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
古樟
十萬工農下吉安雕塑
精衛填海
金螺廣場
白鳳仙子
三灣改編
廬陵文化生態園
歡迎來到吉安市廬陵文化生態園。公園坐落在市中心城區北端,佔地規劃面積為3286畝,是國家4A級景區、江西省十大新旅遊景點和省級文明公園,是展示吉安形象的新名片,是老百姓休閒健身的後花園。
泰山石
映入眼帘的這塊泰山石,取自山東泰山,重達100噸,中間凸起部分像一隻下山猛虎,旁邊的細波紋像是一條條蛟龍,象徵著吉安是一個藏龍臥虎、人傑地靈的地方。同時,它也像一幅海上日出圖,寓意著吉安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泰山石的另一面,是一幅江西省的寫意山水畫。畫中綿長的白色代表著贛江,上面深色部分是廬山,頂端蜿蜒起伏的山峰和井岡山的五指峰頗有幾分神似。將這塊石頭放在公園入口處,作為園區的鎮園之寶,寓意「吉泰民安」。
古樟
在公園一共有三個鎮園之寶。這棵大樟樹是第二個鎮園之寶。它的樹齡有一千二百多年,胸徑為3.18米,是從峽江水利樞紐水淹區移植過來的,共花了16日才運送到公園。樹的前方漢白玉鑲刻的證書,是由世界紀錄協會頒發的。它是世界保護性移植成活的最大古樹,為吉安市新增了一張世界性名片。
三灣改編
大家右側看到的就是永新縣的景區。永新不僅是三灣改編的聖地,同時還是一個書法之鄉。這裡建有三灣改編情景再現的小雕塑,同時也請到了永新本地人、全國書法大師尹承志書寫了郭沫若的《宿永新》,以書卷的形式展現在大家眼前。
金螺廣場
在廣場中心設有一座雕塑「田螺姑娘」。每當音樂聲響起,就有一位美麗的田螺姑娘從螺殼中緩緩升起,還會繞著螺殼進行360度旋轉。雕塑也與她身後這座螺子山是遙相呼應。其創作靈感正是源於山腳下「田螺姑娘和山伢」的民間傳說,用美麗的愛情故事向人們傳達了真善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現在大家來到金螺廣場的文化牆。它採用紅砂巖,以浮雕的形式,寫實的手法表現了「生態吉安,文化廬陵」兩大主題。這面體現的是吉安「四古」,第一古是古詩———山勢西來斷,江流北去平。萬家深樹裡,聞是吉州城。第二古是江西三大古書院之一的白鷺洲書院。自古以來,該書院為國家輸送了許多優秀的人才。第三古是古榕樹,現在成為了我國地理位置最北端的一棵榕樹,因此也有「榕不過吉」的說法。最後一古是古村落,展示了渼陂、釣源、燕坊三大古村。
十萬工農下吉安
眼前的這座大型雕塑「十萬工農下吉安」,便是廬陵文化生態園的第三個鎮園之寶了。放眼望去,是工農紅軍在雪中作戰的場景。雕塑共有49個人物,寓意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長度為90米,寓意建於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9組群雕寓意九打吉安。
雕塑左側還有紅軍萬歲的雕塑,是2012年由南京軍區的領導有感於十萬工農群雕捐贈的,昭示吉安是紅軍之源。雕塑右側還能看到井岡山市的景點,它以紅色立體的五指峰,配以三朵潔白的祥雲,寓意新時代革命聖地井岡山的明天更加祥和璀璨。
遂川茶鄉
遂川的一縣一景———遂川茶鄉。這裡建有一個龍頭大茶壺,邊上還有兩個小姑娘在採摘茶葉。體現了遂川狗牯腦綠茶的特色。
萬安古城牆
欣賞完茶香遂川,在右前方看到的就是萬安縣的景點———古城遺夢。萬安縣贛江邊上現在還保留有一段古城牆,這裡建有一段城牆作為當地特色的展現。
螺子山
車輛繼續前行,現在進入了螺子山景區。螺子山東臨贛江,佔地面積38.7公頃,其主峰海拔高143米,以森林景觀為主,山上植被豐富,所栽植物分屬96科226屬382種,為獨具科普教育性的森林景區。這裡常年有上萬隻白鷺棲息其中,山腳下的溼地也就成了它們覓食遊戲的好地方。
抗戰時期,螺子山還是吉安的一個重要哨口。「十萬工農下吉安」時,這裡是一個重要的作戰地點,現存有廢墟、壕溝等戰鬥遺址。景區內還建了迎風亭、望江亭等園林景觀建築,並在開園後修好了環山遊步道,山上新建了文星塔、文信國公祠、靈泉寺等景點,是集遊覽、健身、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風景區。
文星塔
文星塔坐落在海拔143米的螺子山山頂,是我市中心城區的制高點。這座塔2010年5月開建,2012年10月落成,2013年年底裝飾布設文化內容,塔身7層8面,高57米,是仿宋代風格的塔。
