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中國—東協博覽》文旅版2020年8月刊 撰文/馮慧寧 供圖/德保縣委宣傳部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將近 3000 個縣城,被喀斯特峰叢包圍著的百色市德保縣偏居桂西南一隅,這裡和中國絕大多數縣城一樣,不繁華也不落寞。即將到來的 9 月,秋風就要喚醒漫山的紅楓,矮馬&34;的馬蹄聲劃破長空,正在吸引著更多人踏入這片壯鄉風景……
孩童在楓林中嬉戲
德保紅楓下的壯族情歌
德保縣,地處桂西南邊陲。1951 年 8 月,敬德縣和天保縣解放後合併,各取一字,得名&34;。不大的德保縣城聚居著一群喜歡唱歌聽曲的人,德保壯族山歌在民間被稱為&34;,善於把日子過成詩的德保人,讓這裡成為了生長著情歌的地方。無論還是壯家還是瑤寨,山歌早已充斥在各樣的喜慶、歡樂的場合。
一同滋養德保風情的,還有一曲曲南路壯劇。黑夜降臨時,&34;的開腔在一座座山谷裡的村寨中響起。即使在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的今日,德保的南路壯劇仍能在德保人酒足飯飽之後的娛樂排行榜上獲得一個較為前列的位置。&34;,喜愛唱歌的德保人在南路壯劇的幫腔中,哼著熟悉的曲調,用傳統的壯語將一曲又一曲帶著濃鬱地域風情的戲劇帶到各村各寨。
伴著壯劇唱腔一同在這片土地響起的還有民族樂器馬骨胡獨特的弦樂聲。馬骨胡是南路壯劇傳統的伴奏樂器之一。山裡的馬,壯家的寶,傳說中,壯鄉的愛馬青年阿列為了紀念死去的駿馬&34;,便將&34;的馬腿骨做成琴筒、馬尾製成弓毛,&34;自此變成了一把別致的馬骨胡,用高亢且響徹山谷的聲音陪伴在阿列身旁。在&34;德保,山歌響起的時候,馬骨胡樂手們都會像阿列一樣拉起古老的馬骨胡,弦與骨拉出了甜美醉心的&34;,拉出了壯族人心中歡樂和人生哀戚。伴在身側的馬骨胡猶如壯族山歌知音和伴侶,共敘壯鄉情。
德保楓葉紅得耀眼,絢爛奪目
無論是山歌、壯劇還是馬骨胡,歡快的調子下只有聽不厭的德保情歌。德保的情歌好不好,德保的山村、田野感受最深,雲霧繚繞的山峰,路邊的山泉,峭壁上的山花,田間耙地的老農都是德保人山歌中的一部分,德保的山歌比酒還醉人。關於德保的壯族情歌裡,貝儂和姑娘總是竭盡言語去描繪那片紅楓。
在壯族原創歌手陸益的壯語情歌中,關於德保這片土地總是有難以忘懷的喜愛。&34;這句壯語歌詞的大意為:&34;壯語中的&34;是指親密的朋友,可見歌者眷戀的除了德保的兄弟姐妹,還有那片在腦海久久揮之不去的紅楓林。
德保紅葉森林公園
&34;——北回歸線穿德保境內而過,楓葉由淺變為深紅的日子也比北方地區來得更晚一些,這也讓賞楓的人的腳步駐足得更久了些。德保縣境內 10 萬多畝楓葉林將這裡築成&34;。每年的秋冬季節德保的紅楓就像是系在半山腰的紅腰帶,連綿了幾座山。對於賞楓的人來說,這裡的紅楓秋時讓人喜,冬時映人豔。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色彩變化,漫山的楓葉由綠轉紅時,就像是有人拿著一個巨大的調色盤,正在一點一點地給這片山野抹上紅色。人們容易沉醉在&34;裡,徜徉楓海時,湖邊走過一群矮馬,融入了這片風景。
四肢短小、肌肉緊實的德保矮馬
矮馬之鄉,喀斯特地貌下的&34;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德保的秋日墜在枝頭上的除了紅楓還有黃澄澄的臍橙。果大皮薄的德保臍橙也在金秋迎來了豐收,在果樹下為採摘而忙碌的除了果農,還有一匹匹四肢短小、肌肉緊實的矮馬。這些矮馬在不到 3 米高的臍橙樹下憨態可掬,讓人不禁想起它的別名——&34;。
1000 多年前,在《三國志》中就有關於矮馬的記載:&34; 德保地區養馬歷史悠久,在當地縣誌中記載有&34;短小精悍,性情溫順,馱挽乘皆宜的德保矮馬在歷史上一度發揮著幹將之力。
德保矮馬與小朋友一般高
肌肉發達健壯的矮馬在德保的喀斯特地貌的山嶺中承擔起了運輸主力角色,馱物翻山從來不因它只有四支小短腿而感受到阻力。德保縣古異名叫&34;,自唐代以來開闢的茶馬古道便穿越其境,百粵坡是中國古代連接粵、桂、滇及東南亞古道上的重要關隘,也是古代嶺南百粵民族及其後裔溝通內外交流和桂西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交匯點。
至今,德保的大山深處仍然保留有一處石刻——&34;的遺址。遺址上的青石板路是幾百年間來往的客商、挑夫、馬夫們一點點鋪造而成,每一塊鋪就的石頭,在多年的雨水的衝刷下,依稀可見石頭光滑的肌理和紋路。路走多了,馬蹄印就在青石板上留下了痕跡,這些馬蹄印有的如碗口粗,有的如石臼般大。曾經馱運食鹽、八角茴油、茶葉的馬幫便是沿著這樣的石板路連接起滇、桂、粵,甚至去往更遠的地方。
德保矮馬王國
改朝換代之下,遠離政治中心的德保安居一方土地,矮馬極少再走出大山,在世界的矮馬名冊上也未見其身影,喀斯特地貌下高聳石山&34;了養馬學術界的認知,學者們只能從漢代起至民國初年的各式文獻中尋找到關於&34;的零星記載。直到 1980 年左右,中國農科院王鐵權博士帶著科研組走進了德保,才將這種身處西南山地深山之中,百姓們早已習以為常,見矮不矮,見怪不怪的矮馬重新帶回大眾視野。
2020 年 7 月,一座以德保矮馬為主題的樂園在這個小縣城裡開門迎客。&34;,德保&34;的建造讓縣城的鄉村旅遊添上一抹亮色之餘,更是在德保人與矮馬的變遷歷史中添上了一座裡程碑。從湮沒歷史的&34;到再次被發現並被譽為&34;,德保人不斷為矮馬正名。如今,壯鄉與矮馬在這座樂園裡摩擦出獨特的&34;。建造這裡的人頗有童心地將此地稱為矮馬王國,並創造了一個&34;的卡通形象,將這裡打造成為&34;和它的小夥伴們的王國樂園。
矮馬王國樂園
一首首德保情歌的歡唱將壯鄉的風情遠揚;一座矮馬主題樂園的建造為德保縣城的文化旅遊注入新鮮的活力;一匹匹矮馬的存在讓這個中國普通的小縣城在世界上擁有了些許知名度。在馬骨胡的清脆樂聲中、馬蹄噠噠的腳步聲中、風吹楓林的沙沙聲中、泉水流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的叮咚聲中、臍橙豐收的歡笑聲中,德保,似乎不再和中國的大多數縣城一樣,這裡的風景獨一無二。
來源:《中國—東協博覽》文旅版2020年8月刊