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天地誌願者合影
嶺南天地誌願者為外國遊客講解
自開展創文工作以來,禪城區著力提升人居環境,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文明」已再不是一句口號,它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之中。為全面展示禪城創文過程中的努力和成績,從今日起,珠江時報《今日禪城》推出系列報導,由我們的記者走訪禪城多個角落,聆聽街坊們的講述,帶你見證禪城在創文中的點滴變化,感受禪城人民的文明風尚。敬請垂注。
駱慧賢退休之前曾擔任一居委會主任,退休之後的她「退而不休」,2013年以社工身份進駐祖廟街道塔坡社區,開展名為「塔坡社區網絡支援共融社群計劃」項目,熱情參與社區的大小事情。
這是禪城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志願服務的一個縮影。三年來,在禪城區,不少志願者活躍在大街小巷、單位社區,幫危濟困、維護秩序、倡導新風、無私奉獻,志願服務參與者及覆蓋面都大大增加。
據統計,目前禪城區註冊志願者人數有6萬多人,其中2014年新註冊志願者有1200人,全區志願服務團隊達到172支,成立了擁有20個成員的企業志願者聯盟,145個便民利民志願服務站等,「鄰裡守望」活動、「鄰裡日」、青年123社區行動等成為禪城區志願服務的響亮品牌。
熱心人多了 街坊更融洽了
「通過『街坊互助』形式,培育社區居民義工,從而提升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管理的意識,達到社區共融可持續性發展。」駱姐說。「塔坡社區網絡支援共融社群計劃」開展一年多以來,開發出一些品牌小組,培養了一批骨幹義工。
在塔坡文化導賞團,老街坊麥德楷變身導賞員,為遊客講述塔坡文化;在社區愛心課堂上,青少年組的義工們幫助社區孩子度過快樂時光;在兆祥公園內,舞蹈老師崔植儀帶領的運動小組免費帶街坊一起跳舞、鍛鍊……
塔坡社區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為營造社區文明環境、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奠定了基礎。
「老人家換個燈泡、小孩放假沒人照顧、公園沒音響……現在街坊一有困難,就會找到街坊義工們,我們也很樂意幫助他們。」義工袁紅表示。導賞員導師楷叔表示,通過導賞活動,傳承了「初地之源文化」,很有意義。
「社區裡熱心人多了,整個氛圍更融洽、更和諧。」經過一年發展,項目運行良好,目前已形成一支由40多名街坊組成的義工隊伍。駱慧賢堅信,即便日後社工離開,街坊義工們也能帶動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實現社區共融可持續性發展。
據了解,該項目是去年禪城團區委第二屆「微志願慈善金」公益創投的項目之一。團禪城區委副書記楊琦表示,今年禪城區將繼續開展第三屆「微志願慈善金」志願服務項目資助活動,推動全區志願服務事業發展。
志願服務覆蓋面迅速增加
「這棟房子有什麼故事?」遊客一提問,一旁的志願者立馬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起來。
10月12日,嶺南天地內的龍塘詩社、簡氏別墅等知名景點人聲鼎沸,其中幾位身穿黃色馬甲、腰綁麥克風的志願者不停為有需要的遊客提供交通指引、習俗講解、現場體驗等特色志願服務項目。
「他們很專業,對這裡的大街小巷都了如指掌,歷史典故如數家珍,我感覺好像請了一位私人導遊!」來自廣州的簡先生豎起拇指連連稱讚這些志願者,並拉著志願者們一起合照留念。
近年來,禪城的志願者參與者和志願服務覆蓋面都迅速增加。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禪城區共有7573人次的志願者參與創文工作,志願服務時數達到30萬小時。除了嶺南天地誌願服務站,禪城團區委還在社區、公共場所設立145個便民利民志願服務站,鞏固提升了82個迎檢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和物業公司共建的志願服務隊。
「聽到『謝謝你』這句話時,我們志願者最開心。」文明導乘志願者建華笑著告訴記者,他參加文明導乘志願服務三年了,市民的一句「多謝」、「唔該」讓他更加有信心把志願服務做下去!
據悉,今年上半年,禪城區像建華一樣參與文明引導服務的志願者達3000人次,在他們的努力下,目前同濟路、嶺南大道路口和祖廟百花路口已實現高峰期志願服務常態化。
創新在線系統服務志願者
除了為市民提供服務,近年來禪城團區委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新方式方法,打造「青年社區」志願者在線管理系統,為志願者提供優質服務。
據了解,「青年社區」網站是團區委開發的志願者個人、志願者組織與志願服務項目在線管理平臺。「該平臺上有不同社區、不同類型活動項目信息,我們可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進行選擇,實現了志願者與志願服務項目的有效對接。」志願者阿霞說。如今「青年社區」已經成為志願者在線溝通的重要交流平臺。
此外,團區委還完善了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制度和時間銀行,積極引導更多社會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加入「市民志願認證計劃」。2014年上半年,團區委共為300多個外來務工人員開出近4萬小時服務時數證明,為他們積分入讀、積分入戶和志願者獎項評選等提供依據。
市民聲音
肖健芬(蓮花廣場志願V站志願者,40歲):有更多人無私投身到服務他人的事情當中,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這是城市文明、市民素質提升的重要體現。
杜國英(福賢社區街坊,72歲):我以前覺得親戚住的小區裡有會所,很高級。現在我感覺自己的社區比那還高級,因為志願者和義工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倍感溫暖。志願者對我們的關愛無微不至,中秋、重陽準時上門慰問,天熱天涼沒少叮囑,還親自上門幫我們滅蚊打掃,有這樣一群關心我、記掛我的義工和志願者,真的感到十分貼心。(記者 林蔚生 通訊員 吳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