1958年,因沿江路改造,文星塔被拆毀。為了傳承文脈,我市在螺子山山頂建造文星塔,希望吉安天開文運、幸福安康。塔內每層都有文化主題,1至7層分別是文風、文教、文華、文哲、文魁、文節、文昌,以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廬陵文化的博大精深。人們來此登高遠眺,將整個吉安城美景盡收眼底。
靈泉寺
在螺子山東南邊,有一座靈泉寺。這是吉安城比較早的寺廟,建於東晉357年,前臨贛江,舊稱靈泉院,一直是吉安城北郊的一個風景名勝地。由於年久失修,原址早已荒蕪,現遷靈泉寺於螺子山東南邊,與民俗園相鄰,成為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
文信國公祠
在螺子山南面還建有文信國公祠,文信國公是指文天祥。文信國公祠展出文氏家族的文物瑰寶,供市民遊客免費參觀,使得螺子山中又有了祭祀文天祥的場地。
江南望郡
走出螺子山景區,就來到了公園的東大門———江南望郡大牌坊,這裡與贛江相望、和城區接壤,依山傍水,四通八達。從東大門走進來是仿古一條街,體現了廬陵古村的建築特色:青磚黛瓦、藍灰勾線。古街已將店面承租給商戶,展示吉安本地的古玩、特產等。走過仿古街便能看見安福縣的一縣一景:書香安福,此景在荷塘之中,意在借景生情。主題雕塑以古代線裝書為造型,這本似開似合的書,看上去既像一朵梅花,又像一朵荷花,生動有趣,不僅營造濃厚的書香意趣,也展示古郡安福的獨特風採。
廬陵民俗園
廬陵民俗園是公園的園中園。它佔地3萬餘平米,是廬陵文化傳統生活和民俗風情的展示區域。在館內以聲光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吉安特色民俗,例如:樟木雕刻的窗花藻井,走出國門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演出過的鯉魚燈、威武雄壯的盾牌舞,聲情並茂的蓮花落,這些廬陵文化的精髓都將在館內為大家一一呈現。
老街故事
右前方是吉州區的景點:老街故事。吉安城是一座千年古城,為江西歷史文化名城。「老街故事」採用浮雕板牆、立體雕像與建築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呈現了老街場景,定格在上世紀60、70年代吉安城繁華的街市———永叔路的一隅,通過寫實的手法,重現吉安城往昔商業繁華與市井民情。
右側是青原區的展區———天地正氣。民族英雄文天祥是青原區人,正氣柱寓意文天祥的高尚氣節。背後青磚黛瓦的建築縮影是廬陵古民居的風格體現,「出則悌,入則孝」是廬陵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廬陵湖
走出民俗園之後,大家可以欣賞到一大片湖面———廬陵湖,蓄水面積將近千畝,由九曲橋分為了南北兩湖。北湖主要展示生態景觀,湖中種有高低錯落的水生植物,像水杉、蘆葦等,也有放養的野鴨、大雁、黑天鵝,還為這些成雙成對的鴛鴦提供了一個玩耍覓食的好地方。
天降玉笥
右側經過的是峽江縣的景點:天降玉笥,這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它展示了峽江縣鍾靈毓秀的自然景觀,也表明玉笥山是江南著名的道教聖地。玉笥山方圓40平方公裡,32峰,自秦代以來,為方士、道士修真煉丹之所,號稱第十七法樂洞天,第七鬱木福地。湖的對岸是一座園林式度假酒店———廬陵山莊。歡迎各位遊客入住其中,盡享公園的湖光山色和朝霞夕照。
白鳳仙子
泰和是烏雞的原產地,這裡用漢白玉雕刻了一位體態優美的白鳳仙子來展示當地的特色。眼前看到的就是廬陵南湖,水面面積500畝,建有一個大型水上音樂噴泉。它的主噴噴高為138米,長200米、寬40米,水花樣式多達120餘種,是目前江西省最具規模、噴高最高的音樂噴泉,周末和重大節假日都會定時為遊客開放。
精衛填海
在右側看到的景點是精衛填海,這是取自《山海經》中的一則故事。晉朝詩人陶淵明說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此石雕是由吉安本地一位民營企業家在生態園建園時捐贈的,向人們傳達了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來到吉安,吉祥平安!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本版圖片均由記者潘虹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