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雲端看湖山 東錢湖百多公裡綠色步道串珠成鏈

2020-12-12 瀟湘晨報

登古道,行步道,是一項健身、時尚的運動方式。

近兩年來,東錢湖管委會投入近千萬元,將散布的古道、步道相串聯,形成一條環繞東錢湖、連接鄞州區的運動步道帶,並計劃申報國家級步道。目前,多條環線已貫通,標識系統正在安裝。屆時,市民和遊客可以按體能選擇距離不等的步道,輕鬆前行。一路上,樹木茂盛,至高處視野開闊,湖景迷人。

十條古道各自獨立散落湖畔

隨著時代變遷,大多數古道漸失其用,消失在歲月中。據東錢湖鎮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東錢湖歷來以「十大古道」聞名,具體是大嵩嶺、東道嶺、嶺南、亭溪嶺、小靈峰、黃菊嶺、小八達嶺、拜祭嶺、龍居山、新嶺岙等古道。

這些古道中有的道路狀況比較好,如亭溪嶺古道,從鄞州橫溪鎮周夾岙村至東錢湖鎮城楊村,嶺高300米左右,鵝卵石鋪就,古道寬1.5米。舊時為鄞、象、奉三縣交通要道。經保護開發後入選市十大健身古道,爬山者眾多。從嶺頂向東南,翻下山為東錢湖城楊村,沿山橫行即到白雲禪寺,連接白雲健身道直通松石嶺。若從嶺頂向西北方向逆行而上,可到海拔465米的百步劍,峰頂有明清時期的烽火臺,後建的觀景臺和翠峰亭,人站峰頂四周風光一覽無遺。

前些年在原有古道的基礎上修復過一批步道,但因為這些步道缺乏系統的規劃,各自獨立存在,不成體系,尚未形成良好的登山健行條件,參與登山的人也不多,這與東錢湖作為非常理想的步行、登山資源地身份不符。

政府推動步道建設迎來大好機遇

綜合有關信息,國家多個部委在《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打造「三縱三橫」的全國山地戶外運動戰略布局。其中第一條為東部沿海縱線,這條步道線路的終點就在寧波,這給寧波的步道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整修過的蝦公嶺南環線步道路面。(戴善祥 攝)

2009年,我國內地第一條登山健身步道在我市寧海落成,全國各地步道建設者紛紛前來考察學習。在十年左右時間,寧波境內的登山步道建設已超過3000公裡。2018年4月,國家百萬公裡健身步道發布會在浙江寧波召開,標誌著寧波的步道建設成為全國的標杆與高地。

為深入實施寧波市關於「拉高標杆,爭創一流綠道」的要求,積極發揮東錢湖區域自然環境優勢,打造環東錢湖的綠色創新帶,自2018年下半年起,東錢湖管委會就步道建設項目進行了調研,並很快予以立項,迅速推進規劃設計和建設工作。

同時,東錢湖一直在打造「車行、舟行、騎行、步行」四行系統,其中為「步行」服務的步道系統已修復及新建約50公裡,散布在湖區周邊的山地中,打下步道建設的基礎。

專業團隊設計高品質步道環錢

目前,國內山地步道主要類型為遊步道和登山健身步道。美國的國家步道分為三大類:國家景觀步道、國家歷史步道和國家遊憩步道;日本則分為自然觀察路、探勝步道、登山道和長距離自然步道等。

步道的應用功能,除了步行以外,還要達到遊憩目的,因此需有步行、觀光、郊遊、競賽、自然探索、人文印跡、研學及其他遊憩活動等功能。

福泉山茶場步道上的標識。(葉光挺 攝)

但因為東錢湖原有的步道各自獨立存在,沒有形成完整體系,風景較好的一些地段原有的山路大多廢棄了,樹木雜草叢生,基本上不去,所以也少有人開展登山徒步活動。

東錢湖管委會高度重視,旅湖局、鎮政府等共同謀劃,選擇了專業的寧波大自然戶外俱樂部擔任步道設計和建設的技術諮詢任務。該俱樂部理事長忻雪明說,接到任務,第一步先進行實地踏勘調查。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後,共識別了175公裡的留存步道。

