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大家都看過,還有另外一些古裝電視劇,久而久之我們得到了一個規律,凡是劇中哪位好漢遇見了他的知己,都免不了,找一家飯店酒樓開懷暢飲一頓,每每找座位坐下就會來一句,小二,五斤牛肉,一隻燒鵝,好酒只管上,這時候,我們都會為好漢的灑脫英雄氣概所折服,以至於很久以來都認為古代人吃的菜真少,生在哪個時代可憐,
可是後來看了一些文學作品後,我發現我坐不住了。
水滸裡,只要快上山結拜的的兄弟,都會嘟囔著一句他們的口號宗旨,大口和酒,大口吃肉,好像除了吃喝,其他的都不算追求,想來那時候普通農民生活條件不高,所以對於他們來講對吃沒什麼追求,有的吃就行,其實不然。
指出一個很重要的錯誤,牛肉,牛在宋朝作為重要的農耕工具,為了發展農業,政府是禁止私自宰殺的,私殺耕牛可治死罪,有的地方耕牛過多,政府會官宰,但是價格貴的離譜,一般還到不了飯店酒店,就被一些權勢人物分光,那麼牛肉都知道好吃都想吃怎麼辦呢,這樣就有人冒著風險私自宰殺,但是都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政府鞭長莫及,大家可以研究水滸裡吃牛肉的地方,大多偏離大都市,管轄較鬆散。
所以你不知道行情,在古代就別點菜,你要在比較大的城市叫店家給你上兩斤牛肉,就好比你現在出去吃飯問老闆,你家有沒有熊貓肉,古代常吃的肉,比較大眾的,第一名,就屬羊肉,豬肉和魚肉,值得說的是,魚肉也貴,所以古代較多打魚為生的人。
宋朝的時候,餐飲業已經很發達了,在汴京超大豪華的酒家就上一百七八十家,這還不包含街邊小店,吃的菜餚已經超百種,這就不列舉了,值得說的是,吃的很講究,首先,喝酒前,上一些果子按酒,這裡的果子指得的是點心,素菜種類很多,一律按小菜叫喚,當然還有大菜我們說的硬菜,完事了還有各種湯伺候。酒店裡,用人也很講究,有行菜,就是店小二,點菜的,著案,廚房打荷的,酒博士,管酒度量的,當然免不了唱小曲的妓女。
宋朝還沒有醞釀白酒的技術,所以喝的都是黃酒,天冷習慣燙著喝,你就能解釋為什麼水滸裡不斷出現的一句話,店家,燙壺酒來,喝了好趕路,所以還有一個人專管燙酒。而且那時候還沒有新大陸作物,就像玉米啊辣椒啊土豆啊,都沒有,如果你想要一個酸辣土豆絲下啤酒,你還是省省吧。
總的來說,宋朝百姓吃的不差,不要糾結於大俠好漢們在影視劇的表現,那只是要表達他們的英雄氣概,類似什麼,小二,好酒好肉隨便上,本大爺有的是銀子,說這樣話的要嗎是個土包子要嗎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同樣的道理,你去一家飯店,對服務員說,服務員,把你家好吃的都給我上,最好的酒上,我不差錢,這個時候,往往服務員就該考慮你到底是神經病還是來吃霸王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