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出來晨跑,涼風習習,樹影婆娑。絲絲清涼中,四季炎熱的中巴魯仿佛進入了春天。好花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花園城市,小花隨處可見。
在公園裡跑著跑著,突然看到一隻熱帶大嘴鳥,歪著腦袋停在公園長椅上,跟我對視三秒鐘然後飛走了。這鳥我在電影Lio裡見過,今天居然在公園偶遇,2021年運氣爆棚了!
跑完步慢慢往回走著,想起昨夜看的書《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之達成。每一個夢都源自潛意識中的本能,通過最近發生的事件記憶並融合童年時代的欲望與恐懼,形成了可視化的夢思。而通過夢的解析,抽絲剝繭總能找到啟動夢思的內心願望,而夢就是為了滿足那個潛藏的願望而來。看完這本書當天晚上,就做了一個夢。好靈驗啊!我已經很久很久沒做夢了,或者做了夢醒來就忘記了。而佛洛依德也認為,絕大多數夢在醒來後就已經忘記了。而一旦開始關注和記錄自己的夢境,那麼你就會越來越清楚地記得越來越多的夢。在大學時有一段時間,我會在清晨醒來的第一刻記錄下自己的夢。練習數周后,我的夢境記憶變得越來越清晰,據說這樣可以鍛鍊記憶力,不知真假。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學時做的一個夢。夢中有一輪圓月,清輝照耀著群山,一匹狼在山脊間穿行,偶爾抬頭看一眼月亮,嗚鳴一聲! 山和狼的剪影在月光下,如此清晰,醒來仍然記憶猶新。連續幾天晚上,我都在重複一個這樣的夢,直到我把夢記錄在日記本裡。
當時我並不理解這個夢意味著什麼,也無從解析自己的夢。現在了解了弗洛依德的理論和方法,我嘗試著解析自己的夢境心理。
月亮是尋常之物,山脊也很常見,但是我從來沒見過狼。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我腦子裡根本就沒有狼的印記。為什麼我的夢裡會出現狼?我搜遍記憶無果,偶然間上網搜索狼主題的電影,果然找到一部大學時的熱門奧斯卡影片《與狼共舞》。因為電教設施的興起和盜版影碟的泛濫,學生時代幾乎看遍了那幾年的奧斯卡影片,夢裡狼的形象就來源於電影。
想通了這一層,夢裡的影像就可以解釋了。山脊代表學生時代以書為山。月亮代表某種目標,弗洛伊德認為夢的目的都與本能有關,那月亮應該是代表女人無疑。狼可能就是獨自前行的自我映射。大學時代,自由而孤獨,狼的意象還是蠻貼切的。小學中學,十年寒窗,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初中時就在上學路上,慢慢練會了吹口哨,居然還能吹出各種音調,原來我們每個人都自帶樂器,除了聲帶,還有嘴唇。學會了吹口哨,一路上似乎就不那麼寂寞了。上了大學,依然孤獨。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並不會隨年齡消失。越是成年人了,越會有深刻的孤獨感。有了愛人和孩子則可以消除這種孤獨感,這也是結婚成家的心理意義所在。
然而,這種孤獨感是在什麼時候形成的?因為遷居,六年級的時候帶著兒子去義烏商品城,我們讓他選擇幾幅立體畫掛在臥室的牆上作為裝飾。兒子選了兩幅畫,一幅是鯊魚,另一幅則是狼,回家後他把狼掛上自己的床頭。
兒子自幼喜歡海洋生物,對尤其喜歡鯊魚和虎鯨,他選鯊魚我完全理解。但是為何他會選狼呢?自幼家裡並沒有狼的書籍和影像?隨後一年,隨著青春期的成長,他希望被周圍同學老師廣泛接納,然而卻不可得,孤獨感油然而生。一個人生活在一個集體社會中,依然會產生孤獨感。"潛意識"真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不知不覺中就改變了人的思想和行為。在強大的潛意識面前,父母老師的教育作用到底能有多少被孩子吸收?多數家長和老師用力過猛,反而造就新一代巨嬰。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子期一逝,伯牙絕弦。現代人蠅營狗苟白日裡追逐幾兩碎銀,夜深人靜卻在尋尋覓覓"靈魂伴侶",談何容易! 不如善待身邊之人,握緊手裡已有的幸福。
既然每個人的最終歸宿都是死亡,那麼生有何懼? 跑起來,太陽每天都會放射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