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月22日)亞市盤中,美元兌日元位於109.67附近做小幅整理運動。
美元兌日元分時圖
2019年初美元兌日元匯率有所反彈,這主要是由於近期全球股市走勢向好,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改善,降低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從而施壓日元匯率;
對於日元未來的走勢,2019年美國經濟由過熱向均衡收斂,美國經濟基本面對美元的支撐可能減弱,同時,美聯儲官員近期表態一致"偏鴿",2019年美聯儲加息進程將放緩,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日利差的進一步擴大,從而利多日元匯率;
此外,避險情緒也可能繼續給日元提供支撐。一旦風險事件發生、避險情緒階段性升溫,資本將會流向更為安全的資產,進而推升避險資產日元的價格。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日元將繼續升值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Jeremy Stretch和Bipan Rai認為,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未來幾個月美元兌日元可能走低,預計到第一季度末,美元兌日元的匯率為107,第三季度為106;
截至去年12月,我們看到日元全面升值。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目前引發投資者某種程度不確定性的主題。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油價和美國股市估值下跌、英國脫歐以及中國經濟放緩都是關鍵因素。儘管這些擔憂有所緩解,但日元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競爭力;
從中期來看,我們仍對日元持建設性態度。儘管由於美國政府部分關門,CFTC的數據尚未公布,但我們預計,市場可能會減少期貨市場的淨做空日元;
隨著美聯儲變得不那麼強硬,以及全球經濟增長開始放緩,目前的宏觀環境將有利於避險貨幣。經濟增長放緩,加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減少流動性,將導致跨資產波動性上升。包括日元在內的盈餘貨幣,在這種波動性較大的時期,將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上表現出色
國內分析師亦看好日元中長期的走勢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靜文分析稱,2018年以來,美元指數以走強為主,而日元表現得更為強勢,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對全球經濟惡化的擔憂升溫。
展望2019年,她稱,這種不確定性甚至會更加顯著:首先,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成定局;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將繼續深化;三是地緣政治風險居高不下。英國脫歐、法國黃馬甲運動、義大利預算爭端都會對歐洲經濟產生劇烈衝擊。沙特、伊朗、敘利亞的危機也仍在演化,俄烏衝突近來明顯惡化。一旦地緣政治風險階段性升溫,資本將首先逃往安全資產。
「2019年,預計全球經濟分化波動的情形將會明顯加劇,日元的避險角色將越發凸顯。」不過,她也提出,對於仍處在緩慢復甦階段的日本而言,強勢日元將對出口帶來壓力,從而進一步拖累日本經濟表現。「日本首相安倍在新年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面向平成之後的時代,把今年作為開拓日本明天的一年。沒有弱勢日元對安倍經濟學的加持,他面臨的挑戰將會非常艱巨。」
吳晶晶亦看好日元中長期走勢。她表示,目前,日元匯率相對實際有效匯率仍然較低,日本央行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動作尚不明顯,日元走勢仍受美日國債利差影響。如果未來日本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有望提振日元表現。
此言非虛。美元對日元匯率與美日國債收益率之間的關聯性日益緊密,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這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1月以來攀升至0.63,創下一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在美聯儲放「鴿」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一年低點,令美日國債利差不斷收窄。而去年,美日十年期國債利差曾高達312個基點,為11年來最大。
此外,中長期而言,美國財政赤字和經常帳戶赤字以及稅改效應的消退可能拖累美元指數,日元或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瑞銀全球宏觀策略分析師巴韋賈(BhanuBaweja)分析稱,日本面臨數個下行風險。
他坦言,由於安倍經濟學產生的效應,日本勞動力自2013年後持續增長,但未來,人口發展趨勢將限制勞動力進一步增長。「不過,安倍目前正在實施引入外國勞工政策,可能使日本勞動力市場進一步發生重大變化。」
此外,如果貿易摩擦升級,日本公司可能需要改變供應鏈,而這將使日本公司付出高昂代價。他稱,因此,日本政府正在努力利用修訂後的11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11)計劃以及日本-歐盟經濟夥伴計劃(EPA)來促進自由貿易,也在與美國政府進行磋商、討論。
基於這些因素,他預計美元對日元匯價將保持橫行波動,美國經濟增長和利率走高將支撐美元,而強勁的對外均衡和低估值將支撐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