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無疑是新疆最大的都市,更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城市,國慶中秋節日期間,不少市民紛紛出行,剛好利用大假休息機會,驅車帶著家人到周邊賞秋,快快樂樂地度過一年之中難得的幸福假期。
從周圍的朋友圈來看,大假期間前往阿勒泰地區的喀納斯、禾木、可可託海等人文自然景區較多,其次是伊犁大草原、博州賽裡木湖等地,而去南疆度假旅遊的較少,但大部分市民還是選擇了在家休息,只是到市區一些人文景點遊玩。
節日期間,烏魯木齊市三大免費公園,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目不暇接,令人感嘆。再者烏魯木齊周邊的南山、東天山地域,也是一部分市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只要有景的地方,幾乎都會涉足。
中秋,自然要賞秋或賞菊,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在新疆歡度國慶中秋,行政、事(企)業單位,通常以各種形式舉辦慶祝建國系列活動。而中秋節,就是親朋好友互相走動送月餅。但在老家的豫東來說,每年的中秋節,是和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必須要帶著禮品走親戚,月餅和燒雞,是必帶的禮品。
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秋不但是重要節日,還是民眾遊山逛水的最佳時節。比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在《望洞庭》一詩中寫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大詩人李白在《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一詩中抒懷:「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另外,白居易、杜牧、王維、孟浩然、杜甫等詩人,在很多唐詩裡用秋色和秋天寄託情懷。
唐代是詩歌的巔峰,而到了宋代,詞又是巔峰,不少詩人喜歡作詞,特別到了秋天和中秋,比如,宋代詞人蘇軾在《中秋月》中寫道:「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用中秋月來寄託情感和反映現實社會,這是歷代詩人採用的常用寫法。宋代的陸遊、範仲淹、程顥等著名詞人都寫過關於中秋的詞,描寫了自己的心情和當時的社會背景。
既然中秋是賞秋或賞菊的節日,那麼在烏魯木齊市,哪裡又是一處最佳的賞秋之地呢?我個人認為,還是位於北京路和喀什東路十字路口的植物園值得一去。植物園有什麼好呢?因為植物園裡有菊花,還有遮天蓋地的樹種和花卉,雖說有五元的門票,代價要比出遠門小多了。
如果在市區,既能賞秋賞菊,又能陪著家人在家門口遊玩,免去長途奔波的勞累,又何樂而不為呢?我覺得還是植物園是最佳的去處。植物園引進菊花各類品種,已有好幾年的光景了,每年市民都會到這裡拍照和攝像,發到朋友圈的圖片,真是讓人嚮往。
在植物園裡,進大門順著右邊的林間小道,一直環繞著前行,就到了一個別致的小院落,這裡就是牡丹園了。牡丹是四月底或五月初開放,但菊花正值秋天綻放,放在一個院子裡也不相互衝突。很多市民紛紛到這裡賞菊,在這裡能欣賞到大如碗口的菊花,有白色的、紅色的、橘黃的、紫色的等各種各樣的菊花,顏色五彩繽紛,絢麗鮮豔,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賞完秋菊,沿著林間小路,可以欣賞秋景,偌大的植物園,植物種類繁多。有的綠葉茂盛,有的片片金黃,有的火紅一片,有的半綠半黃。低頭看腳下,金黃的樹葉鋪滿地面,仿佛是一條色彩鮮豔的地毯。踏上去,沙沙作響,猶如在原始森林漫步,不禁讓人盪氣迴腸,心情氣爽。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一年四季,唯有春天和秋天最美,各有內涵,無法言語。獨有秋色,令人欣喜。凝望滿園,自然人文,皆在無聲。此地不往,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