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陸軍軍醫大學副校長徐迪雄升任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院長,軍銜也由大校軍銜升為少將軍銜。同時,他更為人知的身份是曾任著名的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副院長。
而位於北京的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創建於1953年,是中央首長重要保健基地,承擔軍委、總部等多個體系單位、官兵的醫療保健和各軍區、軍兵種轉診、後送的疑難病診治任務。可謂全國矚目,世界知名,這次軍改以後,301醫院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醫院,下轄8個醫學中心和1家分院,設置165個臨床醫技科室,擁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個省部級及全軍重點實驗室、33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和研究所。醫院年門急診量490萬人次,手術近9萬例。301醫院同時又是解放軍醫學院,以研究生教育為主,是全軍唯一一所醫院辦學單位。能出任這個醫院院長,充分說明了上級對其能力的高度認可,其中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副院長任上的出色表現無疑是重要的加分因素。
徐迪雄,1966年出生,湖南婁底人。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現改稱陸軍軍醫大學)並留校工作,曾任第三軍大學基礎部主任、訓練部部長、科研部部長,第三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副校長、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還曾兼任重慶市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軍民融合發展分會會長。主要從事醫療管理和教學工作,是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
去年12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人民生命遇到嚴重威脅。在這個緊要關頭,從1月24日開始,解放軍從全軍各大單位的多個醫療單位,分3批次抽組4000多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3家抽組醫院展開床位2856張,累計收治確診患者7198名,圓滿完成醫療救治任務,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徐迪雄奔赴武漢抗疫一線,並擔任武漢火神山醫院副院長,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長。
大年除夕夜,徐迪雄大校帶領從陸軍軍醫大學各單位抽組的首批150名精兵強將從重慶緊急趕赴武漢,徐迪雄被任命為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長。到達武漢之後,按照上級任務部署,他和隊員們進駐武漢疫情最前線——武漢金銀潭醫院,接管了兩層病房用於接診新冠肺炎患者。從這一刻開始,他們開始了爭分奪秒救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工作。徐迪雄說:「送到我們這裡的全是確診患者,有的病情很重,我們現在一分鐘也耽誤不起,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搶生命,我們多付出多努力一些,患者的生命健康就多了一分保障。」
2月2日,搶建的火神山醫院正式完工移交給軍隊。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整體接管,這些醫護人員中有不少人曾參加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任務以及援助獅子山、賴比瑞亞抗擊伊波拉疫情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救治經驗。
徐迪雄大校再次臨危受命,出任抗疫主戰場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在新的崗位上,為了儘可能節省時間,他將辦公室和寢室設在醫院,蹲在一線指揮部署救治工作,殫精竭慮,廢寢忘食。經過他的科學部署和同志們的艱辛努力,很快完成病區規劃設置、診療操作規程、醫護人員培訓等急難任務。
他還充分發揮懂醫學、會管理、善鑽研、敢較真、重防護等優勢和特點,充分保證了火神山醫療救治的良好運轉,病人診治率、出院率、感染控制等核心數據處於較高水平。
2月4日央視《新聞1+1》連線副院長徐迪雄。他提出了「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醫護人員零感染、收治患者零投訴」的四個總目標,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和稱讚。
火神山醫院於2月3日起開始收治病人,至4月14日最後封閉移交,不到2個半月的時間裡,火神山醫院共收治了3059個確診患者,佔3家抽組醫院收治患者的42.5%,且這裡面很多都是重症病例。可以說,承擔的都是最艱巨的任務。最後,火神山醫院完成了重任,打個大勝仗。這裡面有著徐迪雄的犧牲和奉獻。
不僅是他,火神山醫院院長張思兵大校早於他被提拔,在4月16日《軍事報導》報導火神山醫院時,張思兵已經佩戴空軍少將軍銜,出任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校長。
未來,相信還會有更多的經受住嚴峻考驗的優秀幹部出任要職,而這種鮮明的用人導向定會正向激勵更多人投身強軍興軍偉大事業中。
圖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