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瑪麗和鵝肝太郎的時間
給你不能拒絕的
旅遊方式
很多人在問我
漫畫裡常說的
葉城
到底是哪裡
妙啊
瑪麗的故鄉
就是這裡:
喀什是什麼級別的地方呢?
#南疆人文第一城#
#塔裡木盆地西端最大的城市#
瑪麗哈亞特,《銀色日月》女主角,有一個魂牽夢繞的家,就是她心愛的葉城,而葉城就是南疆寶藏之都:喀什。
之前鵝太郎和韓姓男子一起去了一次喀什,剛下飛機就被這種附帶著原生魅力的阿拉伯神奇世界吸引了。
高高興興準備了很多攝影設備,包括各自的寶麗來SX-70
(這個是我的老SX-70,白嫖他的閃光燈)
這次來到喀什,還帶著老師給我的任務。
尋找香妃墓門口的玫瑰花,並為她拍照
因為這是巴哈老師的同年
那麼在香妃墓面前
我看到紅白相間的花叢。
突然有點羨慕巴哈老師:
「青春之玫瑰
永生不老
等待你的再會
此等人生
和其幸福」
(圖片來源:巴老師童年)
滋!留念,任務完成
如果你喜歡《一千零一夜》
那你一定喜歡喀什
(喀什的大街小巷售賣著那些我們的主廚根本不敢放的刺激調料。)圖片來源:劉堯
「但是也要做好準備,
你買的調料可能是斑鳩們挑剩的
所以想吃最好的調料
這邊建議直接去吃斑鳩。」
你以為你在北京吃的是大盤雞
去了以後才知道
我們的叫小小盤雞
而大盤雞
在這裡根本不算什麼
跟老韓去逛老街。經常喝一種酸奶刨冰。
味道之感人,
難以言狀
「吃冰渣是不能叫刨冰的,
沒從冰山上咔嚓下來的冰沙是沒有靈魂的。
小毛巾蓋著大冰託兒,
頂著烈日,
這是用來挑釁太陽的玩法。」
「不過,最精彩的是
從小盆裡蒯出新鮮酸奶
之後的激情表演,
就像
火力少年王的熱血比賽一樣,
遊刃有餘,
絕不灑出來的高級玩家
才能駕馭這種藝術級的刨冰」
「每當路過一個叫
【買買提伊敏於素音飲料店】
的地方,
我就要拽住鵝太郎,
要不然他一天會在這裡喝五次。」
————MR韓
但是因為鵝太郎的執著
買買提爺爺贈與了他和韓一人一塊兒哈密瓜
嘴上說著嫌鵝太郎喝太多
明明沾了光吃了瓜!
「但是希望再去的大家
不要找老爺爺要哦,
因為鵝肝醬的魅力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為難爺爺。」
大鍋裝磚茶,小杯裝大肉
斑駁搪瓷缸
碰到一對兒窮講究的東部旅行者。
撇著嘴說「這缸子天天煮肉,能行嗎」
瑪麗恨不得起來把這幾個剎風景的人趕緊轟走。
如果說,羊肉串吃三頓會膩,
那麼缸子肉的清湯可以讓你喝三天。
沒有高壓鍋,羊肉還帶著一股子韌性。
「就算是一個人來也沒關係
因為你有大概率
會獲得一個陌生吃伴兒
而且是小孩兒
前提是你身後要有電視。」
什麼「慢下來」這種說辭來描述喀什都是過時的。因為在喀什的時間表裡。
根本就沒有時光流逝這個概念。跟老韓溜達的時候,感覺穿過哪裡都是一個新的世界。如果說很多古城是商業旅行的陣地,
那麼喀什就是一個愛好者天然聚集的英雄城。
喀什的審美是滲透在百姓的心中的。是一種近乎達到共識的一種審美。你不會看到很突兀的繪畫和低審美的平板樓。就算是升鬥小民,也會為你展現出他父母留下來的骨子裡的一種葉爾羌式審美。
畫家們在此天然聚集,有了斑馬公社,速寫喀什等組織。在這些組織身上,我們還能看到那種天然的對一個地方的愛所驅使的行動力。
「不要跟喀什人討論你家的
複式結構和私人車庫,
因為在他們眼裡,
你住的確實是不錯的別墅。
但他們住的
可能是巴比倫空中花園。」
「你可以把俄羅斯冬宮的
裝飾照片交給喀什的工匠
說不定他點點頭,
一會就給你雕出來了。」