該俱樂部設計出「東錢湖大環線」:雅戈爾動物園南門—山王殿—大岙嶺—莫公嶺—洋山村—大嵩嶺—福泉山茶場—橫街—韓嶺—羊角巖—西舟嶺—城楊村—百步劍—隱學嶺—高湫堰—奕大山—東錢湖站—師姑山—白石山—高錢—動物園南門,全長62公裡。

在大環線內共設計了28個單環線,可以組成多不勝數的各級環線,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如:

秘境段線:全長6.3公裡,從下水十裡四香出發到上水,幾乎都是沿著湖岸行走,途經二靈山南的山岙,穿梭於湖岸線,可去二靈寺,走梨花岙,湖心堤東頭的下峰岸,錢湖賓館、上水帳篷營地均是大片的休憩綠地,全程非常悠閒。

蝦公山環線:從動物園南門出發走蝦公山環線,環線強度不大,行走3小時左右約10公裡,可以從起點向東沿公路邊的人行道前進,轉經五裡塘至花博園再到蝦公山步道入口,環線基本沿湖而行,回眺東錢湖,整個北湖秀姿盡收眼底。

蝴蝶環線:本環線像一隻展翅飛翔的蝴蝶,路程接近20公裡,從下水出發沿順時針方向走,回到下水。

飛鴿環線:環線形狀如同疾飛中的鴿子,幾乎把湖東所有屬於東錢湖區域的山地都囊括了,總路程50公裡左右。環線從下水出發回到下水。

以生態理念慈善方式建設步道

2018年完成東錢湖步道系統設計方案後,於2019年開始建設。如從蝦公嶺到十裡四香,這6公裡至7公裡的山道,有村民上山行走的小道,有防火山道。路上樹木茂盛,但沒有一座休息的亭子。這次計劃新建4個涼亭式觀景臺,已完工3個。路上還將安裝太陽能充電桿,為登山者提供手機充電。

「借鑑國際先進理念,按照國家步道系統的標準,採取生態工法,保持原來的土路,留住路邊的樹木。」忻雪明說,在步道修建過程中,臺階儘量使用原木,路面不硬化,鋪路石頭就地取材,步道的寬度基本在1.2米左右,有些則根據環境而定,不作硬性規定。

步道建設還吸收了社會力量。由善園牽頭籌資、專業古建築團隊施工,在亭溪嶺城楊段,興建了1個石牌樓,新建4座、改建1座仿古石亭。牌樓和石亭採用的石材為葛其浪先生收藏的古代構件。今年5月動工後,施工中克服前期多雨、後期缺水、大型機械無法上山等困難,將最重達1.5噸的古石運上山去。目前,石亭已巍然聳立在亭溪嶺上,為「藝術城楊」增添新景。據善園負責人陳耀芳介紹,興建亭子的資金將由民間愛心人士捐獻。

如今,總長160多公裡的東錢湖步道體系已基本建成,路面基本由原土、塊石、卵石、木臺階等構成。步道配套設施有休息點、庇護所(路亭)、觀景臺、太陽能充電點、供水點、營地等。導覽牌、路線標識、警示牌及資源解說牌等,分布於步道各處。

