站一個在香港,兩個在北京:環球時報的環球網和新華社的新華網。
  • 臺灣2020選舉首場政見會,韓國瑜上臺便劍指蔡英文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2020年臺灣「總統大選」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18日晚7時在華視登場,3組候選人包括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首度同臺完整呈現各自政見。韓國瑜為第一個發言的候選人,他上臺便劍指蔡英文「根本不愛中華民國」,如果無法像他一樣大喊三聲「我愛中華民國」,那就大聲喊出「臺灣獨立」「支持臺獨」。韓國瑜宣布,上任後要成立特偵組,對蔡英文執政期間受懷疑的案件立案調查,批評民進黨稱「別人賺錢開公司,民進黨開政府賺大錢」。第二個發言的是宋楚瑜,他批藍綠長年築起高牆讓臺灣陷入相互撕裂的對立,並表示「臺灣需要一位腳踏實地,內心真正放下藍綠的領導人」。
  • 臺灣明年選舉,誰贏?
    王在希:我們沒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12月21日,在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議題二「兩岸大勢:2020統一關鍵節點?」環節中,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表示, 臺灣明年的選舉是臺灣選舉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別複雜、鬥爭特別激烈、變化特別無常。從目前的民調情況來看,蔡英文稍佔優勢,因為她現在在執政,可以動用公權力。
  • 環球時報:民進黨在表演恐慌,還是真張皇失措?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資料圖 視覺中國)臺灣網絡上最近出現了一個「關注31條」網站,在島內激起了軒然大波。先說假恐慌,這是為了選舉的表演!臺當局最喜歡炫耀臺灣的「民主」與「自由」,但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前,他們又學來美國指責北京「利用美國新聞自由對美搞滲透」那一套,開始大肆加緊編篡大陸方面「利用臺灣新聞自由對臺搞滲透」的故事。如今發現這個尚不確定究竟是誰註冊的網站,他們全力爆炒,把它作為大陸「滲透臺灣」的最新證據搞事,試圖以此凝聚臺灣綠營基本盤。
  • 臺海觀瀾 單挑環球時報,蔡英文當局想幹啥
    她的戰車不但衝媒體而來,而且跨越臺灣海峽,炮口直指北京,要和環球時報單挑。11月3日,臺灣「國安局」發布消息,稱影響臺灣選舉的假新聞來源主要有6個Facebook粉絲團和3個網站。其中3個網站一個在香港,兩個在北京:環球時報的環球網和新華社的新華網。
  • 洪秀柱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兵兇戰危,臺灣不能當「刺蝟」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她曾在統派屢遭民進黨當局恐嚇的臺灣多次申明「兩岸必然走向統一」;她曾是國民黨主席,卻因成為「孤臣」而失去代表國民黨角逐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機會。「最多只有『嚴重關切』,沒有任何具體的安全保證承諾」環球時報:日前民進黨當局大肆炒作美國副國務卿、捷克參議院議長訪臺,聲稱是重大「外交突破」,在您看來,他們到訪臺灣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民進黨當局從炒作中得到了什麼?
  •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國民黨不會是另一個民進黨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範凌志】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介入臺灣政治的跡象日益明顯。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一個月,中情局人員就曾威脅一些藍營媒體,直接導致一批媒體在選前轉向。在美方不停挑動兩岸對立之際,解放軍日前再次在臺灣海峽南北兩端展開為期一周的軍演。
  • 呂秀蓮宣布參加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綜合多家臺媒報導,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16日晚間宣布,將參加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她在聲明中稱,將於今日(17日)向「選舉委員會」登記申請為獨立參選人。 呂秀蓮辦公室昨晚發出採訪通知,指數月來受到各界人士鼓勵,決定接受政黨的推薦,於明天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申請為獨立參選人,並於今日早上十點半舉行記者會。
  • 谷歌:所有臺灣選舉候選人的競選廣告"統統不接受"
    明年臺灣「總統大選」在即,島內民眾經常使用的社交平臺谷歌和臉書都宣告新措施,且截然不同。據臺灣《中國時報》14日報導,谷歌在官網上正式宣布,自11月15日起到明年1月17日止,所有谷歌廣告平臺將暫停接受臺灣候選人的競選廣告,並明確點名從「總統」「副總統」到政黨、「立委」等,競選廣告「統統不接受」,正式與臺灣政治劃清界線。
  • 郭臺銘、柯文哲紛紛棄選,臺灣2020年選戰重回「韓蔡對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兜兜轉轉一圈後,臺灣地區領導人2020年選舉的格局又從「三國演義」變成藍綠對決。繼鴻海創辦人郭臺銘16日深夜拋出震撼彈宣布不參選之後,臺北市長柯文哲17日也猝不及防地宣讀不選聲明。在臺灣申請登記為「總統」選舉被聯署人的最後24小時,原本呼之欲出的「第三勢力」突然自動瓦解,使得這場選戰重新成為高雄市長韓國瑜與現「總統」蔡英文之間的對決。不僅如此,又一戲劇化場面出現在17日上午,75歲的臺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在其「隊員」陪同下,扛著一籃子現金,到「中選會」登記參選,被綠營人士斥為「攪局」。
  • 臺灣明年選舉,誰贏?
    王在希:我們沒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12月21日,在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議題二「兩岸大勢:2020統一關鍵節點?」環節中,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表示, 臺灣明年的選舉是臺灣選舉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別複雜、鬥爭特別激烈、變化特別無常。從目前的民調情況來看,蔡英文稍佔優勢,因為她現在在執政,可以動用公權力。
  • 「2020選舉前哨戰」?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27日舉行臺北和臺中共兩席「立委」補選,尤其臺北補選重演去年「九合一」藍、綠、白三方勢力角逐的場面,被認為將牽動2020年「總統大選」各陣營布局,也被視為「選舉前哨戰」。
  • 呂秀蓮宣布參加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綜合多家臺媒報導,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16日晚間宣布,將參加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她在聲明中稱,將於今日(17日)向「選舉委員會」登記申請為獨立參選人。 呂秀蓮辦公室昨晚發出採訪通知,指數月來受到各界人士鼓勵,決定接受政黨的推薦,於明天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申請為獨立參選人,並於今日早上十點半舉行記者會。
  • 參選2020年總統選舉的布隆伯格是誰?個人資料履歷介紹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天下人物)布隆伯格:美國民主黨衝擊總統寶座的「新選項」  新華社記者孫丁 徐劍梅 鄧仙來  身家數百億美元的美國紐約市前市長麥可·布隆伯格24日正式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  布隆伯格以「溫和派」民主黨人的身份參選,將改變民主黨預選格局,為美國總統選戰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 郭臺銘:決定不參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郭臺銘宣布2020不參選#【郭臺銘聲明:決定不參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據臺媒報導,郭臺銘辦公室今晚11:00發出「重大聲明」稿,決定退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郭臺銘稱,自己參選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帶領臺灣社會齊心拼經濟,但投身選戰以來,卻看到的一些政治人物為了私利,挑起階級、仇恨、對立等民粹。自己不是因為任何人的勸說與影響,而是因為再三思考之後,希望讓社會在關注領導人的選擇時,能夠回歸理性思考與政策層面的討論,於是決定不參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