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28日,臺灣發生女童當街被斬首惡性事案件,臺北警方稱是精神病患者隨機殺人事件。隨後24小時內,臺灣又接連發生隨機砍人事件,引發島內民眾恐慌。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北市新北投捷運(地鐵)站月臺29日發生一起警員遭人砍傷的事件。一名黃姓警員中午在捷運站執勤時,遭一名28歲詹姓男子持刀將他的頭部、左耳砍傷。
詹某被帶往臺北市警察局北投分局偵訊,據警方通報,詹某家住北投,目前無業,之前也無刑事記錄,但領有輕度精神障礙手冊。對於行兇動機,詹某僅回答,「針對警察、討厭警察」,但說不出任何更具體原因,動機仍待進一步釐清。
臺北新北投捷運站發生砍警察事件,嫌犯稱「討厭警察」
新北投捷運站砍人案嫌犯詹某被逮捕
警方指出,案發之前黃姓警察因認為詹某形跡可疑,曾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但詹某僅笑而不語。沒想到,兩人上車後,詹某則拿出預藏的水果刀,趁黃姓警員巡邏時從背後襲擊,雖然警察此時已血流如注,但為了避免傷及車廂內其餘乘客,仍與詹某持續扭打。
最終列車到站時捷運站員工、運鈔車安保人員以電擊棒將詹某制伏,警察隨即趕赴現場,將詹某逮捕。黃姓警員的頭部、右手、背部負傷,被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救治,暫無大礙。
高雄捷運29日宣布,即日起高雄捷運所有保安員都將配備甩棍。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29日下午1時左右,新北環保局樹林區清潔隊外包人員黃先生(47歲),正準備在樹林區中華裡辦公室前執行消毒工作時,一名男子突然衝出持鋸子砍傷黃先生的左手腕,一旁的3名清潔隊員見狀,立刻制伏歹徒。
新北發生隨機砍人事件,嫌犯稱「就是喜歡殺人」
據悉,歹徒是當兵時因病被驗退的23歲遊姓男子。據現場制伏歹徒的清潔隊員透露,遊某被制伏後被質問何無故傷人,遊某竟回答「我想生存,我就是喜歡殺人,不行嗎?」又被報以老拳後,才改口辯稱「小強(蟑螂)也是有生命,我是想要救它們」。
受傷的黃先生已送往醫院治療,幸無生命危險,初步了解,被害人根本不認識逞兇的遊某,遊某被警方帶回派出所接受偵訊,現已被法官裁定羈押。
而同樣29日下午1時許,高雄市旗山區泰安街居民報案,稱「有人在補習班附近拿水果刀走來走去,很危險」。警方巡查後未發現可疑人士,稱近日會提高警覺。
隨機傷人事件連發,臺灣醫界擔心出現「模仿效應」。臺灣當局「衛生福利部」保護司長張秀鴛呼籲媒體適可而止,她表示,根據經驗法則,只要發生震驚社會案件,媒體若沒有適可而止而是進行持續報導,就會產生模仿效應,28日案發後,她已通知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要求各大媒體節制,達到民眾「知」的權利就好,沒必要24小時播送;也通知縣市政府及網絡防護機構,發現不當內容與圖片,全部下架,保護家屬身心。
臺灣「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主任兼所長蔡田木說,括傳統媒體與新興媒介臉譜、網絡平臺訊息流竄,會使得「模仿式的犯罪動機」被挑起。被媒體誘發出模仿行為的人,常見本身憤世嫉俗者,自我中心、有過暴力行為、家庭功能不足、性格偏激,多數沈溺於網絡世界。 他說,不少疑似有「嚴重社會剝離感」的行為人,會因「氣氛被挑起」產生模仿犯罪效應,因此呼籲電視名嘴、評論者都應該有所節制,不應該讓人有「錯誤學習」的起心動念。
臺灣《中時電子報》29日還援引《商業周刊》分析說,以日本的經驗來看,這樣隨機殺人事件的發生與經濟低迷有關。與臺灣同樣管制槍枝的日本,隨著泡沫經濟破滅,出現以整個社會為報復對象、在公共場所隨機砍人的案件。日本秋葉原事件的兇手,就是日企終身僱用制瓦解下的派遣員工。因此,保障經濟安全才是治本的方法。
【本文轉自觀察者網】
編輯: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