走出喀什老城,遠處還有一座城,叫高臺民居。這裡就是空中花園外的喀布爾。有一種即將結束使命的蒼涼感。
由於高臺民居的熱水和網絡電力等基礎設施無法保障,人們正在逐漸離開高臺。高臺已經不再適宜被參觀。但是存在就是存在,不論站在何處,都能看到這座巨大的軍艦島一樣的地方。瑪麗曾經無數次站在這裡,和老人們攀談,和Steven在房頂追逐。
「還有什麼比沙漠中
突然橫空出世的
高臺民居
更震撼創作者的心靈?」
在這裡,你甚至能看到反重力設計的建築。寫滿了你看不懂的文字,你無法想像曾經的使用者是什麼樣的狠人,甚至不忘在圍欄上幽默地加幾個小海鷗,這才是現代藝術的無名奉獻者。
MAD MAX 最應該來到中國新疆來採集一些更加有力量的素材。
在這裡,騎駱駝都不太合適,也許設計者心裡想的是創世戰車。(末日廢土遊戲)
「好消息是,這裡不會出現大量網紅打卡,
因為客觀的距離和天氣的艱難
會將那些必須時刻保持美麗的旅行者勸退。」
「高臺民居消失的那一天,我們沒必要傷感,
它就像蒙古包,該結束了,退休了
就去活在藝術家心中即可。
畢竟我們都在欣賞,住著的不是我們」
(鵝太郎浪費一張相紙,獻給高臺民居)
喀什古城的兒童比較多。而且對旅行者又熟悉又陌生。在這裡,你能一下子從烏魯木齊來的穿著潮牌的少男少女中認出來自喀什的孩子。穿著特殊染色的裙子,在爬山虎中穿行。可能你們繞著繞著就又碰面了。
大人們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小孩們在目之所及的地方去玩那些屬於兒童世界的遊戲。當然不是王者榮耀。是那些曾經喚醒過我們的神秘童謠。
三代人,在這裡完成了完美的交接,所有的老房子都實現了4G網絡連接,早上在吃辣子肉的餐館裡也會聽到小朋友纏著大人要手機,然後迫不及待打開抖音,一時間,來自東部的各種文化印記開始迴響。
我忘記了喀什的夏天,樹下是否有知了,但是我現在執意認為有,因為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回看我拍的這些夏日的兒童。知了聲總是會在耳畔想起。
我想想是什麼時候?小的時候,我的數學很不好,姥爺很生氣,平復情緒以後帶著我走出家門在內蒙古的樹下,用小樹枝給我講數學。這時一隻知了突然飛到我身邊,我第一次看到鮮活的知了,卻礙於數學,不能去仔細觀察。可是眼睛還是不爭氣地瞟過去。
這些被太陽烤得要乾枯的古樹下,孩子們攀爬,穿著拖鞋奔跑,到了飯點,就在紅色的大門裡大口吃飯,吃完以後又跑出來,在地毯上逗貓,追狗子。
你有過的童年,
你羨慕過的同年,
悉數在這裡凝結成河,
託起了這些孩子們。
談起喀什,這個滋養了巴哈
並讓他考上了985
成為優秀教師的地方
巴哈是這麼說的:
「感覺好像從來沒有下過雨,永遠陽光明媚,每一條巷子都是唯一的,滿目琳琅的手工藝品,其實也沒有那麼精緻,卻散發著生活氣息。
每個人眼裡都揉不得沙子,每個人又特別善良,樂於助人。但又不是每個人都很溫柔,因為那裡的人似乎是以毒舌著稱,沒有惡意,卻是用這種方式體現自己講話的幽默感。
用現在的話說叫損。那裡有很多外界耳熟能詳的美食以外的獨特佳餚,大盤雞、手抓飯、拌麵似乎都不是當地人會驕傲的給你介紹的本地特色。」
「那裡有歷史的沉澱,
有古老的建築,
有神秘的故事。」
難道,
你要拒絕來到喀什嗎?
本文作者:鵝肝鵝太郎 報喜小瑪麗
素材拍攝:鵝肝鵝太郎
引用來源:巴哈
旅伴:鹹魚眾(舍友)
致 瑪麗的故鄉
致 我相見恨晚的 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