來源:寧波日報

【來源:寧波住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波東錢湖:百多公裡綠色步道串珠成鏈
    登古道,行步道,是一項健身、時尚的運動方式。近兩年來,東錢湖管委會投入近千萬元,將散布的古道、步道相串聯,形成一條環繞東錢湖、連接鄞州區的運動步道帶,並計劃申報國家級步道。目前,多條環線已貫通,標識系統正在安裝。屆時,市民和遊客可以按體能選擇距離不等的步道,輕鬆前行。一路上,樹木茂盛,至高處視野開闊,湖景迷人。
  • 寧波東錢湖:百多公裡綠色步道串珠成鏈
    從嶺頂向東南,翻下山為東錢湖城楊村,沿山橫行即到白雲禪寺,連接白雲健身道直通松石嶺。若從嶺頂向西北方向逆行而上,可到海拔465米的百步劍,峰頂有明清時期的烽火臺,後建的觀景臺和翠峰亭,人站峰頂四周風光一覽無遺。
  • 總長度超160公裡!東錢湖步道昨起全面啟用
    通訊員 晚古 攝    本報訊(記者 謝舒奕 通訊員 丁銀峰) 漫步古道、登雲端、看湖山……12月19日上午,2020善行東錢湖毅行大會吸引近500名登山者在東錢湖畔鳴槍開跑,這意味著,總長160多公裡的東錢湖步道全面啟用。
  • 沙磁步道:「串珠成鏈」造就獨特步道風景
    目前,該步道正在參加「重慶市最美人行道」評選。連珠成串加強景區聯繫沙磁步道共分為三期,全長30公裡,呈「一環多支」體系,在設計之初,沙磁步道就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原則,完善步道系統,將白公館、渣滓洞、磁器口三大景區有效串聯,並實現了3個軌道站點、12個公交車站的有機聯繫,「串珠成鏈」形成步行環道。
  • 東錢湖投近千萬打造160公裡步道
    >東錢湖步道推薦路線東錢湖步道——秘境段線點擊看大圖秘境段全長6.3公裡。從下水十裡四香出發到上水,環線幾乎都是沿湖岸行走,途經二靈山南的山岙,穿梭於湖岸線,可去二靈寺,向左沿湖走梨花岙和湖心堤東頭的下峰岸、錢湖賓館、上水帳篷營地,沿路都是大片的休憩綠地,全程非常悠閒。東錢湖步道——蝦公山環線點擊看大圖蝦公山環線強度不大,行走3小時左右,約10公裡。
  • 總長160多公裡的寧波東錢湖步道全面啟用!500名登山者今天開跑
    漫步古道、登雲端、看湖山……12月19日上午,2020善行東錢湖毅行大會在寧波東錢湖畔下水溼地開跑,該活動吸引近500名登山者參與。這也意味著,總長160多公裡的東錢湖步道全面啟用。此次活動賽道均設置在東錢湖步道,該步道環繞東錢湖、連接鄞州區,整體涵蓋湖區和湖東南方向的大片山地,總長160多公裡,「上月底,我們推出了5條東錢湖步道精品線路,同時東錢湖步道與鄞州區『千裡雲道』正式實現融通對接,本次活動則是吹響了該步道全面啟用的號角。」
  • 1800公里海岸帶打造運動休閒示範區,串珠成鏈,生態海岸帶做出「體育味」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方案》,納入本次規劃範圍的生態海岸帶長度約1800公裡,其中提到將為我省群眾打造一個可徒步、可騎行、可駕車、可露營、可探險的瀕海運動休閒示範區。,依託快速路、慢行系統、綠道,生態休閒區等形成的自然生態優美、文化底蘊彰顯、人文活力迸發的濱海綠色發展帶。
  • 無錫文旅項目"串珠成鏈" 環城步道"閉合成環"
    梁溪區內11.8公裡的古運河環城步道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近日,記者從妙光橋出發,沿著古運河一路感受「串珠成鏈、閉合成環」的古運河風光。  以河為「線」串聯城市文脈。古運河環城步道工程重新修復了「龜背形」格局與「四門八區」古城。一圈走下來,記者穿過15座橋,途經16個碼頭,一路上移步換景,處處收穫驚喜。
  • 寧波東錢湖這5條步道公布!
    今天,寧波東錢湖管委會發布了5條東錢湖步道推薦路線。這幾年來,東錢湖管委會投入千萬巨資,打造了環繞東錢湖、連接鄞州區的東錢湖步道。目前,步道已基本建成,總長160公裡,為環湖布局,單環線28條,適合一兩小時至一兩天行走。
  • 千裡步道打通 文旅資源融通 鄞州區、東錢湖舉行步道對接活動
    鄞州區、東錢湖舉行步道對接活動      11月29日上午,鄞州區和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在亭溪嶺墩舉行步道對接活動,雙方500多公裡步道實現連通,以步道為紐帶,兩地山水資源和文旅資源將融合發展。    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登高望遠成為人們重要的休閒方式,同步興起的步道經濟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近年來,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投入近千萬元,建成健身步道總長160多公裡。這些步道經過專業設計,沿途設置了休息點、庇護所(路亭)、標識導覽系統,不但適合都市人群郊遊、登山,還是舉辦毅行、越野及登山比賽的理想場地。
  • 看,「海灣之貝」!美麗水東灣畔,她飛跨兩岸串珠成鏈!
    當然,水東灣大橋除了給予人們壯美的視覺衝擊之外,還將串接起我市境內東西走向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直接帶動水東灣畔「南海旅遊島」發展,並實現茂名182公里海岸線旅遊資源的「串珠成鏈」,助力濱海「魅力茂名」建設發展。
  • 水東灣大橋:飛跨兩岸串珠成鏈
    當然,水東灣大橋除了給予人們壯美的視覺衝擊之外,還將串接起我市境內東西走向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直接帶動水東灣畔「南海旅遊島」發展,並實現茂名182公里海岸線旅遊資源的「串珠成鏈」,助力濱海「魅力茂名」建設發展。
  • 山泉湖河城「串珠成鏈」,泉城綠道如何打造城市名片
    系統打造綠道網絡  去年已建成133公裡  「濟南老城區的名勝古蹟這麼多,如果能有一條線路串起來就好了。」南依泰山、北攜黃河,濟南市域範圍內共有山體900餘座,遍布700多處天然泉湧,具有獨特的「山、泉、湖、河、城」融為一體的風貌特色,具備打造山體綠道、泉水綠道、環湖綠道、濱河綠道的獨特優勢,有利於構建城市綠道系統。
  • 十一慢生活 東錢湖登山遊步道修葺一新
    浙江在線-寧波在線10月1日訊(記者 王溪 通訊員 祁珊)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戶外運動的興起,遊步道作為一項「養肺」工程,日益受市民和遊客的青睞東錢湖的遊步道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錢湖水面及周邊岸線陸地景區內。近期,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又重新將六條登山步道修葺一新,並完善了標識標牌等導遊系統,等待遊客來感受與城市快節奏截然不同的「慢生活」。  近日,記者在東錢湖綠野村村口看到,在新修建的黃菊嶺登山步道導遊牌上,各種信息清晰明確,步道的長度、路況、強度等內容一應俱全。另外,在登山步道的半程處,還新修建了涼亭,供遊人休息。
  • 抗大舊址串珠成鏈 紅色文化帶動綠色產業
    目前,當地已規劃出一條有9個村參與的閉環式的旅遊線路,串珠成鏈,用紅色文化帶動綠色產業。農家院「變身」微型陳列館鄭王保是信都區漿水鎮安莊村人,他的父親鄭有志去世不久。鄭王保家東側的4間石頭房,如今已改造成一個抗大衛生處陳列館,牆上掛著衛生處和相關人員的資料、照片,展櫃裡陳列著各種物品。5間北屋改造成了學員舊居,土炕、油燈,推門進去,瞬間就能回到當年的艱苦歲月。鄭王保家只是安莊村的一處紅色舊址。村黨支部書記石春林說,這個100多戶的小山村,幾乎所有的老院子都有抗大的印跡。「目前,已經初步整理保護了12座院子,都已簡單布展。」
  • 東錢湖修通多條遊步道 登山健身遊湖賞景兩相宜
    原標題:東錢湖修通多條遊步道 登山健身遊湖賞景兩相宜   中國寧波網訊 前不久,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建設管理局、東錢湖鎮政府收到了來自錢湖人家社區居民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感謝政府為大傢伙修好了一條「連心路」。  感謝信中所說的「連心路」,指的是錢湖人家邊的山腳下,通往小靈峰的一條登山遊步道,長150餘米。
  • 浦上河變美景 步道成「綠色通道」
    蛻變後的浦上河成了金山片區的特色景觀帶,沿河步道還為學生們上學放學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讓他們不再與汽車「為伍」。  通水脈:  開挖800米河道連通  全長3.4公裡的浦上河,是金山片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內河,一年多以前,這裡還是一幅垃圾遍地、臭氣燻天的景象。
  • 寧波:東錢湖修通多條遊步道 登山健身遊湖賞景兩相宜
    寧波:東錢湖修通多條遊步道 登山健身遊湖賞景兩相宜 2014-01-13 13:23:05來源:中國寧波網作者:朱軍備   浙江在線1月13日訊
  • 寧波東錢湖小普陀,風光無限
    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距寧波城東15公裡,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即東經121°34′,北緯28°52′,是閩浙地質的一部分,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瀉湖。東錢湖由穀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南北長8.5公裡,東西寬6.5公裡,環湖周長45公裡,面積22平方公裡,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為杭州西湖的3倍,平均水深2.2米,總蓄水量339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